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棗樹,樹葉又落下,把那最甜的紅棗想留給媽媽,坐在門前,不想說話,打工的媽媽你在哪?”
這是寧夏首部農(nóng)村留守兒童紀實微電影《期盼》中的一段歌詞,主人公燕兒獨自坐在門檻上,盼望著許久沒回家的父母,淚水模糊了遠方空蕩蕩的路。
近日,紀實微電影《期盼》在吳忠市同心縣豫海高級中學首映,短短28分49秒,讓現(xiàn)場觀眾多次潸然淚下。
同心縣王團羅家河灣小學教師馬彩琴說:“電影里的話語、鏡頭都是最真實地表達,燕兒哭著在電話里說出‘媽媽,我想你和爸爸了那句話時,我也哭了,這是孩子日思夜想最質(zhì)樸和真實的表達?!?/p>
地處寧夏中南部干旱山區(qū)的同心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大批留守兒童由老人、親戚照顧,為引起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重視,同心縣縣委宣傳部、團縣委、寧夏才俊文化傳媒聯(lián)合攝制微電影《期盼》。影片講述了留守兒童田氏姐妹的父母為生計遠赴他鄉(xiāng)打工,姊妹倆時刻期盼著父母能回到家中,共享家庭之愛。
“那條花格褲,褲腿變短了,奶奶說我的個子又見長高了;我考了滿分,老師也夸我了,遠方的媽媽你會知道嗎?”影片中的這段話語令觀眾馬銀花熱淚盈眶,她說:“13歲的姐姐像媽媽一樣照顧8歲的妹妹,看到姐妹倆一起挖蔥卻又背不動時,我很難受,真是苦了娃娃了。好在有鄰居幫忙,也有老師、同學的關心,娃娃心里還能好受點。”
不少網(wǎng)友也通過了網(wǎng)絡、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觀看了影片。截至目前,該電影在騰訊視頻播放量達60萬,微信公眾平臺閱讀量近32萬、25000余人點贊。除了同心本地同心網(wǎng)、同心大眾生活網(wǎng)、半城大眾微生活、固原微生活、寧夏微生活等區(qū)內(nèi)外微信平臺在頭條發(fā)布了電影正片外,中央文明辦、國家民政部、中央政法委、團中央、中國文明網(wǎng)、新華社、央視網(wǎng)、新華網(wǎng)、中國網(wǎng)、搜狐網(wǎng)、鳳凰網(wǎng)、今日頭條、中通社、中國消費日報網(wǎng)、寧夏電視臺、寧夏廣電網(wǎng)、寧夏新聞網(wǎng)、新知訊報、塞上新農(nóng)村、吳忠日報等各大媒體也做了大篇幅的報道。騰訊視頻、優(yōu)酷視頻、愛奇藝等網(wǎng)絡視頻網(wǎng)站對影片進行收錄播放。網(wǎng)友“曦”留言:特別感人,特別有感觸;網(wǎng)友“大咖lily”說:關愛留守兒童,大家一起行動,讓社會充滿愛。
據(jù)該片導演田俊介紹,全體主創(chuàng)人員在沒有充足資金、沒有專業(yè)器材、沒有專業(yè)演員的情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以非專業(yè)演員拍出了電影味道。
田俊表示,孩子不需要父母給他們多少玩具、金錢、衣服,需要的是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影片中的小故事反映的是現(xiàn)今社會的大背景,留守兒童不是小問題,希望能通過這部影片,引起社會關注,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愛,感受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