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勞內(nèi)
法語與荷蘭語
在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撰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詞典》第416頁,我們可以找到bruyne這個姓氏,法語譯法是“布呂納”,英語譯法則為“布魯內(nèi)”。眾所周知,比利時的民族組成主要分為講荷蘭語的弗拉芒族、講法語的瓦降族以及講德語的德意志族,其中前兩者占比達99%,因此既然對應(yīng)有法語姓氏,那“丁丁”自然就被譯作“德布呂納”了。
然而這是一種略顯想當然的譯法。由于復(fù)雜的歷史原因和漫長的民族融合,比利時存在大量荷語與法語的交集,比如首都布魯塞爾,理論上位于弗拉芒荷語區(qū),然而其市內(nèi)多使用法語。事實上,如今純正的弗拉芒族和瓦隆族也為數(shù)不多,更多只能通過出生地以及所使用的語言來進行區(qū)分。
曼城17號出生于位于比利時西北部東佛蘭德省的德龍恩,這里位于弗拉芒區(qū),而“丁丁”的父親也是弗拉芒人,母親則是出生在非洲小國布隆迪的英格蘭人。因此直截了當?shù)赜梅ㄕZ譯法“德布呂納”似有不妥,更合適的翻譯方式是使用荷語譯法“德布勞內(nèi)”。有體育迷讀者可能會從這個名字想起荷蘭女子游泳名將“德布魯因”(Inge De Bruijn),事實上兩人的姓氏相差了尾字母e,而后者更準確的翻譯是“德布勒因”。
還有一個與德布勞內(nèi)相似的例子,即安德萊赫特早已名聲在外的19歲小將Youri Tieiemans。在《世界人名翻譯大詞典》第2756頁我們可以找到對應(yīng)的法語譯法“蒂耶勒曼”,然而這位天才少年出生在弗拉芒一布拉班特省的圣彼得斯-萊烏,因此本刊采用荷語譯法“蒂萊曼斯”。當然,荷語姓氏用法語翻譯的例子同樣存在——前拜仁慕尼黑著名中衛(wèi)Daniel VanBuyten出生于比利時西南埃諾省的希邁,此地位于瓦隆區(qū),而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胺侗入币舱欠ㄕZ譯法。倘若用荷蘭語,則應(yīng)譯成“范伯伊滕”。
“紅魔”姓氏考
綜上所述,比利時球員的姓氏翻譯并不輕松,有時甚至需要“追根溯源”。下面我們就簡析一下“歐洲紅魔”參加去年歐洲杯的球員(除德布勞內(nèi)),到底都該如何翻譯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