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娥, 張竻雨
(1.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2. 江南大學 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基地,江蘇 無錫 214122)
?
近代女性服裝袖型特征及演變規(guī)律
梁惠娥1,2, 張竻雨1,2
(1.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2. 江南大學 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基地,江蘇 無錫 214122)
近代中國處于尋求中西交融與民族創(chuàng)新獨立的交叉點,女性服裝的潮流、款式更迭迅速。衣袖作為服裝的關鍵部位,其外型變化尤為豐富。以近代政治、文化思潮與女性服裝的款式流變?yōu)楸尘?,對我國近代女性服裝的袖型特征及其演變規(guī)律進行探究。運用文獻研究法與調(diào)查法,通過對近代服飾文獻資料的歸納和對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部分女性服飾藏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從而得出此時期女性服裝袖型簡約化、和諧化、人性化的演變規(guī)律,進而展現(xiàn)中國近代服飾文化背后的文明交替、美學認識與人權追求。
近代;民間女性服飾;衣袖;外部造型特征;演變規(guī)律
相對于中國其他時期,近代處于文明過渡階段,一個由綱常倫理到解放人性的過程。百年間由森嚴的衣著等級制度到自由選擇穿搭服飾,無不見證著一個時代的進步。衣袖作為近代著裝流變過程中具有“革命”意義的服裝部位,隨著民眾對社會跌宕的時代期望,經(jīng)歷著從有到無的演變過程。對其外部造型的探究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近代女性服裝變化特點以及時代背景下的人性感慨。近年來對近代服飾的研究分析,多從服飾色彩、面料紋樣、服裝款式等角度入手,內(nèi)容概括寬泛。文中將從近代女性服裝袖型特征分析切入,以近代政治、文化思潮為時間節(jié)點劃分,通過事實論證、理論論證、比較論證等,由淺入深的對近代女性服裝袖型演變規(guī)律進行分析,把握此時期的著裝文化及社會民俗。
中國近代可界定為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百年間民眾的生活方式、著裝打扮都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根據(jù)時代特征與歷史人文,服裝形制的發(fā)展過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①1840年至1911年,清政府統(tǒng)治時期;②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至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③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3個歷史時段在服飾思潮的影響下,呈現(xiàn)出服飾特征的階段性差異。
1.1 門戶開放下的滿漢服飾融合
清政府于1842年簽署《南京條約》,使中國打開了封閉近五千年的大門,中國由此進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晚清時期,中國在通商口岸開放的影響下,商業(yè)革命思想在上海、廣州、寧波、廈門等港口城市蔓延,民眾亦對著裝有著新的感官。1905年上海務本女塾規(guī)定“鞋帽衣褲,宜樸凈雅淡,夾棉衣服用元色,單服用白色或淡藍。脂粉及貴重首飾,一律不準攜帶”,大環(huán)境下的變革為辛亥革命之后服裝的變化埋下了種子。此時的女性著裝由滿族與漢族兩種穿衣打扮共同組成,清政府頒布的“十從十不從”條例為漢服的傳承、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晚清時期的女性服裝伴隨著滿、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多元化的款式出現(xiàn)在民眾的日常著裝中。襖、袍、褂、裙、褲即為當時民間女性的主要穿著搭配。所謂袍,即一種衣身筆直寬大、寬襟博袖的滿清服裝,男女都可穿著,其中女袍具有右襟、小立領、左右開裾,衣長長至膝蓋部位的特點。相對于袍,長度齊臍的褂,因其穿脫方便、舒適保暖實用性強,已成為滿漢民眾的燕居便服。此時的褂,形制款式類似于袍,不同之處在于,衣身長度短至胯處,門襟處有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形式。隨著生活日漸安逸,滿族袍、褂在廓形上呈現(xiàn)出日漸寬大的趨勢,女褂款式如圖1所示。
