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章琳軍 任森
尼康A(chǔ)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測試報告
圖文|章琳軍 任森
圖1 鏡頭結(jié)構(gòu)
2016年10月18日,尼康發(fā)布了全新的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它是2009年發(fā)布的AF-S 70~200mm F2.8G ED VR Ⅱ鏡頭的升級版。在等待了七年之后,這個焦段終于迎來了更新。
作為尼康70~200m m焦段的新“鏡皇”,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搭載了尼康現(xiàn)階段幾乎所有最新的技術(shù),用料也十分奢華。它采用了18組22片的光學結(jié)構(gòu),其中不僅擁有6片ED超低色散鏡片,還有1片螢石鏡片和1片HRI高折射率鏡片,帶納米結(jié)晶涂層,并且采用了新的鍍膜。它的前后鏡片均使用了氟涂層,以防弄臟。此外,這款鏡頭還搭載了電磁光圈和改進的VR光學防抖系統(tǒng)。
尼康A(chǔ)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擁有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1.1m,而最高放大倍率從0.11倍增大到0.21倍,帶VR防抖,可提升約4檔快門速度。
它的濾鏡口徑為77mm,體積為88.5mm×202.5mm,重量約1430g。
隨著數(shù)碼相機像素的不斷提高,之前的鏡頭已經(jīng)不能滿足高像素的畫質(zhì)需求。新款鏡頭改進非常明顯,我們將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以下簡稱“新款”)和AF-S 70~200mm F2.8G ED VR Ⅱ(以下簡稱“老款”)這兩款鏡頭進行了測試對比。
本次測試搭載的是尼康D750機身。
分辨率
采用國際標準的ISO12233分辨率卡進行分辨率測試,在尼康D750最大像素條件下進行,并采用專業(yè)軟件進行分析。我們在F2.8和F4光圈、ISO100感光度下,分別對兩款鏡頭70mm端和200mm端的中心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進行了對比,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從數(shù)據(jù)來分析,新款鏡頭的分辨率要好于老款。尼康D750的像素僅有2400萬,如果用更高像素的機身進行測試,可能差距會更加明顯。
表1
畸變
采用行業(yè)標準JB/T 10362-2010畸變測試標板進行畸變測試,著重表現(xiàn)出鏡頭所產(chǎn)生的圖像變型,拍攝畸變測試標板并用專業(yè)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以百分比標示,越接近零,表示畸變越小,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從數(shù)據(jù)來看,70mm端新款的畸變控制更好,而200mm端則是老款略微勝出。不過,兩款鏡頭的畸變控制都非常棒。
表2
圖2 新款70mm
圖3 新款200mm
圖4 老款70mm
圖5 老款200mm
成像均勻性
相機設置為光圈F2.8、ISO100、暗角控制OFF,均勻面光源(LV9)光源下拍攝得到的照片,用專業(yè)軟件讀取圖片斜對角線11個區(qū)域的亮度值,分析后如表3所示。從測試結(jié)果看,老款鏡頭在最大光圈下的成像均勻性要好于新款。
表3
圖6 新款70mm
圖7 新款200mm
圖8 老款70mm
圖9 老款200mm
焦距
采用國家標準GB/T 9917.1-2002中的焦距誤差測得實際焦距。將兩款鏡頭分別設置在廣角端和望遠端,且在無窮遠狀態(tài)下進行測量,實測焦距值見表4。
按照國家標準,±5%之內(nèi)都是合格的。從測試數(shù)據(jù)看,這兩款鏡頭的實際焦距和標稱焦距誤差并不大。
表4
與老款鏡頭相比,新款鏡頭的鏡筒更粗,而重量卻比老款還輕了約110g,有利于減輕攝影師的體力負擔。不過,雖然重量有所減輕,但做工和材料并沒有縮水,全金屬的鏡筒依然給人非常扎實的感覺,對焦環(huán)、變焦環(huán)寬大并且轉(zhuǎn)動暢順,阻尼感很舒服。
圖10 外觀對比1
圖11 外觀對比2
圖12 功能鍵設計-新款
圖13 功能鍵設計-老款
