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攝仙女山,本土攝影師王俊杰在4年時間里,跋涉6萬多公里,創(chuàng)作了上萬張照片。為了拍攝一張好照片,他頻頻“上天入地”:用砍刀開出一條通往巔峰的路,帶著重感冒在大雪天拍攝云海日出,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原始洞穴,而為了從空中俯拍仙女山,他還兩次遭遇了無人機墜毀事件。就這樣,他堅持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用鏡頭細膩地記錄仙女山,向世人展示出家鄉(xiāng)最美的風(fēng)景。
對于我來說,每一次對仙女山的拍攝,都是一次與大自然最親密的對話。
從2012年開始的4年時間里,仙女山春、夏、秋、冬的四季色彩、日出日落的不同畫面,都被大規(guī)模地收錄進我的鏡頭。不僅如此,我還時常尋找到一些獨特的機位,來呈現(xiàn)不同視角下的仙女山。
可以說,4年間我對仙女山的追拍,堪稱“上天入地”。
砍刀“開”出的機位在天生三橋的四季守候
2017年3月的一天,趁著風(fēng)和日麗,我又一次來到天生三橋,創(chuàng)作了多幅作品,完成了天生三橋春季的拍攝任務(wù),這也意味著以“天生三橋四季”為主題的拍攝將暫時告一段落。而此時,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4年來拍攝天生三橋的一幕幕情景。
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次拍攝是在2016年夏天。由于天生三橋氣勢雄偉,只有站在高處才能一覽無遺。那次,為了尋找一個最佳的視角,我請求當?shù)匾晃焕喜畮胰サ教焐龢?公里范圍內(nèi)最高的地方。可這位老伯搖頭拒絕:“那里是一個懸崖的頂端,根本無路可去。”我軟磨硬泡很久,老伯最終妥協(xié),決定給我?guī)贰?/p>
第二天早上6點,天剛微微亮,我倆各執(zhí)一把砍刀,向懸崖進發(fā)。通往山頂懸崖的道路只延伸到半山腰,剩下的路程雜草叢生,我們只能用砍刀將草清理,開出一條狹窄的道路側(cè)身行走。雜草被清除后,坑洼的泥路露了出來,由于清晨的露水較多,路面更是濕滑難行。走出草叢后,我們開始穿越一片樹林,林中遍布的蜘蛛網(wǎng)讓人心煩意亂,我們只得不斷停下來,揮舞砍刀將其清除。隨著坡度的增加,我們的體力急劇下降,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慢。最終,在跋涉近兩個小時后,我們終于站在了懸崖頂端。當天生三橋盡收眼底,呈現(xiàn)出一派“氣聚山川之秀,景開圖畫之奇”的壯美景象時,我激動不已。
完成拍攝的準備工作后,我對著鏡頭足足守候了兩個小時,鏡頭中,光線從蒼茫的白色逐漸轉(zhuǎn)向溫暖的黃色,到了9點半,太陽斜射在天生三橋渾厚的山體上,從山頂至山底,極具層次感和立體感。這樣的畫面正是我所期盼的,我禁不住手舞足蹈,老伯在一旁急紅了眼:“別亂動,安全第一?。 卑崔嘧】裣驳男那?,我抓緊時間拍攝,記錄下了這寶貴的畫面。
這次收獲了滿意的照片后,我萌生了在其他季節(jié)來這個機位拍攝天生三橋的想法,正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四季中,最辛苦的是在冬季拍攝,因為我專門選擇最冷的下雪天前往山頂。而在寒冷的冬季,這條根本不算路的路會結(jié)上厚厚的冰,我除了要像往常一樣清除雜草外,還需要鑿冰,否則根本無法行走。雖然艱辛,但一路的景色卻無與倫比——小路兩旁的樹木都銀裝素裹,在陽光的照耀下,演繹出“淡煙疏枝日照林,暖日晴風(fēng)霜凍枝”的唯美畫面。
