朱光潛
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須慎加選擇。
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你也許要問我像我們中學生究竟應該讀些什么書呢?
這個問題可是不易回答。
你大約還記得北京《京報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讀十種”,結果有些人所舉的十種盡是幾何代數(shù),有些人所舉的十種盡是《史記》《漢書》。
本來這種征求的本意,求以一個人的標準做一切人的標準,好像我只歡喜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種錯誤見解。
各人的天資、興趣、環(huán)境、職業(yè)不同,你怎么能定出萬應靈丹似的十種書,供天下無數(shù)青年讀之都感覺同樣趣味,發(fā)生同樣效力?
我特地去調(diào)查了幾個英國公共圖書館。他們的青年讀品部最流行的書可以分為四類:
(1)冒險小說和游記,(2)神話和寓言,(3)生物故事,(4)名人傳記和愛國小說。
其中代表的書籍是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huán)游世界記》和《海底二萬里》,笛福的《魯濱遜飄流記》,大仲馬的《三劍俠》,霍桑的《奇書》和《丹谷閑》(Hawthorne:Wonder Book and Tanglewood Tales),金斯萊(Kingsiey)的《希臘英雄傳》(Heroes),法布爾的《鳥獸故事》(Fabre: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rasts),安徒生的《童話》,騷德的《納爾遜傳》(Southey:Life of Nelson),房龍的《人類故事》(Vanloon:The Story of Mankind)之類。
這些書在外國雖然流行,給中國青年讀,卻不甚相宜。
中國學生們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學時代就歡喜煞有介事的談一點學理。他們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內(nèi),不僅歡喜談談文學,還要研究社會問題,甚至于哲學問題。
這既是一種自然傾向,也就不能漠視,我個人的見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
十五六歲以后的教育宜重發(fā)達理解,十五六歲以前的教育宜重發(fā)達想象。所以初中的學生們宜多讀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學生才應該讀含有學理的文字。
談到這里,我還沒有答復應讀何種書的問題。
老實說,我沒有能力答復,我自己便沒曾讀過幾本“青年必讀書”,老早就讀些壯年必讀書。
比方中國書里,我最歡喜《國風》《莊子》《楚辭》《史記》《古詩源》《文選》中的《書箋》《世說新語》《陶淵明集》《李太白集》《花間集》《張惠言詞選》《紅樓夢》等等。
在外國書里,我最歡喜濟慈、雪萊、考老芮基(柯爾律治)、白朗寧諸人的詩集,索??死账沟钠弑瘎?,莎士比亞的《哈孟列德(哈姆雷特)》、《李爾王》和《奧塞羅》,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戲劇集,杜(屠)格涅夫的《新田地(處女地)》和《父與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說集,小泉八云關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如果我應北京《京報副刊》的征求,也許都把這古董洋貨捧上,湊成“青年必讀書十種”。但是我知道這是荒謬絕倫。
所以我現(xiàn)在不敢答復你應讀何書的問題。你應該請教你所知的專門學者,請他們各就自己所學范圍以內(nèi)指定三兩種青年可讀的書。
你如果請一個人替你面面俱到的設想,比方他是學文學的人,他也許明知青年必讀書應含有社會問題科學常識等等,而自己又沒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兩種拉來湊數(shù),你就像問道于盲了。
同時,你要知道讀書好比探險,也不能全靠別人指導,自己也須費些工夫去搜求。
我從來沒有聽見有人按照別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讀書十種”,或“世界名著百種”讀下去,便成就一個學者。別人只能介紹,抉擇還要靠你自己。
讀書方法,我不能多說,只有兩點須在此約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tài)度衡量書的內(nèi)容。
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但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
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我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不是一概而論的。你自己終久會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別人決不能給你一個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摘自《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