在外形上,新款鏡頭最大的變化就是變焦環(huán)和對焦環(huán)的位置進行了調(diào)換,變焦環(huán)被設置到了鏡頭前端,而對焦環(huán)則放置到了鏡頭后部。這一改變后,在拍攝時變焦的操作會更為方便,能清楚的看到焦距值。缺點則是,在不取下遮光罩的情況下,變焦操作會受到影響。另外,新款鏡頭增加了4個對焦功能按鈕,分別位于上、下、左、右側(cè),相隔約90°,可以用來停止對焦。兩款鏡頭的功能鍵也有所不同,新款鏡頭將VR功能鍵整合在一起,原來的Active防抖模式變?yōu)镾port防抖模式,并新增了AF-ON/AF-L功能鍵,在拍攝體育運動等對焦對象位置持續(xù)發(fā)生改變的場景時,只要將開關(guān)撥到AF-ON那里,鏡頭就會不停地進行對焦。
銳度
新鏡頭由于采用了新的光學設計并采用了FL螢石鏡片,因此畫質(zhì)比老鏡頭更好。即便是F2.8最大光圈下,即擁有很好的銳度。圖14就是新款鏡頭200mm端用F2.8最大光圈拍攝的小鳥,100%裁剪放大,可以看到小鳥的羽毛清清楚楚。圖15同樣是用200mm端F2.8最大光圈拍攝的白鷺,原圖不作任何調(diào)整,銳度即已經(jīng)非常出色。
圖14 200mm端打鳥(裁剪后)
圖15 200mm端拍的白鷺
暗角
新款鏡頭的暗角比較明顯,尤其在200mm端F2.8最大光圈的時候,而老款鏡頭則幾乎看不到暗角。當光圈縮小到F4后,暗角就幾乎消失了。好在現(xiàn)在相機內(nèi)都有消除暗角的功能,這并不是太大的問題,很多攝影愛好者還喜歡在后期故意給照片加上暗角呢。
圖16 暗角-新款200mm F2.8
圖17 暗角-老款200mm F2.8
圖18
對焦速度
老款鏡頭的對焦速度已經(jīng)很快了,但新款鏡頭更上一層樓,對焦響應速度更快更堅決,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限遠的合焦時間不超過0.5秒。
防抖性能
兩支鏡頭都帶有VR光學防抖功能,能抵消4檔左右的快門速度。不過,新款鏡頭的防抖系統(tǒng)響應時間更短,可以更快速的啟動防抖,拍攝時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防抖效果。
眩光
眩光是逆光拍攝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從實際對比拍攝來看,新款鏡頭雖然依然存在眩光問題,不過比老款鏡頭要好很多,尤其是200mm長焦端。
近攝時的實際焦距
網(wǎng)絡上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尼康A(chǔ)F-S 70~200mm F2.8G ED VR Ⅱ鏡頭長焦端的實際焦距與標稱不符,最夸張的說話是只有135mm左右,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圖19 眩光-新款70mm
圖20 眩光-新款200mm
圖21 眩光-老款70mm
圖22 眩光-老款200mm
圖23 紫邊是數(shù)碼相機的通病,鏡頭再好也很難避免
圖24 近攝-200mm新款
圖25 近攝-200mm老款
圖26
圖27
內(nèi)對焦的鏡頭尤其是中長焦變焦鏡頭(也包括一些長焦定焦鏡頭),它們的對焦是通過移動鏡頭內(nèi)的鏡組實現(xiàn)對焦的,所以在近攝時,因為物距變小,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公式(也叫高斯公式):1/u + 1/v = 1/f,即物距的倒數(shù)加上像距的倒數(shù)等于焦距的倒數(shù),在無法通過改變像距實現(xiàn)聚焦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縮小焦距的方式來實現(xiàn),即在近攝時的實際焦距往往達不到標稱焦距,而在對焦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內(nèi)對焦鏡頭普遍存在的特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缺點。
不過,老款鏡頭在200mm端近攝時確實存在實際焦距縮水嚴重的問題,而新款鏡頭通過改變光學設計,在這方面改善很多。圖24和圖25是筆者用這兩款鏡頭的200mm端,對焦距離1.4米,拍攝的同一場景,可以看出在近攝時新款鏡頭的實際焦距明顯要比老款長很多,而在對五六米以外的場景拍攝時,兩款鏡頭所拍攝的畫面基本是相近的。
圖28 焦外非常柔和,看著很舒服
圖29
在時隔七年后,尼康推出了新一代的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從實際使用感受來看,新鏡頭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提高,銳度更好,自動對焦速度更快,VR防抖更靈敏,鏡頭的眩光也有所改善,近攝時200端焦距縮水也不嚴重,唯一的不足是在200mm F2.8下,暗角要比老款鏡頭嚴重。
目前新款鏡頭的行貨售價在15000元左右,僅比老款貴出2000元左右。兩者之間作何選擇,已經(jīng)無需給出更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