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
【摘 要】股東資格是股東享有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的前提。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是公司法上規(guī)定的認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主要證據(jù)。論文將從股權取得方式的角度分析上述證據(jù)對于認定股東資格的作用,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
【Abstract】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shareholders to enjoy the rights and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The articles of company, the capital contribution certificate, the register of shareholders and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are the main evidences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s stipulated in the company law.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above evidences on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關鍵詞】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證據(jù)
【Keyword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evidence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66-02
1 股東資格確認的重要性
股東資格是指股東地位,股東基于該種地位,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具有股東資格是股東權的前提。
股東資格影響到股東的權利義務、股權轉(zhuǎn)讓、債權人追究股東瑕疵出資責任、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股東與公司各組織機構之間的關系等多個方面。目前,我國公司法在立法上,對于股東資格的認定還處于模糊狀態(tài),而在司法實踐中,因缺乏統(tǒng)一的立法標準,司法機構的認定標準不一。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標準問題,既是司法審判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也是公司法理論問題。[1]
2 區(qū)分不同的權利取得方式,確認股東資格
根據(jù)權利的取得方式,股權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通過向公司出資取得股權。原始取得股權的股東包括創(chuàng)始股東和新來股東。創(chuàng)始股東是公司設立時向公司出資的股東,新來股東是公司增資時向公司增資的股東。股權的繼受取得包括股權轉(zhuǎn)讓、股權贈與、繼承、遺贈、夫妻財產(chǎn)分割等方式。論文主要討論基于契約行為取得的股權,包括基于出資和基于受讓取得股權。
2.1 原始取得股權的股東
2.1.1 公司章程
對于原始取得的股權,不論是創(chuàng)始股東,還是新來股東,都是基于出資而獲得股東身份。出資人將出資財產(chǎn)的所有權讓渡給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后,獲得股東身份,并基于該身份及持股比例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2]。出資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即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股東認繳出資,是指股東向公司作出繳納出資的意思表示;股東實繳出資,是指股東實際向公司繳納出資、將股東個人財產(chǎn)權讓渡給公司。
有關股東認繳出資的證據(jù),主要是公司章程。股東認繳出資,是投資人成為股東的起點。股東認繳出資的證據(jù)是最基礎、最根本的證據(jù)。股東簽署公司章程,體現(xiàn)了股東向公司出資、成為股東的意思表示。公司在增加注冊資本時,可以吸收新股東加入。這時,新的股東需要與原來的股東共同對公司章程進行變更。
2.1.2 出資證明書
股東實繳出資的證據(jù)主要是出資證明書。《公司法》第31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應當向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出資證明書是證明投資人已經(jīng)依法履行繳付出資義務的法律文件。股東如果分期繳納出資,公司應當就其每一期出資向其出具出資證明書。
雖然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應當向履行了出資義務的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但也有很多公司并未按照法律條文操作,或者操作并不規(guī)范。在這種情形下,股東可以要求公司履行簽發(fā)出資證明書的義務,但公司如果不履行該義務,不影響股東資格的認定,法院也可以根據(jù)公司向股東出具的繳納出資確認書、收據(jù)、銀行匯款回單等能夠確認股東已經(jīng)繳納出資的證據(jù)認定股東履行了出資義務,具有股東資格。
2.1.3 股東名冊
《公司法》第32條規(guī)定: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股東名冊上應當記載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出資額、出資證明書編號。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由此可見,在無相反證明的情形下,公司股東名冊的效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推定效力。即在股東名冊上記載為股東的,可推定為公司股東;
②對抗效力。即公司可以拒絕承認未在冊的股東。[3]
2.1.4 工商登記
《公司法》第32條規(guī)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jīng)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很明顯,工商登記的效力在于對抗公司股東以外的第三人。
2.2 瑕疵出資股東的股東資格
對于瑕疵出資的股東,司法實踐中比較統(tǒng)一的做法是,對于股東資格予以確認,由瑕疵出資的股東承擔未出資的法律后果。
股東是否履行出資義務與股東資格是兩個問題,股東資格是股東履行股東義務的前提條件,首先具有股東資格,才需要履行股東義務,至于義務履行與否、是否全面履行則應由其他的規(guī)則解決。對于瑕疵出資股東,其法律后果是對公司需要承擔資本充實責任,對其他已出資股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對公司債權人則在其未出資范圍內(nèi)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外,就股東權來說,股東的表決權、股利分配請求權等非自益權還會受到限制,如果公司章程或股東會決議有規(guī)定,公司還可以對股東進行除名。
2.3 股權受讓方的股東資格認定
公司法解釋三第23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fā)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已經(jīng)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根據(jù)該條規(guī)定,受讓股東取得股東資格的條件是股權“已經(jīng)收讓”,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但該司法解釋對于何為“已經(jīng)受讓”及受讓方獲得股東資格的時間節(jié)點并沒有作出進一步規(guī)定??紤]股權轉(zhuǎn)讓行為的契約性,應當允許雙方當事人對于股權受讓的條件、受讓方取得股東資格的時間節(jié)點自行約定。如果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則應以受讓方與公司其他股東簽署新的公司章程為時間節(jié)點,因為公司章程是由股東共同簽署的,是關于股權權利義務、公司治理的契約,是對股東成員身份的認可,正是以成員身份為前提,才涉及對股東的權利義務、公司治理等問題作出安排。
對于受讓股權的新股東,公司有義務向其簽發(fā)出資證明書、修改股東名冊,辦理工商登記。在這些義務方面,繼受取得與原始取得是一致的,這幾種證據(jù)的效力也是一致的。
3 四種主要證據(jù)之間的邏輯關系
關于股東資格問題,公司法上規(guī)定了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這四項有關內(nèi)容,實踐中,認定股東資格的常見、主要證據(jù)也是這四種,或者圍繞這四種進行分析。
綜上可見,不論是原始取得的股權,還是受讓取得的股權,對于股東資格考查其實是一致的。公司章程體現(xiàn)了投資人設立公司、認繳出資、成為公公司股東的意思表示,是對股東具有公司成員的身份的認可。出資證明書是公司向已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簽發(fā)的證明文件。股東名冊推定股東具有股東身份的效力,股東有權以此對抗公司。工商登記的作用在于向社會公眾進行公示,對第三人具有對抗效力。
【參考文獻】
【1】胡曉靜.股權轉(zhuǎn)讓中的股東資格確認——基于股權權屬與股東資格的區(qū)分[J].當代法學,2016(2):36-37.
【2】胡曉靜.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標準的思考[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6):145.
【3】李丹寧.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標準的幾點新思考——兼評《〈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的相關規(guī)定[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