襖、裙因受到“男從亥不從”的傳統(tǒng)思想而沿襲了明代上衣下裳的服裝形式。至清中期,襖代替襦成為漢族女性的上衣選擇。婦女日常所穿的襖多為中襖,衣身長至胯部,圓領或圓立領領型,衣襟部位為大襟、對襟結構,材質(zhì)厚重,具有較強的保暖性能,女襖款式如圖2所示。
圖1 女褂款式Fig.1 Sketch of female flown
1.2 洋為中用下的中西服飾革新
1912年中華民國的成立為服裝業(yè)帶來了新氣象,其號令下的“天足運動”、“天乳運動”為民眾打開了新的著裝理念。正如張愛玲在《更衣記》里所描述的:“民國初年的時裝,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留洋學生、明星、交際花等身份的女性更容易接觸到西學,因此她們的著裝打扮則成為其他女性效仿的對象。而上海作為第一批通商口岸在當時也有著“東方巴黎”的美稱。
隨時局、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民國初年出現(xiàn)了一種被稱為“文明新裝”的素雅裝扮,此裝扮于20世紀20年代逐漸發(fā)展興盛起來。1913年《教育雜志》中取締女學生服裝一文中曾提出:“女生年滿十四歲以上者,一律著裙,裙色用凈面墨清絲質(zhì)布制均可……褂與膝齊,袴沒膝蓋”,這種素凈裝束被稱作“文明新裝”。早期的“文明新裝”上衣窄長、素色、略有收腰,下擺呈弧形,領型由中高立領代替起初的“元寶領”,下裳為大褶深色長裙。直至1919年的五四運動后,衣身逐漸呈短闊趨勢(見圖3),裙長也由長至短,多及小腿中部。與此同時,褲子與上衣的搭配也成為一種時尚。到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文明新裝”逐漸被艷麗的“上海裝”所替代,旗袍在此后成為女性著裝的主要選擇。
圖3 文明新裝款式Fig.3 Sketch of civilized new clothing
1.3 獨辟蹊徑中的本土時裝創(chuàng)新
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可謂是本土時裝一枝獨秀的時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的十年中,繁榮的經(jīng)濟與興盛的服裝業(yè)形成了相互促進的局面。在此現(xiàn)狀下涌現(xiàn)了一批設計師角色的畫家、時裝雜志以及服裝公司。如方雪鴣、葉淺予等畫家,他們曾經(jīng)在《玲瓏》、《美術》、《良友》等雜志中發(fā)表過的服裝插圖(見圖4)或關于時裝的評論。海外留學的張菁英也曾在1937年的《快樂家庭》中發(fā)表過《時裝新講》,并在上海成立了名為“錦霓”的時裝公司。1937年戰(zhàn)爭爆發(fā)后,服飾文化就多以樸實、實用為特色,在變化上亦是乏善可陳。
圖4 服裝插畫Fig.4 Fashion illustration
旗袍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最初款式為右襟、中高立領的旗袍馬甲與倒大袖相結合,衣身寬松、線條筆直。1927年至1936年,這十年經(jīng)濟繁榮時期成為旗袍發(fā)展的黃金階段。此時的旗袍腰身逐漸合體,衣身長度由下擺及膝逐漸長至鞋面,“拖地旗袍”就是當時的典型產(chǎn)物。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旗袍在款式以及裝飾手法上多呈現(xiàn)出簡潔、實用的特點。腰省、胸省的使用使旗袍更為緊身合體,呈現(xiàn)細腰寬臀的X廓形。
服飾作為思潮文化下的文明產(chǎn)物,從時勢角度切入分析,更利于探究、把握款式出現(xiàn)的前提因素和條件,并以此為依據(jù)對服裝款式進行更為準確地闡述。近代思潮背景下的服裝款式豐富龐雜,袖型作為服裝整體的局部結構,其變化方向一定程度上由服裝款式?jīng)Q定并支配;同時,背景角色下的社會思潮也間接影響著服裝袖型的結構特征。
