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濤+楊子勛
摘 要:齊白石(1863~1957)是生活在清末民國初期這一激變混亂的歷史時期的長壽畫家,他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畫出中國繪畫史上前所未有的豐富素材,留下了數(shù)以萬計的作品。他出生在貧困的農(nóng)民之家,卻通過做木工學習了民間工藝和繪畫,正是這種來自中國鄉(xiāng)村樸實的民間氣息奠定了齊白石的藝術(shù)風格。他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卻通過拜師學藝、廣泛交友得以步入中國畫的門徑,并在中國畫的藝術(shù)領域勇于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兼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文人詩意的獨特畫風。他繼承了傳統(tǒng)文人畫,卻突破了文人畫的守舊形式,在繼承民間傳統(tǒng)美術(shù)的同時,又克服了民間美術(shù)具有的低俗性質(zhì)。文人藝術(shù)具有的高尚內(nèi)容與修養(yǎng)以及它的擬人化,民間藝術(shù)的質(zhì)樸、強健、純真、詼諧的要素,全部都融進了他的花鳥畫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齊白石老人的花鳥畫作品對后人的影響也是具有深遠意義的,為后來的花鳥畫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花鳥畫;題材;筆墨;意境;濃淡干濕;高古;審美
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shù)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齊白石擅長花鳥、山水、人物等,在繪畫藝術(shù)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白石老人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茍,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nóng)。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gòu)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chuàng)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齊白石經(jīng)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齊白石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齊白石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齊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恫坏刮虉D》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白石老人的畫作用筆簡練,造型及其概括,寥寥數(shù)筆就能把物象描繪的惟妙惟肖。他曾說過中國寫意畫不能畫得太像,也不能一點都不像,太像則媚俗,不像則欺世。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齊白石是一位從傳統(tǒng)走上革新的一位大藝術(shù)家,齊白石早年畫風極不成熟,也沒有自己的藝術(shù)風格與特點,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畫家,在他晚年創(chuàng)造了紅花墨葉的畫風,可以說是開宗立派,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石濤曾經(jīng)說過,“筆墨當隨時代”,藝術(shù)的最大特色就是他的時代氣息!早年的齊白石生活在封建社會,等級壓迫,社會不平等。反映到藝術(shù)上,就是藝術(shù)只滿足上層人物的需求,所以與普通老百姓的審美差得很遠。因為沒有藝術(shù)家去迎合窮苦百姓的藝術(shù)需求。齊白石早年也是如此,但真正讓齊白石名垂青史的是他衰年變法之后的畫風,也就是他晚年的畫風,這個時期的風格是極大滿足普通百姓的審美需求,這也是時代的需求,因為時代已經(jīng)到了提倡自由民主的當代社會,社會地位的平等自由,讓普通民眾也成了藝術(shù)的觀眾,齊白石正是順應這一潮流的偉大藝術(shù)家。齊白石擴大了繪畫的題材,這是他最大的藝術(shù)貢獻。他的寫意花鳥取材廣泛,瓜、果、菜、花、鳥、魚、蟲,只要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老百姓司空見慣,耳熟能詳?shù)乃寄墚嫞梢哉f是史無前例的藝術(shù)創(chuàng)舉,對于那些古代只以梅蘭竹菊取材的畫家而言,齊白石更顯具生活氣息,畫風熱烈,積極向上,可以說完全是屬于人民的藝術(shù)。在繪畫顏色的選取上,齊白石選取了紅色,紅色運用到中國傳統(tǒng)繪畫當中那時驚人的創(chuàng)舉!因為古代文人推崇黑色,黑色代表高雅與尊貴,是文人畫的基本要素,運墨五色具,墨的濃淡干濕就是繪畫的顏色要素,文人畫其實就是水墨畫。文人是反對顏色的,而且特別反感使用紅色,因為紅色是老百姓喜歡的顏色,喜慶,但俗氣不入流。齊白石巧妙地將黑色與紅色結(jié)合起來,運用紅色代表了普通百姓們的審美要求,所以說齊白石對于中國花鳥畫的發(fā)展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
很多美術(shù)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嘗試用各種方式教孩子學習中國畫,學哪個畫家的畫才能讓孩子快速接受,容易掌握呢?很多老師其實自己也是困惑的,今天讓孩子學這個畫家的,第二天又學另一個畫家的,有的甚至讓孩子學習自己畫的,這樣教學暫時可能會有一點成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孩子還是在原地踏步走,因為每個畫家的風格是不同的,孩子無法短時期內(nèi)理解并且學習好一種畫法,畫出來的作品也是照葫蘆畫瓢,深層次的東西是一點都沒有的。兒童中國畫教學,我認為必須得有個體系,這個體系是貫穿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孩子走。經(jīng)過幾年的中國畫教學,我終于體會到了齊白石老人的作品才是真正適合孩子去學習的。齊白石老人的作品充滿了童真,他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這不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嘛?白石老人概括簡練的畫法,非常適合兒童學習的,因為他沒有繁瑣的造型羈絆去限制孩子的思維。他的作品連貫起來學習也非常合適,整體跨度不大、容易銜接。他的畫是給人留有想象空間的,學習他的畫不能一五一十地去照搬,而是要學習他的用意、為什么這樣去畫,正如白石老人告誡學生時所說,“學我者死,似我者生”?!洱R白石畫集》中的雜畫冊葫蘆,這幅作品尺寸不大,屬于冊頁中的一幅。通幅只有一個葫蘆,兩片葉子,幾根枯藤,一只螞蚱,白石老人使用簡練的筆墨把這幅作品畫的很有生機。這幅作品我讓很多孩子畫過,我首先給學生演示基本的畫法,不同的用筆用墨方法,然后讓孩子去畫,這些孩子畫得都非常好,我感覺有的學生畫的比我還好,因為他們沒有傳統(tǒng)理念以及各種繪畫技法的干擾,他們的想法是很單純的,因此他們畫出來的作品非常高古,用筆也很拙。這幅畫內(nèi)容不多,孩子很容易掌握,試想要是把孫其峰老師的作品拿來給孩子畫,孩子看了就沒有膽量去畫了,造型非常復雜太難表現(xiàn)。兒童學國畫我認為最初就應該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要學就要學習經(jīng)典的作品、大師的作品,不要隨意網(wǎng)上找張圖來就照著畫了,這樣對孩子的藝術(shù)思維是造成損傷的。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多看大師的經(jīng)典之作,他們在幼小的內(nèi)心里就會形成一種較高的審美傾向,耳濡目染讓孩子建立起高雅的藝術(shù)審美意識。
白石老人到了晚年還在努力變法使自己畫藝更上一個層次,我們更應該向他學習,臨摹中國畫作品一定要持之以恒,既然已經(jīng)選擇就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要今天臨習這家,明天臨習那家,這樣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用大量的時間把一個畫家的作品學透徹了,然后才能再去學另一家。最后揉百家之長為我所用,最后再去拜大自然為師,外師師造化,中得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