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松燕
【摘要】擔當是與公共職位相聯系的履職責任,應當是官員的一種必備精神,但官員的擔當精神需要有以利益為出發(fā)點的現實基礎和時空環(huán)境。需要避免僅從精神和原則層面要求官員有擔當,而是從實操性制度和支持性民情角度形成官員有擔當的可持續(xù)性。一方面從履職有依據、激勵有效果、監(jiān)督有意義三個角度形成制度化、常態(tài)化的責任履行—追究鏈條,另一方面應系統(tǒng)性地加強公民教育,涵養(yǎng)人人平等、有責任感、能參與的民情基礎。
【關鍵詞】擔當 公共職位 制度 民情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擔當”一詞多次出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當中。人民網2016年11月統(tǒng)計結果顯示,自2013年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的公開講話和文章中,擔當一詞被提及近100次,成為其治國理政的關鍵詞。2015年1月12日,在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習近平同志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氣風發(fā)、滿腔熱情干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倍诜锤秃喺艡嗖⑴e的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社會公眾對于個別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意見也越來越大,要求官員有擔當已經成為“上下同欲”。
擔當是官員的一種必備精神
擔當就是責任意識,責任與一定的公共職位聯系在一起,實則是對公共職位職責的履行意識,是履職責任對人的動機和行為約束。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公共機構的三定方案并沒有對每一個公共職位的履職責任進行描述,公共機構中對每個崗位的職位說明也并不具體,換句話說,每個公共職位的職責邊界并不清晰。同時,我國也缺乏公務員職業(yè)倫理典則之類的職業(yè)操守規(guī)定,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官員有擔當,更多地是以《公務員法》和散見于黨和政府的有關文件中的原則性規(guī)定來予以約束。社會公眾所追求的是到政府機構辦事時,能在最短時間內把事情辦成,而對于政府機構內部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分工無需了解。當事情辦理遭遇程式化的推諉、法定時間內的拖延、不予明確告知所需材料或進展甚至直接拒絕等狀況,當事人必然心存不滿甚至憤怒,直接產生“官員不作為就是腐敗”“官員不擔當就是腐敗”的說法。我們同樣不能忽視的是,持有公共職位的人或者公務人員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人,也都有在理性計算之后的趨利避害心理,當公務人員的趨利避害心理與社會公眾的利益實現產生矛盾的情況下,有擔當的官員就成為稀缺品,或者說,“有擔當”這個品質就成為社會公眾對官員群體的期待。
“有擔當”是對行為的一種精神化的稱道。也就是說,擔當是社會公眾期許的官員應有的必備精神。但任何精神都是需要有現實基礎和落實的時空環(huán)境的。僅從精神和原則層面要求官員有擔當,是一種道德化的標高,往往更依靠責任內化式的個人修養(yǎng)來達到“內圣外王”的擔當效果,缺乏具體的落實情境、方式和激勵閉環(huán),官員的擔當就是不可持續(xù)的。
事實上,作為一定公共職位的持有人,官員的擔當往往與其職位的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責任確定和問責來使官員有擔當比強調個人修養(yǎng)更能夠保持官員擔當的可持續(xù)性。正因為如此,我國越來越強調問責機制。如2015年6月2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要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jiān)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法規(guī)制度執(zhí)行強大推動力。問責的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都要制度化、程序化。要把法規(guī)制度執(zhí)行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和黨政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范圍,通過嚴肅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領導責任,讓法規(guī)制度的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得到充分釋放?!?/p>
