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友
這一輩子,我都在寫。寫消耗著生命的燃料,更增添了生命的能量。
起初只寫詩,寫厚重的鄉(xiāng)土,寫玫瑰色的愛情,為老牛落淚,跟小河低訴。寫詩陶冶了我的情懷,讓我對生命世界產生一種相知相戀的感覺。寫著寫著,就寫出了一本詩集《穿過村莊的河流》,我也成了詩人,加入了省作家協(xié)會。
后來寫隨筆,關于學校,關于學生,關于教師,關于校長,那些故事酸酸甜甜、悲悲喜喜。寫著寫著,就寫出了一本專著《讓教育與美好相遇》,我也成了《湖南教育》《岳陽日報》《長江信息報》等報刊的專欄作者。
現(xiàn)在寫評論,教育、國家、民族,都在視野里,用教育立場看社會,用全局思維看教育。寫教育銳評鑄就了我的批判精神,讓我獲得了更多為教育、國家和民族思考、追尋的勇氣。寫著寫著,就寫出了一篇又一篇“頭條”,我也成了中國教育報刊社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我的名字也不斷見諸《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
從關注自己,到關注學校,到關注整個教育、國家和民族,一步步,一程程,我的視界越來越開闊,境界越來越高遠,文風卻越來越樸實。寫著寫著,就不是寫文章了,而是以寫文章的方式生活,以寫文章的格局做人,以寫文章的姿態(tài)立世。
我越來越不滿足于僅僅做一個好人,不滿足于僅僅讓自己生活得快樂、幸福,我更想做一個好教師,做一個好校長,做一個能夠改變一點、能夠建立一面、能夠成就一方的教育理想者。于是我舉起了美好教育理念旗幟,我期盼全校師生都能過上一種美好的學校生活。于是我開始寫美好教育,還帶著全校老師一起寫。寫美好教育使我真正領悟了教育和生活的真諦,讓我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蛻變。寫著寫著,就寫出了一本教師們的文章合集《辦有溫暖的教育》,“美好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就成了湖南省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建設項目,成了岳陽市首屆教育教學獲獎成果。我還被湖南理工學院聘為教育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好教育”也成為了該專業(yè)開設的特色課程。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從閱讀開始的,而真正的思考是從寫作開始。很多人都熟悉一個故事,新教育實驗的旗手朱永新曾經(jīng)開過一個“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保約”只有一條:每天堅持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堅持寫一千字。他對老師們公開承諾:歡迎投保,保證成功,不成功,以百賠一。實踐表明,他的那些真正堅持下來的弟子無一不是成功者,李鎮(zhèn)西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我算不上成功,但我成長了,寫一點一滴地改變了我。只要一坐下來,我就能思接千載,心納萬物,靈感、能量在鍵盤上激蕩,人生、理想在文字中豐滿。
要想寫得精彩,必先做得精彩。閉門造車,指手畫腳,做不出美好教育,我實實在在沉到一線去,觀察、研究、思考,還主動申請兼任副班主任和語文課教師。我的很多靈感,就是在實踐中孕育和激活的。
也有個別人背后議論我:一天到晚只知道寫文章。盡管這樣的話聽上去讓人委屈、傷感,但我還是默默地認了。我明白,寫不僅沒有耽誤我履行校長的職責,相反,我對教育的理解、判斷,對辦學的思考、設計,都在寫的過程當中不斷完善。如果沒有寫,我這位校長以及我所任職的學校,一定缺少現(xiàn)在這樣的“詩人”氣質。
當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生命就一定會得到升華。這一輩子,我還會繼續(xù)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