衣袖附著于服裝主體,其外型的變化成為近代女性服裝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古時有“張袂成陰”的描述,近代女性服裝的袖型變化,可謂是一個被逐漸廢除的過程??v觀衣袖的演變發(fā)展,常見的傳統(tǒng)袖型種類有大袖、箭袖、半袖、琵琶袖、直袖、方袖等。于傳統(tǒng)袖型而言,近代袖型呈現(xiàn)出廓形變化豐富、結構演變逐步合體的特點。
2.1 晚清女性服飾袖型的染舊作新
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同時也是清朝中、晚期的分界線,中國也由此進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會形態(tài)。染舊作新,出自宋朝李斠的《答黃著作書》,此處的釋義是在強調(diào)通過對舊事物的重新聯(lián)系組合而形成新狀態(tài),并非指一種創(chuàng)新的樣式。換言之,縱向的繼承性與橫向的傳播性成為晚清服裝的二元性特點。此時的穿著形式雖受著外來文化的影響,但在衣袖的外型結構上仍沿襲著傳統(tǒng)袖型的舊俗,多采用大袖、箭袖、直袖等袖制。
隨著繁復的節(jié)慶、祭祀活動的簡化與逐漸減少的騎射需要,生活狀態(tài)的變化使?jié)M族在服裝衣身、衣袖部位的結構特點有所變化,由清朝初年的合體轉變?yōu)榍宄泻笃诘膶挻?、肥碩,女性便服“褂”的演變就由此而來。褂因其功能性被稱為馬褂,于清朝趙翼《陔余叢考》中曾有記載“凡扈從及出使者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戰(zhàn)裙。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疑即古半臂之制,……既曰半臂,則其袖必及臂之半,正如今之馬褂,其無袖者乃謂之背子耳”。由此可知,初期馬褂衣袖長為半臂,即為上臂長度,隨著演變,袖長漸長。晚清時期,作為便服的女士馬褂袖型大致可分為3種:①袖型接近于早期馬褂的半臂形式,袖長及肘,袖體方形短闊或于袖口處收窄,平袖端,袖端緣邊處有寬大、繁復的刺繡裝飾,如圖5女褂袖型1所示。②袖型為直袖結構,袖體由衣身水平向外延伸,呈方形形態(tài),袖長至腕部,平袖端,如圖6女褂袖型2所示。③袖型被稱作箭袖,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因其保暖、便利的特點,被百姓當做便服使用。其外型特征為袖長及腕,袖體較為窄瘦,袖口收小,袖端處帶有刺繡的袖緣窄小、簡潔,如圖7女褂袖型3所示。
圖5 女褂袖型1Fig.5 Sleeve type Ⅰ of female jacket
圖6 女褂袖型2Fig.6 Sleeve type Ⅱ of female jacket
圖7 女褂袖型3 Fig.7 Sleeve type Ⅲ of female jacket
襖原由襦演變而來,常與裙搭配,是漢族女性對明代習俗上衣下裳的傳承。晚清時期,便服襖的袖型種類較為多樣,常見袖制為箭袖,袖身合體、袖口收窄,為窄袖的一種。襖的另一類袖型為廣袖,其形態(tài)寬大方正,袖根處向內(nèi)細微收縮。不同于褂的半臂,襖的衣袖都為長袖,其通袖長度介于135~145 cm之間,袖體長度多不及腕部,女襖袖型如圖8所示。
圖8 襖袖型Fig.8 Sleeve type of female coat
袍作為滿族婦女的日常服裝,晚清早期為直袖袖型,沿襲了清朝中期寬袖袖型的肥碩特點,袖體寬大、袖長長至腕部。甲午海戰(zhàn)后,旗裝的袖型由寬袖演變?yōu)樾渖砗象w、方正平直的直袖或袖口收窄的箭袖,此時的袖長與早期并無太大差異,女袍袖型1如圖9所示。襖、袍、褂于晚清時期的袖制是在新風貌下呈現(xiàn)出的“染舊作新”,女袍袖型2如圖10所示,雖稱不上革新,卻表現(xiàn)出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服飾連貫性的背離。
圖9 女袍袖型1Fig.9 Sleeve type Ⅰ of female gown
圖10 女袍袖型2Fig.10 Sleeve type Ⅱ of female gown
2.2 民國初期“文明新裝”袖型的半舊半新
