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我。今天怎么樣?做了什么?”
“在寫字。禮拜天你回不回來吃飯?”
“不行呢,我要開會?!?/p>
你說,“爸爸,把鑰匙給我吧。”
他背對著你,好像沒聽見。抱著一個很大的塑料水壺,水的重量壓得他把腰彎下來。幾盆蘆薈長得肥厚油亮,瘦瘦的香椿長出了茂盛的葉子。
本來要到花市去買百合的,卻看見這株孤零零不起眼的小樹,細細的樹干上長了幾片營養(yǎng)不良的葉子,被放在一大片驚紅駭紫的玫瑰和菊花旁邊,無人理會。花農在一塊硬紙板上歪歪斜斜地寫了兩個字——“香椿”?;ㄊ行暥Ψ?,人貼著人,你在人流中突然停住腳步,凝視那兩個字。小的時候,母親講到香椿臉上就有一種特別的光彩,好像整個故鄉(xiāng)的回憶都濃縮在植物的氣味里。原來它就長這樣,長得真不怎么樣。百合花不買了,叫了輛出租車,直奔桃園,一路捧著那盆營養(yǎng)不良的香椿。
“不會再開了吧?”
他仍舊把背對著你,陽臺外強烈的陽光射進來,使他的頭發(fā)一圈亮,身影卻是一片黑,像輪廓剪影。
他始終彎著身子在澆花。
八十歲的人,每天開車出去,買菜,看朋友,幫兒子跑腿,到郵局領個掛號包裹。每過幾個月就興致勃勃地嚷著要開車帶母親去環(huán)島,動不動就說要開車到臺北來看你,你害怕,他卻興高采烈,“走建國高架,沒有問題。我是很注意的,你放心好了?!睕]法放心,你坐他的車,兩手緊抓著手環(huán)不放,全身緊繃,而且常常閉住氣,免得失聲驚叫。他確實很小心,整個上半身幾乎貼在方向盤上,脖子努力往前伸,全神貫注,開得很慢,慢到一個程度,該走時他還在打量著前后來車;人家以為他不走了,他卻突然往前沖。一沖就撞上前面的摩托車,一個菜籃子摔了下來,番茄滾了一地,被車子碾過,一地爛紅。再過一陣子,聽說是撞上了電線桿。母親在那頭說:“嚇死哩人嘍。你爸爸把油門當作剎車來踩你相不相信!”又過了幾個月,電話又來了:他的車突然緊急剎車,為了閃避前面的沙石卡車。電話那一頭不是“嚇死哩人嘍”的母親,母親已經在醫(yī)院里──剎車的力道太猛,她的整個手臂給扭斷了。
兄弟們說:“你去,你去辦這件事。我們都不敢跟他開口。爸爸只聽女兒的話?!?/p>
黃昏的光影透過紗門薄薄地灑在木質地板上,客廳的燈沒開,室內顯得昏暗,如此的安靜,你竟然聽得見墻上電鐘行走的聲音。
他坐在那片黃昏的陰影里,一言不發(fā),先遞過來汽車鑰匙,然后把行車執(zhí)照放在茶幾上,你的面前。
“要出門就叫出租車,好嗎?”你說,“再怎么坐車,也坐不到八萬塊的。”
他沒說話。
你把鑰匙和行車執(zhí)照放在一個大信封里,用舌頭舔一下,封死。
“好嗎?”你大聲地再問,一定要從他嘴里聽到他的承諾。
他輕輕地說:“好?!笨s進沙發(fā)里,不再做聲。
你走出門的時候,長長舒了口氣,對自己有一種滿意。
你不知道的是,一輩子節(jié)儉、舍不得叫出租車的他,從此不再出門。
(節(jié)選自龍應臺《目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寫法指南
優(yōu)秀的文章一定要靠細節(jié)作支撐。本文就是一篇細節(jié)處散發(fā)著濃濃愛意的文章。
文中,作者選取大量的生活瑣事入文,比如父親如何買來香椿樹、開車撞到摩托車、開車撞到電線桿、開車為躲避沙石卡車致使母親手臂扭斷等,生動地刻畫出一個人老心不老,不服老還十分固執(zhí)的父親形象。而在刻畫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作者也抓住了諸多細節(jié)進行描寫,不僅使文章內容充實生動,而且還顯得非常豐滿。尤其是作者在讓父親交出鑰匙后想得到他的承諾,要他表態(tài)時的這一細節(jié)描寫得很是感人。從中,我們似乎可以窺見父親的幾分孩子氣及對女兒的理解與關愛。
可見,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有內容、不再空洞,就必須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并對素材的主體部分進行生動描繪,使其成為支撐起整篇文章的靈魂,成為讓人讀后便再也無法忘記的細節(jié)。
文題導入
請以“ 的日子”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補充完整題目后再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少于600字。
(王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