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峰+張勁碩
人們常被呆萌的小動物吸引,但是徒有萌萌的外表,而不盡快習得生存必備的技能,小動物是無法獨立存活的。那么,野生動物在野外存活,都需要哪些基本技能呢?本文將為你揭開答案。
《詩經(jīng)·小雅·鶴鳴》中曾有這樣的記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這句話的大意是,鶴在沼澤中鳴叫,其鳴聲響亮,可以傳播很遠。在中國,也有一些適于鶴類繁殖、遷徙停歇或越冬的“九皋”,例如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鄱陽湖有大面積的淺水、泥灘和草灘生境,為在此越冬的白鶴、白枕鶴等諸多鶴類及其他水鳥提供了理想的越冬場所。但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可不都是一身潔白,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吃“野草”的白鶴寶寶
在鄱陽湖,人們總能發(fā)現(xiàn)一些體羽呈黃褐色、混在成年白鶴群中的個體,有時成年白鶴還會遞喂食物給它們。原來,它們是半歲大的白鶴寶寶,即白鶴亞成體。這些白鶴大多于夏季出生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到來之前,隨父母及其他白鶴一同遷往相對溫暖的鄱陽湖越冬。它們會在鄱陽湖取食埋在泥中的旋葉苦草的冬芽,以及下江委陵菜的塊根等植物的地下根莖。在這些“野草”食物資源不足的年份,白鶴也會在稻田里取食散落的稻谷。
學習高效覓食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白鶴亞成體剛剛抵達鄱陽湖時,由于缺乏經(jīng)驗,它們的覓食效率較成體更低,覓食時間也更長。如果白鶴寶寶一直吃不飽,那么它們將很難熬過寒冷的冬天,也很難在春天到來、遷離鄱陽湖之前積攢夠遷徙所需的能量。所以,它們經(jīng)常會向父母乞食,而親鳥也會毫不吝嗇地與亞成體分享口中的食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成體有更多時間觀察并向父母學習如何高效覓食。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練習,它們逐漸掌握了高效覓食的本領。
來自親鳥的關愛
除了乞食和喂食這種直接的依賴與關愛之外,白鶴親鳥對亞成體還有一種更加隱忍的照顧。白鶴寶寶在專注覓食時,或許無暇、也沒有意識去顧及身邊隨時會出現(xiàn)的危險,這些危險來自潛在捕食者人類和散養(yǎng)的家犬等。特別是在野外環(huán)境(包括淺水、泥灘和草灘等)中食物資源狀況較差、白鶴到稻田生境中覓食時,這種風險出現(xiàn)的可能性會更高。如果只顧低頭覓食,白鶴寶寶可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此親鳥除了給亞成體喂食之外,還會負責抬頭張望,為它們警戒潛在的危險。這樣一來,在危險到來之前,白鶴寶寶就能在父母的提醒之下,早早地飛到安全的地方。
走上獨立之路
冬天漸漸過去,與剛遷至鄱陽湖時相比,白鶴亞成體獲取食物的能力正在一點點增強,覓食效率慢慢提高,向親鳥乞食的頻率也逐漸降低,花在警戒潛在風險上的時間比例也有所提高,它們向著獨立又邁進了一步。經(jīng)歷了親鳥一個冬天的照顧,白鶴寶寶即將隨父母啟程前往北方。親鳥將在抵達繁殖地之后開始新一年的繁殖。而此時,即將年滿一歲的亞成體還尚不具備繁殖能力,它們將與親鳥分離,帶著從親鳥那里習得的生存技能,與其他亞成體一起集群度過夏天。
非洲象
在肯尼亞首都內(nèi)羅畢的郊外,坐落著一家十分特別的“幼兒園”,這里生活著從數(shù)十天到幾歲大不等的“小朋友”,它們在這里衣食無憂,但卻永遠不會被父母接回家。因為它們是孤兒,小象孤兒。這里是整個非洲唯一的小象孤兒院,成立40年來共收容了150只小象,僅2016年一年,就收容了17只小象孤兒。
小象孤兒來自何方
這些小象有的來自附近的保護區(qū),有的來自肯尼亞其他省份,而另外一些則來自非洲其他國家。有些小象的媽媽因干旱或饑餓而死亡,但更多的則是死在盜獵的獵槍或長矛之下。失去母親的小象幾乎不能得到其他母象的照顧,如果再沒有人類的“救助”,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被救助的小象年齡都很小,大多在1~3歲。它們沒有能力獨自生活,因此工作人員幾乎會時刻陪伴在它們身旁,并為它們調(diào)制特殊的“母乳”——羊奶、駱駝奶及其他物質(zhì)的混合物。有些小象甚至小到還不能用象鼻卷起奶瓶自己喝奶,需要工作人員拿著奶瓶喂奶。而那些不能獨自過夜的小象,則會被工作人員帶到屋子里披上毯子保暖。