綜上,與其反復強調官員應有擔當精神,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涵養(yǎng)官員的擔當精神。換言之,我們需要考量的核心在于,如何讓官員的擔當落到實處,如何使官員的擔當可持續(xù),這就需要我們聚焦官員有擔當的基礎要素。
可行制度是官員有擔當的硬件要素
要讓官員具有擔當精神不容易,但難在哪兒?難在從精神到行動的落實,換言之,是動機到行動的轉化。一般地,有動機未必有行動,而有行動必然有動機。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①。因此,我們需要立足人的利益來分析使官員有擔當的硬件要素——可行的制度。
官員的擔當實際上是個責任問題或問責問題,而責任或問責是存在于具體情境中的,體現的是一定制度環(huán)境下人的互動。作為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制度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其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性和穩(wěn)定人們的行為預期。公共職位作為實現公共利益的組織設置,更是承載著公眾的穩(wěn)定期望,因此,使官員有擔當的制度首先體現在履職有依據。在我國,所有公共職位的共有履職依據是憲法確認的人民主權基礎上的代議制政府所形成的委托-代理關系,但政府機構不同的部門劃分和部門中不同的職位又有著細分后具體的履職依據。這個細分的具體的履職依據應當明確對應職位的職責邊界和行使權力的具體內容和規(guī)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當代行政體系中,官員都需要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而官員在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時候難免要面對利益取舍,因此,還需要有履行職權過程中處理利益取舍的機制設計。按照公共行政的責權一致原則和問責原則,官員履職需要在職責清楚的基礎上來明確和追究責任,形成一條由誰、向誰、在什么事務上,通過什么程序、依什么標準、達到什么效果的問責鏈條,從而將官員不作為的空間和機會降到最低限度或社會公眾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使官員有擔當的制度體現在激勵有效果。激勵制度在履職依據基礎上形成對官員履職效果的評價,以履職依據為標準對官員履職行為進行比較,以達到獎優(yōu)罰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公共職位在激勵制度上還亟需引入與職位相適應的、程度不同的公眾評價才能夠使激勵真正發(fā)揮作用。我國公務員的評價激勵在形式上是與自上而下的權力鏈條相適應的,盡管在考核的時候考慮到了上下左右的360度考核,但這種360度考核是在公務員隊伍內部進行的工作目標考核,而未能按照職能、崗位與服務于社會公眾的直接程度掛鉤,進而未能將作為服務對象的社會公眾對官員的評價納入其中,于是,考核往往成了走形式。這種封閉式考核傾向于使官員在工作中顧忌同僚和上下級的關系,從而在工作中趨于規(guī)避主動做事而耽于處理關系,因為主動做事就需要在不同的主體間進行利益平衡和協(xié)調,而利益的平衡和協(xié)調過程往往不可能令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滿意,于是就形成了“做了就得罪人,不做就不得罪人,多做就多得罪人,一點不做就一點也不得罪人”的行為策略。
使官員有擔當的制度還體現在監(jiān)督有意義。監(jiān)督的意義首先不在于懲處,而在于糾錯。我國對官員的監(jiān)督有黨紀政紀和法律,在組織架構上有紀委、監(jiān)察,還有政協(xié)和公眾監(jiān)督,但監(jiān)督是否有效,需看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和公眾評價的效度。政府的信息不公開或者公開得不完整,就不能使社會公眾了解和理解官員的言行,進而產生不滿或對立情緒,在對官員進行監(jiān)督的時候也就難以就事論事地進行評價,而受到情緒的左右。因此,要使官員有擔當,還需要加大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和執(zhí)法力度,在此基礎上,開放社會公眾對政府工作的參與渠道、程序和機制,開放社會公眾對官員言行進行評價、監(jiān)督的范圍、程序和結果反饋。
我國制度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應進入制度精細化時期。在使官員有擔當這個問題上,更需要避免原則性規(guī)定,更需要圍繞公共職位及其責任的確定、追求踏踏實實地進行實操的可行的制度建設。從政府職能、公共職位職責入手,以更清晰的職責描述、更具體的職能邊界、更實操的機制和程序來構筑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責任鏈條和激勵、監(jiān)督鏈條,將官員運用公權力謀私利的利益沖動約束于制度鏈條中。同時,擴充政府系統(tǒng)的包容性、透明度,使官員所處理的公共事務可知曉、能參與,從而使持有公共職位的人在進行利益計算的時候不得不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到公共利益之后,增強相關制度的剛性和韌性,為官員的擔當提供堅實的制度硬件。