民國成立直至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文明新裝”成為女性的主要著裝選擇?!熬C觀民國初期的服飾款式之變,服飾在被迫和迎合之間尋求轉折”。半舊半新則是這一時期服飾和袖型的形容,其雖在外形特征上進行改變,但卻并未從根本上觸及到著裝意識層面的舒適與適人性,可以說是舊觀念下的新形態(tài)。清末民初,“元寶領”流行,女性效仿日本留學生身著窄瘦上衣、深色長裙,此裝扮較為常見,為文明新裝的前身。1913年由德國人佛特路浦所寫的《國人之服裝》中描述到:“日昨遇婦人,足著高底尖履,身服瘦長時褂,因其縛束太緊,以致行動不甚自由”。同年《教育雜志》中提及“文明新裝”褂與膝齊,由此可見當時女性服裝具有窄長特點。衣袖部位同樣隨衣身的款式特征,呈現(xiàn)合體袖型,袖長露腕,袖口部位有白色緊口結構。這種裝飾簡潔素雅的袖型,直至20世紀20年代早期才發(fā)生較大變化。
“文明新裝”所提倡的樸素裝束同樣適應于1919年五四運動后的社會風貌。1921年《婦女雜志》中提出女子服裝改良討論,提及“冬天的時候袴腳高高拽起,有的幾乎過膝,于是如剪刀一般銳利的冷風,趁機侵入,便會發(fā)生凍瘡;袖口也是這樣”。此時的衣袖長至肘部或至肘下,袖體肥碩,廓形上由袖根向袖口的寬度逐漸張大,袖端呈弧線形。此類袖制整體廓型為倒喇叭狀,被稱為“倒大袖”,雖然作為一種衣袖新形態(tài),但是卻未考慮到氣候與式樣的關系。1922年后,此種袖型袖長進一步縮短,袖沿部位的織繡邊飾更顯精致多樣,倒大袖款式如圖11所示。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的袖型如圖12所示,袖長漸長至腕部,袖口縮至合體,為緊窄形態(tài)的連身袖。與此同時,服裝種類多樣化,帶來了豐富的袖型設計,衣袖風格上也更為華麗。20世紀30年代倒大袖成為此時段的過時款式,服裝整體式樣的更迭也為袖型帶來了新風貌。
2.3 民國中后期旗袍袖型的革舊鼎新
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旗袍逐漸代替“文明新裝”成為當時女性著裝的主要選擇。1925年至1927年期間,旗袍袖型呈現(xiàn)“倒大袖”式樣(見圖13)。早期旗袍是將倒大袖與長馬甲合二為一,后經(jīng)縫合而成。此種袖型袖身肥大,袖長多至肘、腕中部,袖端呈弧線形;后期的旗袍衣袖為連身袖式樣,與早期的“倒大袖”相比,袖口寬度收窄,袖長無太大變化。
圖11 倒大袖款式 Fig.11 Sketch of inverted bell sleeve
圖12 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袖型Fig.12 Sleeve in the 1920s
圖13 1925—1927年旗袍代表袖型 Fig.13 Typicl sleeve type of chipao from 1925 to 1927
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紀30年代為旗袍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此時期旗袍的主要袖型為連身袖結構的短袖,袖口多至肘部或以上部位,袖身窄瘦合體、裝飾豐富(見圖14)。1937年抗戰(zhàn)開始,樸素、實用成為當時著裝的主旋律,旗袍的結構、裝飾變得簡潔。40年代的旗袍袖型變革正如張愛玲在《更衣記》里所描述的“近年來最重要的變化是衣袖的廢除”。無袖成為當時夏季旗袍的主要袖型,其形態(tài)沿側縫走勢交于肩斜線,并于穿著時有蓋過肩頂點的效果;除此之外,長袖、半袖亦成為當時旗袍中常見的幾種袖型(見圖15)。從袖型結構角度而言,此時的衣袖一改過去的連身袖式樣,裝袖成為衣身與袖體連接的主要方式。無袖與裝袖兩種新袖型的出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意味著形態(tài)意義上的新舊交替,革舊鼎新成為此時袖型的主要特點。就本質(zhì)而言,這更是一次著裝意識在人本觀念下的轉化。
圖14 30年代旗袍代表袖型Fig.14 Typical sleeve type of chipao in the 1930s
圖15 40年代旗袍代表袖型Fig.15 Typical sleeve type of chipao in the 1940s
相較于思潮對服裝款式的影響,袖型的變化則一定程度上以微知著地展示了近代女性文化的發(fā)展。自傳統(tǒng)袖型的染舊作新到“倒大袖”的半舊半新,再到無袖的革舊鼎新。袖型的特征演變從側面展示了近代女性對自由、對人權的追求。
從三千年周禮束縛的影響到文明審美觀的出現(xiàn),女性服裝的式樣在時間的推移中映射出龐大紛雜的狀態(tài)。袖型特征在這百年間所表現(xiàn)出的變化規(guī)律,反映了近代國人對“人的文化”不斷摸索與認識。