引導小象學習生存技能
工作人員在照顧小象時,會用鐵鍬向小象身上揚土,這些沾滿泥水的小象瞬間沾染上了東非大地特有的紅色。這一動作模擬了野外成年大象向自己身上揚土的行為,這既可以防曬,又可以防蟲。年齡大一些的個體,逐漸習得了這些技能,灑水、揚土都可以自己完成。它們在孤兒院的生活無憂無慮,會在成年之前學會許多生存技能。成年之后,它們則會被放歸野外,融入野生的大象群體。
重返野外困難重重
就像生活在動物園中的動物很難重返野外一樣,這些在孤兒院長大的小象也很難在本應獨立之時習得全部的生存技能,也很難再融入新的象群。放歸野外所面臨的各種危險和困境,它們可能根本無法順利應對。因此,在那些身體健康即將成年的小象野放之前,人們會將它們養(yǎng)在查沃保護區(qū)邊緣的一處地方進行“軟釋放”。這里的環(huán)境相對開放,野生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有泥潭和水塘,也經(jīng)常會有野生大象前來光顧,而且還有它們熟悉的飼養(yǎng)員。它們可以在這里停留,也可以隨時離開。
令人欣喜的是,人們時不時就能在這里見到幾年前放歸野外的母象帶著新出生的小象來水塘取水。繁殖成功基本意味著野放取得了成功,而這些母象,正在將旱季里非洲的水地圖言傳身教地傳授給下一代。
野生象群的成長過程
非洲草原象會依血緣關系建立由雌性和未成年雄性組成的族群,象群成員會在“大家長”,也就是老祖母的帶領下尋找食物和水源。小象會在不斷玩耍的過程中,從長輩那里和同伴身上習得必要的生存本領。在野生的象群中,等到小象性成熟之后,如果是母象,則繼續(xù)留在象群;如果是公象,則會離開,過著幾乎獨居的生活。而到了交配季,公象則會去尋找其他沒有親緣關系的象群,并與母象交配。
刺猬
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
以普通刺猬為代表的刺猬,長著人們“習以為萌”的臉蛋。但實際上,刺猬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它們白天常縮成一團,躲在樹根、灌木、雜草叢中的巢中睡覺;在天黑之后,它們才會出巢覓食。刺猬沒有貓頭鷹那樣敏銳的視覺,也不具備某些蝙蝠“雷達探測”式的定位系統(tǒng),它們是依靠敏銳的嗅覺走走停停,尋找甲蟲、蝶蛾等昆蟲為食。
刺猬寶寶成長史
刺猬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qū),生活在森林(闊葉林、針葉林)、灌叢、草原等多種生境中。這些生境中也分布著刺猬的天敵,包括狼、狐貍、黃鼬及猛禽。當危險來臨時,刺猬往往難以及時躲避,因此它們會縮成一團,在肌肉的控制下豎起堅硬的棘刺,以此來保護自己。但對于剛出生的刺猬幼崽來說,它們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呢?
刺猬媽媽每窩生1~5個寶寶,平均每窩3個,但刺猬幼崽的體重很輕,3個幼崽的體重才大致相當于一枚雞蛋。這些幼崽剛出生時還不能睜開雙眼,它們的身體為灰白色、皮膚上只有少量白刺。此時的它們,完全依賴于媽媽的哺育而成長,其安全也完全依賴于媽媽的直接保護和隱蔽巢穴的間接保護。大約兩周后,刺猬寶寶才能睜開雙眼,并逐漸自己取食。又過了一周,它們開始斷奶。出生之后大約30天,刺猬寶寶已基本發(fā)育完全,它們也即將和媽媽告別,過起獨居的生活,并像媽媽那樣,用背上的棘刺保護自己。
知識鏈接
哺乳動物和鳥類中相當一部分物種,親代都會對子代進行巨大的投入。無論是直接喂食,還是言傳身教生存技能,都會影響到子代能否存活,進而影響子代繁衍它們的后代,最后關乎整個物種、甚至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命運。當然,這些技能也并非全部由親代直接傳授,大多是子代通過觀察和學習獲得的。
無論是白鶴、非洲草原象,還是刺猬,它們在充滿危險與挑戰(zhàn)的自然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都必須學會如何躲避或抵御天敵,如何尋找食物和水源,這是野生動物生存最基本的技能。除此之外,它們還需要抵御疾病的侵擾,社會性動物還要與種群中的其他個體建立良好的關系,并最終找到伴侶,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