而對于這個拍攝機位,我也希望能夠分享給更多人,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江山多嬌》欄目組在錄制天生三橋時,我就帶領(lǐng)他們的攝影師來到此地——將完美視角下的天生三橋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是我的美好心愿。
在埡口拍攝云海日出大雪天帶著重感冒創(chuàng)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攝友向我分享了他在仙女山拍攝的云海照片,照片中美妙的光線瞬間就將我吸引。按照我的經(jīng)驗,在這個拍攝點還能出更好的作品,于是我立即詢問了具體的拍攝地點,原來,這個拍攝點位于仙女湖旁兩座大山之間的一個埡口,那里既可以俯瞰遼闊的大地,也可以觀望疊嶂的山巒。
盛夏的一天,凌晨3點半,我從仙女鎮(zhèn)驅(qū)車前往埡口,大約5點半時,我到達了目的地。雖然是夏天,但由于埡口的位置海拔較高,所以呼嘯的山風(fēng)吹得我直打哆嗦,我深深地吸了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等候的時光仿佛靜止一般,直到一束金光刺破云層,遠處的山脈鑲上金邊,我才感覺到時間開始沸騰。天空光芒萬丈,在陽光覆蓋層巒疊嶂的山脈的那5分鐘里,我興奮地按著快門,任何一秒都有著精彩絕倫的光線。隨著太陽的升起,溫度也逐漸上升,濃霧彌漫開來,遠處漸漸模糊,我停止拍攝,感受著這愜意舒適的溫度。那次拍攝之后,我接連去了埡口20余次,收獲了許多精彩的照片。
我對云海日出癡迷得幾近瘋狂。2017年2月底,武隆下了一場大雪。當一位朋友在攝友群里提議去后坪鄉(xiāng)一座不知名的高山拍攝冰雪場景時,群里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說那里可以拍攝以仙女山為背景的日出,于是我興奮起來。七嘴八舌之后,大家相約第二天就去,雖然當時我患了重感冒,但想到大雪配上云海日出的震撼畫面,我就有了動力。
次日中午,我們駕車從武隆城區(qū)出發(fā),行駛3個半小時后,道路基本消失,我們開始徒步攀登,地上的積雪差不多有10厘米厚,走了近半個小時,便到達目的地。晚上扎好帳篷后,大家開始玩光繪影像拍攝——在帳篷里點上小燈,拿出激光手電當空舞動,氣氛十分愉悅。
懷著對日出的憧憬,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來了。天空被憂郁的藍色籠罩,大家望著天邊,靜靜地等待著第一抹陽光的出現(xiàn)。此時,寒風(fēng)蕭蕭,氣溫降到零下5℃,由于雪太厚,我的鞋已經(jīng)濕透,愈發(fā)覺得寒冷,胸口也有些緊悶,心情變得低落。但是,當陽光撥開繚繞在山間的云霧,遠處雪峰的山巒被染得金黃,背光的山體略顯冷峻,整個場景充滿魔幻色彩時,我興奮得忘記了身體的不適,立即開始構(gòu)圖拍攝。大約10分鐘后,大霧與溫度一起上升,能見度極低,于是我們結(jié)束了拍攝。
回來之后,我的感冒愈發(fā)嚴重。醫(yī)生說,由于我長時間處于低溫環(huán)境,導(dǎo)致呼吸困難,加上原本的感冒,繼而引發(fā)了慢性支氣管炎。對此我并不后悔,因為比起攝影的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
深入原始洞穴險遇蛇群、豎井
仙女山屬于武陵山脈,多喀斯特地貌,所以洞穴頗多,在我的拍攝過程中,就有過多次探洞經(jīng)歷。
而最讓我難忘的,是探索過一個無名洞穴。那次,我和兩位攝友在山上采風(fēng),無意中聽村民提起附近有一個原始洞穴,景觀比芙蓉洞還要震撼。這讓我們瞬間產(chǎn)生好奇,當即讓村民帶路前往。由于剛下過一場暴雨,為安全起見,村民建議改天再進入洞中,但我們早已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毅然地走了進去。
