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沒用的三件事就是“發(fā)脾氣、說教、刻意感動”。作為父母,你可以制怒,也可以不虛偽地感化孩子,但你可以不嘮叨嗎?
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意識到自己的啰嗦:當你忽然意識到自己正滔滔不絕地講一番大道理,苦口婆心地現身說法,反復宣講達兩次以上……你可以歇了,孩子肯定聽膩了。
回想你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多半來源于父母、家庭環(huán)境的耳濡目染,加上后天的觀察學習。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人師表”,正是從為師之道談對學生的巨大影響。作為父母,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怎樣說話行事,就會傳遞怎樣的價值觀,深刻地影響孩子。
不言之教,指不通過言語而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國哲學家老子在表達其“無為”的思想時談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言為何仍然能夠有教?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圣人”提供了順其自然的正面榜樣,而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
在心理學上,榜樣作用被稱作觀察學習或者說是示范觀察學習。不言之教和觀察學習說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不言之教講的是示范,沒有言語的示范;而觀察學習講的是模仿,有樣學樣的模仿。
中國匠人間流行“偷藝”(偷著學手藝)說,講的就是一種高水平的觀察學習,善于“偷藝”的人就是觀察學習能力強的人。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ning)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而且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徑。人的學習分為幾大類,一是通過個人自身的體驗去獲得知識,比如孩子通過摔跤學會走路,通過與小伙伴的交往學會合作分享或者自私自利;第二類學習是父母和教師的直接教導,是由專人講授而獲得知識與行為準則;第三類就是個人的觀察學習,通過觀察身邊的人而獲得知識和行為準則,孩子通過觀察父母老師以及同伴而學習做人做事,看到他人做某事受到批評或制裁,孩子就會抑制自己不去做那件事,看到他人做某事受到稱贊或獎勵,孩子就會去模仿并做出同樣的行為。
1962年至1972年,在長達10年的時間中,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和同事以及其后繼者韓瑞悌,曾做過一系列實驗(被稱之為“芭比娃娃實驗”),證實兒童在觀看成人的侵犯行為后會表現出更多的侵犯行為,其中以真人為榜樣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電影榜樣,第三是卡通片中的榜樣。其實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每個人都既是示范者也是觀察學習者,與此同時,每個人在做示范者和做觀察學習者時都可以做出自己自由的選擇。
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知道還是不知道,大人每天都在向孩子呈現不言之教,因此,你今天的行為舉止是你父母昨日行為的翻版,而你孩子明天的行為舉止則將是你今天行為舉止的翻版。
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知道還是不知道,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觀察學習,因此,你選取的觀察對象是誰,你被什么樣的行為所吸引,你以什么樣的行為為榜樣,既是判斷你品位的標準,又是評估你未來發(fā)展的依據。
(《中國青年報》2016年7月6日 楊 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