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義學
摘要: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要政治任務,其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機遇、戰(zhàn)勝挑戰(zhàn),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踐行全會精神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yè)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1 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的特點
農村干部官小權小,一直以來未被作為職務犯罪高發(fā)群體予以重視。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發(fā)展,農村干部掌握、經手的資金量逐漸增加,生活觀念、價值取向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和村會計等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案件明顯增多,犯罪主體有向農村基層縱深發(fā)展且成上升的趨勢。
1.1 犯罪主體集中化。農村的各項權利基本上都掌握在支部書記、村主任等農村基層干部手中,只有他們才具有職務犯罪的客觀條件,因此,犯罪主體相對集中,大多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等兩委主要負責人。
1.2 犯罪形式單一化。農村基層干部權力有限,少有人事安排、工程發(fā)包、項目審批等決策性權力,只有利用手中掌握的“財權”,把國家、集體的財產非法轉變?yōu)樗接胸敭a,犯罪形式比較單一,主要表現為貪污和挪用公款等。
1.3 犯罪手段多樣化。村級財務制度不健全,監(jiān)督管理不到位,導致職務犯罪手段多種多樣。
1.4 犯罪渠道廣泛化。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施,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入,在農村的發(fā)展項目和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職務犯罪的侵犯對象也越來越廣泛。
1.5 犯罪現象共同化。農村的事務由村委會集體領導,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若僅憑個人職權要單獨實施職務犯罪難度較大。
2 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的成因
近幾年來,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現象頻頻發(fā)生,不但損害了人們群眾的切實利益,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還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對此,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就引發(fā)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
2.1 干部文化程度低,法制觀念淡薄。大部分農村基層干部的文化水平偏低,平時又疏于學習,造成政治思想意識差,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加之農村宗族勢力、黑惡勢力、社會關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選出的基層干部并不完全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
2.2 權力過于集中,缺乏必要監(jiān)督。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村基層組織干部的權限迅速增大,很多生產要素、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權和建設資金、補償款項等的管理使用權掌握在少數農村干部手中,有的甚至集黨、政大權于一身,一切事務由一個人說了算,真正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2.3 財務制度不健全,制約機制不到位。據調查了解,大多數村都沒有系統(tǒng)的、健全的財務收支審批和經辦制度,并且普遍存在三個“不到位”現象:一是村級財務管理不到位。二是村級財務公開不到位。三是賬目審查力度不到位。
2.4 資金投入量增加,金錢誘惑力增強。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國家對農村的各項專項投入越來越大,相應的從農村基層干部手中“過路”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2.5 農村群眾素質較低,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隨著經濟的大發(fā)展和社會的大開放,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多是老人、小孩和婦女,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法律保護意識不強,對政策了解不透,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利益受到侵害時不能正確維護自身權益,給違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2.6 農村基層干部待遇低,利益驅動力大。據調查,到2014年11 月前,村支部書記每月補助1150元,村主任每月補助1150元,計生專干、文書補助800元,待遇與付出懸殊巨大,農村基層干部在工作上吃盡苦頭、待遇上嘗盡辛酸,導致心理失衡,很容易受利益的驅動,一不留神就做出些違法犯罪之事,以致某些地方歪風邪氣盛行,以權謀私尤為突出。
3 預防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的主要措施
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工作在“三農”第一線,是黨和政府聯系基層群眾的紐帶,因此,在懲治新農村建設中職務犯罪的同時,預防此類犯罪的發(fā)生也是一項極為重要和刻不容緩的工作。如何做到預防并舉、標本兼治、從源頭上預防職務犯罪的發(fā)生?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 強化思想建設,筑牢職務犯罪防火墻。思想是行動的總樞紐,“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的廉潔”。農村基層干部要杜絕職務犯罪,必須首先從思想認識上著手。
3.2 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基層干部法制意識。文化程度低、法律觀念淡薄是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預防職務犯罪,就必須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法制教育。
3.3 加強制度建設,健全民主監(jiān)督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混亂是滋生職務犯罪的溫床。只有規(guī)范了管理制度,才能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fā)生。一要抓好建章立制。二要科學配置權力。三要做好監(jiān)督管理。
3.4 加大打擊力度,切實防范于未然。針對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干部職務犯罪手段多樣化的特點,進一步加大對侵害“三農”利益職務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
3.5 改善農村基層干部的待遇,減少職務犯罪誘因。目前,我區(qū)農村基層干部待遇普遍較低,區(qū)委、區(qū)政府應根據我區(qū)實地情況,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逐步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待遇,或者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
總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我們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以“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為出發(fā)點,以提高基層干部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為目標,立足當前實際,著眼長遠發(fā)展,高度重視農村基層干部的職務犯罪工作,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而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潼南區(qū)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