3.1 “美學新知”的簡約化演變規(guī)律
襖、袍、褂、文明新裝、旗袍等服飾,都成為新舊文明交替下的產(chǎn)物,服裝袖型上的龐雜、多變程度,直至民國中后期才有了進一步的統(tǒng)一。近代服裝袖型依據(jù)不同形制的女性服裝特征,由繁瑣逐漸演變?yōu)楹喖s、舒適的造型。1940年的《論婦女服裝》一文中曾提及關于服飾美觀的5項新評判標準,即樸實美、簡單美、舒適美、整潔美、調(diào)和美。此時的美學認識已經(jīng)代替了清朝末年的“可憐美”、“繁縟美”,這種全社會性的審美變化,影響、轉變著女性的衣著觀念。新風貌下的女性形象逐漸從19世紀中期的寬衣大袖變?yōu)楹象w、舒適的短袖、裝袖,這種簡約而實用的裝束則符合了服裝變化的需要。百年間袖型的精簡處理意味著衣袖實用化特性的增強,新一輪美學意識的建立也意味著民眾對“人文精神”的思考。
3.2 “融合中西”的和諧化演變規(guī)律
由極端走向得當,是近代女裝袖型的另一演變規(guī)律,也是吸收西洋文明的表現(xiàn)。如方雪鴣在1934年的時裝評論中,“他以西化的人本衣著觀念來替代中國傳統(tǒng)的官本位程序化規(guī)范”,此時的袖制正在試圖以人本自由來代替僵化的規(guī)范。再如雁楓1940年發(fā)表的《論婦女服裝》中所提:“一會兒將衣衫緊窄腰身,衫長曳地,一忽兒又衫短膝上,如現(xiàn)在所認為時髦者的一種,外套長袖大管腰身忽又大的在蕩”[11]。此種寬松或是緊窄的穿著打扮,成為當時時裝評論的批判對象,而溫度與尺寸的得當則是人本理念下的著裝要求。1840年至1949年袖型特點具體見表1。傳統(tǒng)袖型或寬松或緊身的設計是不分時節(jié)的,無論是窄袖、大袖還是“倒大袖”,都是服裝袖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受到西方人本主義的影響,近代的旗袍被設計成短袖、無袖、裝袖方式的合體長袖,正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體現(xiàn)。
表1 1840年至1949年袖型特點
3.3 “淡化等級”的人性化演變規(guī)律
近代中國經(jīng)過歷史的變遷,服裝已不再具備等級區(qū)分功能,“即穿什么僅代表一個人的嗜好與消費水平,而不代表血統(tǒng)與名分,這是現(xiàn)代服裝能夠流行的政治和道德基礎”[12]。
從“畸形美”到“人性美”的轉化正是女性對人權探求下的服飾追求。春秋《左傳》中對著裝有“服之不衷,身之災也”的說法,這種等級制度對服飾的穿搭束縛一直沿襲至清朝末年。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倫理觀念,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支配著女性的地位。作為一種依附存在的社會群體,直至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后,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權解放。如紉茞1921年發(fā)表的《女子服裝的改良》中服裝變化的理由就提到“吾諸姑姊妹,茍欲爭人格、爭平等、爭自由,除由教育、經(jīng)濟、社會各方面努力外,服裝之改良,亦當務之急也”[13]??梢哉f,此時的服裝成為了意識形態(tài)的另一種語言,對人本的關注逐步取代了等級觀念。身為字符角色的袖型,在其演變規(guī)律中表述著近代女性對自我、對人性的認識,而民主觀念下的新舊文明過渡也終在自由、開化、和諧的著裝方式中實現(xiàn)。
“袖”作為上衣的重要組成結構,“型”意為對事物樣式的描述,對服裝袖型演變規(guī)律的總結,可以全面展現(xiàn)我國近代服飾文化背后的文明交替、美學認識與人權追求。
隨著近代政治、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變化,女性逐漸從線條硬朗、寬大的裝扮下走出。在服裝款式、結構逐步合體的節(jié)奏下,衣袖部位的“減法”處理成為當時女性服裝的主要變化。袖體結構一步步簡化直至廢除的過程,正是中國民眾對女性、對人性認識所跨出的一大步。對近代女性服裝袖型演變的規(guī)律研究,不僅有利于把握當時的著裝文化,更是對服飾心理與社會民俗的側面反映與闡述。
[1]陳道玲,張競瓊.近代江南地區(qū)民間大襟襖制作工藝.紡織學報,2012,33(3):102-107.