有責任感的民情是官員有擔當的軟件要素
民情是什么?民情就是一個時代人與人相互影響所形成的社會精神風貌,反映的是社會成員在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共識,而對官民關系應當是什么的判斷也在其中。正如馬克思精辟地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個社會關系的總和既塑造著每一個人,也被傳承著既有文化傳統(tǒng)、信仰體系和制度的社會所塑造,由此形成一股彌漫于社會關系中的相對穩(wěn)定的情感、情緒和精神,這些情感、情緒和精神在一定時段內就成為人們言行的制約因素,甚至比制度的制約性還強。例如,民眾通過上訪這一行政干預方式來尋求自己心中的正義,這種行為所反映的民情,一方面是社會公眾對公權力的信任,且這種信任并不對憲法中規(guī)定的行政、司法、立法權力的劃分加以區(qū)分,而是將不同性質的權力行使機關籠統(tǒng)歸為“官家”來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義,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社會公眾對主張正義和權益維護渠道的使用遵從的是基于成本—收益基礎上的理性選擇,而非政府所倡導的秩序。當政府所倡導的秩序目標與自身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對于個體群眾來說,自身的利益是優(yōu)先的。這種民情從積極角度看,說明我國個體意識已經充分覺醒,但從消極角度看,卻反映出我國公民教育的蒼白甚至失靈,也說明從傳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全能主義政府轉向有限政府的過程是艱難的。
一方面,全能主義政府與傳統(tǒng)的士農工商社會結構和官文化的深刻影響相結合,使政府官員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的是不對等的父愛主義關系,政府對社會公眾承擔無限責任,官員由此可能會滋生父愛權威的高人一等的任性;另一方面,公民教育的缺失使每個個體又在面對政府的時候強調自己應得的利益而規(guī)避應承擔的責任和應遵守的規(guī)則,于是,處于父愛權威的官員和缺失公民責任感的個體就不約而同地達成了某種“共識”——有組織的不負責任,官員借助政府體系的科層制組織特性規(guī)避自己的責任,社會成員則借助自己對于官員的相對弱勢也規(guī)避自己的責任,雙方都陷入路徑依賴困境中,既抱怨既有社會行為邏輯,又不愿意打破舊的思想意識。
因此,要使官員有擔當,還需要涵養(yǎng)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相匹配的民情,在以簡政放權和財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的有限政府建設落到實處的同時,還需要同步系統(tǒng)性地加強公民教育,使社會成員對不同性質的國家權力及其效力有清楚的認識,對憲法和基本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及其行使方式、責任及其承擔方式都有清楚的認識,且有體驗、實踐的充分機會。惟其如此,才能逐步扭轉輕視程序和權力屬性而找更高級別權力行使者尋求自身正義的民情,才能逐步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情。惟其如此,人們也才能夠把公共職位看作是眾多工作職位中的一種,并不高人一等,相反,由于受代議制政府的委托-代理關系約束和納稅人供養(yǎng),承擔官員角色的人才能夠始終對掌握公器并不等于公器就屬于個人有清晰的認知,從而秉持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履職這一正道。
如果沒有具體可行的實操性制度和人人平等、有責任感、能參與的民情支撐,則官員的擔當必將是不可持續(xù)的。因此,我們對官員有擔當所要達成的目標就是既使社會公眾的利益得到平衡,又使官員都充滿干勁。在可行制度和責任感民情的支撐下,領導干部所應具備的擔當,底線就在于不打折扣地履行其公共職位的職責要求,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高線就在于在秉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在自由裁量權范圍內主動作為,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公眾參與,和社會公眾一道處理公共事務,形成解決問題、共同發(fā)展的合力。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頁。
責編/孫娜 美編/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