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丹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長大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工程師安如德·沙曼,從小就對家鄉(xiāng)污濁的空氣深有體會。在印度,每年有62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相關的疾病,這一數(shù)字在過去10年里增長了6倍。目前,新德里的機動車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740萬輛,且每天還在以1700輛的速度增長。這樣污濁的空氣,讓安如德從小就對留在身上的“黑印子”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安如德工作后,在一次回到印度的旅行中,這個興趣變成了一個點子:他發(fā)現(xiàn)造成空氣污染的煤渣子,其實和墨水中的碳成分非常接近,于是他就想,是不是可以提取空氣中的污染成分,制成墨水呢?這個想法一直在安如德的腦海中徘徊。一次,在和同事討論關于空氣污染的問題時,安如德突然想到了“空氣油墨”這個概念。在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迅速得到了團隊的支持。
首先,安如德設計了一款名為“KAALINK”的設備,并將它改裝到汽車排氣管處,用來獲取車輛排放的煙塵。收集排放45分鐘的尾氣約能轉化出1流體盎司(約30毫升)的墨水;其次,他將工作重點放在去除收集到的煙塵中的重金屬和致癌物質方面,得到含碳量比重較大的原料;最后,他將原料進行提純,然后再分門別類地制成產(chǎn)品。當技術成熟一些之后,安如德便開始收集來自汽車發(fā)動機的尾氣,希望能在污染排放出去之前將其捕獲,當收集達到一定數(shù)目后,就把它變成墨水。同時,他指出,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于獲取船只和煙囪排出的廢氣,并將之轉換為油墨。
空氣墨水產(chǎn)品制作完成后,得到了香港虎牌啤酒公司的贊助。兩者聯(lián)合舉辦了一系列品牌營銷活動——邀請街頭藝術家用空氣墨水制作的繪圖材料繪制街頭涂鴉。這樣的營銷方式,為空氣墨水的銷售創(chuàng)造了一定影響力。2017年2月7日,作為實驗室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安如德和他的團隊,在眾籌平臺上線了空氣墨水——世界上第一款由提煉被污染空氣中的煤炭成分制作而成的墨水,這樣又進一步地推廣了空氣墨水。
另外,安如德還把空氣墨水制成了不同的類型,如干性油型、樹脂油型、有機溶劑型、水性型、石蠟型、乙二醇型等油墨。這些不同類型的油墨,可以用作馬克筆、油畫的顏料、網(wǎng)板印染油墨等。但這樣一支筆的價格不可能太低,2毫米筆頭的油性馬克筆就要25美金(約合人民幣172元)。然而,安如德卻完全不擔心銷量,因為每使用一支30毫升的馬克筆,就相當于減少了45分鐘的汽車污染,即使世界上只有15%的墨水被“空氣墨水”替代,也能大幅度地減少空氣污染。
“我利用在印度班加羅爾收集到的污染空氣制成墨水寫字,這讓我的作品變得更有意義。”正在繪制哈佛大學南亞研究院墻面的香港著名插畫師、設計師該該如是說。
試想一下,你書寫的每一個字,都將會為你的后代保留一份更加純凈的空氣,保留一個蔚藍色的天空,那么是不是就讓我們的書寫有了一份更特殊的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