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玥+李亞杰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博物館各項工作的核心——教育,其對黨員教育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說明博物館應成為黨員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并結合相關的成功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 黨員教育 博物館 影響 建議
黨員教育最終目的是要提高黨員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新時期黨員教育的形式也在發(fā)生變化。其已不僅僅局限于黨校、黨課。多元化的黨員教育形式,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其中博物館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博物館對黨員教育的影響
根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規(guī)定以及國際上對博物館的定義來看,博物館實質上有四個職能,即收藏、教育、科研以及娛樂。一般情況下,比較強調前三個職能,娛樂職能相對提得較少。事實上博物館是社會文化公益事業(yè)單位,它收集、保存并展出文物和標本,并在展出過程宣傳這些文物標本中的內在含義,起教育和娛樂作用。對于黨員教育來說,博物館,尤其是紀念館和歷史博物館有著重要的影響。
博物館可以說是除黨校外的另一個十分重要的開展黨員教育的基地,博物館中的館藏,可以說都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著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來最精華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在當前黨的建設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實現需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再一次地強調中國夢,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回首過去,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這要求我們黨要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綜合能力強,與時俱進、實事求是。黨的十八大指出了黨的建設新的總體布局和規(guī)劃設計,博物館在當前形勢下,必須發(fā)揮其教育作用,成為黨員教育的新基地,提高黨員素質和黨性。
博物館各項工作的核心在當前可以說就是教育,美國絕大多數博物館的定位皆是如此,我國未來博物館的發(fā)展也應如此。博物館是社會的“校外?!保且环N新形式上的黨課,更是開展終身教育的一個有效平臺。黨員教育在當前來看,就是要學黨史黨章,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黨的文化,參觀博物館就是最直觀最快捷的方式。尤其是參觀歷史博物館和紀念館,體驗革命先烈的精神,著力培養(yǎng)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浩然的革命正氣,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團結合作精神等等。
二、基于博物館的黨員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
未來我國博物館的發(fā)展模式必將以教育為核心,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做出貢獻。在當前黨建形勢下,以及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博物館應創(chuàng)新模式,為黨員教育開辟出新的教育模式,充分發(fā)揮其教育職能,提高黨員素質和黨性,鞏固黨的建設成果。
(一)突出主題,開辟教育專區(qū)
在博物館中開辟教育專區(qū),專職于黨員教育,突出主題。部分地區(qū)已經有著成功經驗可以參考。例如說在博物館中開設復興之路展覽區(qū),革命資料展覽區(qū)、先進模范人物展覽區(qū)、歷史教育區(qū)、改革開放成果展示區(qū)等等,主題鮮明的教育專區(qū)。將黨史、黨的文化、黨的歷史融入到博物館陳列品的展示之中,利用實物、影像資料等,把我黨的發(fā)展歷史直觀地展現給參與學習的黨員,把歷史教育、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黨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參觀博物館的黨員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學習革命先烈的精神,強素質、提黨性。
(二)創(chuàng)新形式,拓寬教育方式
當前是信息時代,“互聯網+”給黨員教育帶來了機遇,也有挑戰(zhàn)。博物館作為黨員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拓寬教育渠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應結合科學技術,利用多媒體、互聯網以及社交平臺(如微信)等搭建宣傳平臺,推薦博物館內的陳列展品,同電視臺合作,挖掘展品的內在歷史意義和文化,拍攝宣傳短片,展開充分宣傳。制作宣傳冊免費送給參觀的黨員群眾,多渠道地開辦展覽活動,進社區(qū)、進軍營等等,積極提高博物館教育的受益面。
其次,強化功能,凸顯教育成效。對博物館進行適當擴建,開發(fā)出專用教育室,黨員宣誓等專用場景。擴建以后的博物館至少要能夠容納千人以上游客參觀(當然按地方實際情況決定),初期應有側重點,選擇恰當的教育對象,一般可以是當地的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以及黨校學員。開展紅色教育活動,使參觀博物館的黨員進一步地正確認識黨,回顧往昔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堅定理想信念。隨著發(fā)展不斷擴展教育服務對象,爭取面向全體黨員。
第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如重溫入黨宣誓、重走長征路、黨史專題教育、愛國主義專題教育等等。在提高黨員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的同時,回顧歷史,審視現在、展望未來。道路決定命運,找到正確的發(fā)展道路十分不易,關鍵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把藍圖變成現實。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黨員堅定不移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對黨員教育具有重要影響,特別是歷史博物館和紀念館,將兩學一做結合起來,提高黨員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為黨建工作做貢獻。本文所探討的內容可能存在不足,但是主要目的在于拋磚引玉,望與同仁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大棚,王太海.新媒體時代黨員教育研究[J].長江論壇,2014(02):23-27.
[2] 韋春北.從“嚴以修身”到“不忘初心”——試論新時期黨員教育中自律意識的強化[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6(05):16-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