CHEN Daoling,ZHANG Jingqiong.Workmanship of modern Chinese-style padded coats in Jiangnan area.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2,33(3):102-107.(in Chinese)
[2] 卞向陽,馬晨曲,丹鳳,等.百年時尚——海派時裝變遷.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4:9.
[3] 張愛玲.更衣記.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3.
[4] 譯名.記事:學事一束:取締女學生之服裝.教育雜志,1913,5(4):30.
Account:Learn a Bunch of Things:Ban Clothing of Female Students.Education Magazine,1913(4):30.(in Chinese)
[5] 方雪鴣.新裝(附圖).美術雜志,1934(2):56.
FANG Xuegu.New clothes(Figure).Arts Magazine,1934(2):56.(in Chinese)
[6] 殷安妮.清宮馬褂.紫禁城,2008(11):37.
YIN Anni.Mandarin jacket of Qing Royal Court.Forbidden City,2008(11):37.(in Chinese)
[7] 王文廣,溫潤.民國初期服飾款式之變的文化特質(zhì).絲綢,2010(5):54-55.
WANG Wenguang,WEN Run.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with dress strl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Journal of Silk,2010(5):54-55.(in Chinese)
[8] Vortrupp D.西報摘錦:國人之服裝.協(xié)和報,1913,4(12):6.
Vortrupp D.The brocade of west news:clothing of countrymen.Union News,1913,4(12):6.(in Chinese)
[9] 勞澤人.女子服裝的改良(四).婦女雜志(上海),1921,7(9):48- 49.
LAO Zeren.Improvement of women's clothing (Ⅳ).Women's Magazine(Shanghai),1921,7(9):48- 49.(in Chinese)
[10] 張競瓊.上海近現(xiàn)代服飾時尚傳播中的畫家.裝飾,2003(118):30.
ZHANG Jingqiong.Painters engaged in the propagation of fashion in Shanghai.Art and Design,2003(118):30.(in Chinese)
[11] 雁楓.論婦女服裝.家庭與婦女,1940,3(4):123.
YAN Feng.View of Women's clothing.Family and Women,1940,3(4):123.(in Chinese)
[12] 梁惠娥,張競瓊.從《良友》看民國時期上海服飾的時尚特征.裝飾,2005(11):46.
LIANG Hui'e,ZHANG Jingqiong.Look at fash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dress adornmen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LiangYou.Art and Design,2005(11):46.(in Chinese)
[13] 紉茞.女子服裝的改良(三).婦女雜志(上海),1921,7(9):46- 48.
REN Chen.Improvement of women's clothing (Ⅲ).Women's Magazine(Shanghai),1921,7(9):46- 48.(in Chinese)
(責任編輯:張雪,邢寶妹)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Sleeves of Modern Women's Clothing
LIANG Hui'e1,2, ZHANG Leyu1,2
(1.School of Textile and Clothing,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2.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Base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Modern China is at the point of seeking both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eastern cultures and the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trends and styles of women's wear is developing rapidly.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clothes, sleeves have various form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odern women clothing by examining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sleeves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clothing styles during this period .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cuments about the clothing of modern society, observe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women's wear collected by the Folk costume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based on which thre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eeves of women's wear in modern society have been concluded, namely, simplification, harmon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he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the pursuit of human right lying behind the clothing culture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modern times,folk female clothing,sleeve,external modeling features,evolution rules
2017-02-06;
2017-03-08。
漢族民間服飾文化遺產(chǎn)保護及數(shù)字化傳承創(chuàng)新項目(12BMZ049)。
梁惠娥(1967—),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飾文化與現(xiàn)代服裝設計。 Email:lianghe@jiangnan.edu.cn
TS 941.717
A
2096-1928(2017)02-01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