這個洞的入口為一個10余米深的豎井,村民懸空搭了木梯。當我們順著木梯下行到洞底時,眼前的景象頓時讓我們目瞪口呆——形狀各異的鐘乳石將洞穴裝扮得美妙絕倫,尤其是觀音造型的石筍,更是精巧別致、神態(tài)逼真,在這座堪稱“地質(zhì)博物館”的洞內(nèi)游走,實在過癮。
洞內(nèi)行走數(shù)公里后,前方地面一團綠油油的東西進入我們的視線,立即拿出手電筒,但在強光照射下,那團東西有點刺眼,看不清究竟是什么,直到我們走近,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群蛇。它們蜷曲著身體,“應(yīng)該是在交配,有顏色的蛇很有可能有毒。”一位攝友小聲說道。我一聽轉(zhuǎn)身準備跑,攝友一把拉住我,我?guī)е澏兜穆曇粽f:“我最怕這家伙了!”但要前行,就必須從這里通過,所以我只好咬著牙從它們上方跨了過去,由于太緊張,當我跨過后一個趔趄,倒在了一堆亂石旁,當攝友們將手電筒的光聚焦在我身上時,露出了驚嚇的表情,原來,在離我不到30厘米處有一口豎井,要是我運氣不濟,就沒命了。
稍微平復(fù)心情后繼續(xù)深入,一路上能聽到動物的叫聲,但我們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動物,在這個寂靜的山洞里,它們微弱的聲音顯得格外響亮。此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河道,順著河道下行至一個峽谷地段,再前行百米便無路可走了。
完成這次探索后數(shù)月,我的腦海里依然時常浮現(xiàn)著洞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險些喪命的經(jīng)歷讓我后怕,但能夠近距離感受原始洞穴的魅力,所有的冒險都成為了一種樂趣。
航拍仙女山兩次遭遇無人機墜毀
除了普通視角的拍攝,我還利用無人機航拍,從空中俯瞰仙女山。
但離開地面的無人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跌落,很有可能傷人傷物,所以我對航拍一直保持謹慎,盡管如此,墜機事件還是沒能避免。
2015年立冬那天,仙女山迎來了一場大雪,我打算第二天用無人機航拍大雪覆蓋下的仙女山。那天清晨,趁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我將無人機放飛到仙女山上空。白雪飄落在遼闊的草原上,遠處的森林覆著皚皚白雪,鏡頭中一片銀裝素裹,宛如冰雪童話世界。在300多米的高度拍攝仙女山,可以清晰呈現(xiàn)出山峰在大地上蜿蜒延伸的氣勢,再配上一望無際的冷峻白色,營造出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正當我沉浸在拍攝的快樂中時,遙控器上的顯示讓我心頭一顫:電量不到20%。我趕緊操控?zé)o人機返航,但電池在低溫下消耗得極快,當無人機下降到距離地面大約100余米時,電量完全耗盡,無人機徑直掉入森林,當我找到它時,發(fā)現(xiàn)螺旋槳已經(jīng)完全損壞。
第二次無人機墜毀事件,發(fā)生在同年對天生三橋的航拍中。
由于無人機的飛行方向靠指南針,指南針靠磁場,而天生三橋的大片崖壁都含有金屬,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磁場造成干擾,所以拍攝難度極大。當時,由于我的操作不當,無人機徑直飛向崖壁,我盡可能矯正方向,但無人機還是碰到了崖壁。我依然決定把“尸體”撿回來警示自己,但這一次它卻不巧掛在懸崖邊的一棵大樹上,單靠自身的力量完全沒有辦法拿到,于是求助當?shù)匾晃还ぷ魅藛T,他用專業(yè)的繩降設(shè)備才幫我取回了無人機。
兩次墜機事件,給我的航拍積累下了許多經(jīng)驗,在后來的拍攝中,我對無人機的掌控更加熟練,因此收獲了許多震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