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卿
15歲那年,左宗棠到湘陰縣城參加童子試??紙鲈O在大成殿(孔子廟的主殿),搭了棚子,間隔起來,一名童子獨坐一格。常以八股文自夸的左宗棠當然不怵這種考試,果然,他交出的考卷令考官大為贊賞,不僅字寫得好,文章也有新意。
左宗棠邁過了應試的第一道門檻,爽不可言,決定繼續(xù)考下去。第二年,他來到省城長沙府參加府試。交卷后,主考官張錫謙一看,非常喜歡,把左宗棠的考卷往前騰挪。眼看這份考卷就要名列第一了,忽然,張錫謙感到挪不動了。他撞上了從古至今都起著決定作用的潛規(guī)則——為了搞平衡,另外的考官們想對名次的排列使用多重標準。他們說,有一名老童生,已經(jīng)參加了許多屆考試,精神可嘉,應該照顧照顧他,把他取作第一名。
發(fā)榜的時候,老童生的名字排在第一,左宗棠的名字排在第二。張錫謙心中有愧,特意召見了左宗棠,著實夸獎了他一番,以示勉勵。
左宗棠倒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他經(jīng)過縣試和府試兩次考試,知道自己成績不俗,信心倍增,一心想?yún)⒓邮∫患壍泥l(xiāng)試,也就是三年一度的“大比”。
大比仍然要考儒家經(jīng)典和八股文,左宗棠信心百倍??墒牵斔θ琳茣r,他收到了母親病重的消息,于是決定放棄這次進身之機,回去照顧母親。不久母親病逝,左宗棠在家守孝。備受新思潮的鼓舞,但功名還是得博取,考試不能荒廢。1830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他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第二年,湘水校經(jīng)堂成立,左宗棠七次參加校經(jīng)堂的考試,每次都名列第一。
1832年,左宗棠參加鄉(xiāng)試。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為《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專任有功》。左宗棠走出考場后,立即憑著記憶將自己考卷上的文章默寫了一份送給恩師賀熙齡,請恩師給他估分。賀熙齡一看,立刻感到大事不妙,連連搖頭。
左宗棠見老師搖頭,急忙請教錯在哪里。賀熙齡說:“錯不在你。若說有錯,就是錯在文章寫得好。那些考官只看得上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東西,你破了他們的規(guī)矩,恐怕沒有好果子吃?!惫?,閱卷的同考官(明清鄉(xiāng)試、會試中協(xié)同主考閱卷之官)在左宗棠的卷子上批了“欠通順”三個字,然后將此卷打入“遺卷”堆里。
左宗棠在鄉(xiāng)試中落選,已在意料之中,不過,左宗棠還沒有背到頭。當年適逢道光五十大壽,朝廷特別開設“萬壽恩科”,湖南錄取的名額可以超過17名。額外錄取的六名考生,就由主考官徐法績從遺卷里面挑選。選中者,另列一張副榜,以示皇恩浩蕩。
徐法績從遺卷里看到左宗棠的考卷時,不由大吃一驚,去找同考官修改批語。同考官很執(zhí)著,就是不修改。徐法績面孔一板,壓低聲音說道:“你可知道,我增選考卷,是奉了皇上的諭旨?”這一招很靈,于是他把左宗棠的試卷發(fā)給其他同考官傳閱。
有了徐法績的大力推薦,最后大家一致通過決議:把批語改成“尚通順”。可徐法績心里還是不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這份考卷塞進正榜案卷。
卷子塞進去了,到了深夜,徐法績還是睡不著。他左思右想,最終決定怎么也要把左宗棠取在正榜的第二名或第三名。第二天清晨,他一路小跑來到公事房,去正榜案卷中尋找左宗棠的考卷,打算把批語改成“極通順”,卻發(fā)現(xiàn)那份考卷不翼而飛。一問。諸位同考官,才知道他們又在搞平衡。原來左宗棠的哥哥已是正榜第一名,左宗棠只能屈居副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