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
為了彌補女兒缺失的父愛,陪伴她成長,爸爸不顧家人反對,騎上單車,帶著4歲的女兒走上萬里長路。這是一段奇幻的旅程,2.4萬公里,400多個日夜,一大一小,從風(fēng)雪滇藏到炎炎戈壁,從遼闊的海洋到高寒的新藏線……穿越大半個中國,父女倆共同經(jīng)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成長:一個250斤的胖子,變成了160斤的肌肉男;一個嬌滴滴的小公主,變成了野外生存能力很強的“資深小驢友”。
齊海亮是河北唐山灤縣人。他事業(yè)有成、工作繁忙,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妻子和女兒。在經(jīng)商賺錢的閑暇時間,齊海亮最大的愛好是騎行,他每年至少會抽出一個月時間騎行各地,并結(jié)識了一幫資深“騎友”。
一天,齊海亮在家里研究地圖時,女兒小六一好奇地圍上來問這問那,當(dāng)?shù)弥亦l(xiāng)唐山在世界地圖上只是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不點”時,她不禁瞪圓了眼睛大呼:“爸爸,原來世界那么大呀!”看著女兒興奮的小臉,齊海亮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真的是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讓孩子缺失了許多父愛;再聯(lián)想到女兒平時的體弱多病,他心中突然冒起一個念頭:帶著女兒騎行中國,在騎行的路上陪伴女兒一同成長!
齊海亮不顧家人的反對,先帶女兒“小試牛刀”來了一次環(huán)渤海騎行。一輛單車,一個60厘米寬的黃色小掛車,就是小六一在路上的交通工具。出發(fā)時,她一臉得意地對送行的小朋友揮手:“我要和爸爸騎車去環(huán)游世界啦!”首次遠(yuǎn)行,六一在各方面表現(xiàn)都挺好,這令父親齊海亮甚感欣慰,于是爺兒倆開始籌備真正的“環(huán)中國騎行之旅”。
2015年9月4日,34歲的齊海亮騎著單車,拖著小掛車中年僅4歲的六一,從河北唐山出發(fā),開始騎行中國。他們的第一站是4000公里外的三亞。對于十年騎齡的齊海亮,這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他的眼睛望著前路,一顆心卻全在身后的女兒身上。眼前的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六一活像一只出籠的小鳥,一路上嘰嘰喳喳,一旦沒聲音了,一定是她睡著了。
可是出發(fā)還沒幾天,大雨就來了。齊海亮頂著雨,奮力往前踩,最惦記的還是身后的六一,他不?;仡^問:“門關(guān)嚴(yán)沒?進水沒?”好在拖車密封得很好,他卻被雨水拍打了整整3個小時。齊海亮根據(jù)路況、住宿條件、天氣等因素決定父女倆的行程,平原每天走一百公里左右,山區(qū)每天只能走六七十公里。一路上爸爸頂著烈日驟雨騎行的背影,從此也成了小六一眼前一道最美的風(fēng)景。
騎行第十天,父女倆進入了安徽的一段上坡路,正趕上逆風(fēng),拖車簡直成了風(fēng)口袋,巨大的風(fēng)力把車不停地往后扯。齊海亮吃力地埋著頭,把車一點一點地往前挪著。正在這時,小六一竟主動要求下車:“爸爸你拉不動了,我到后面推你?!蹦且豢?,齊海亮幾乎不敢相信只有4歲的女兒竟然會這么懂事,他更加堅定自己帶女兒出來是對的。
一路上,六一的表現(xiàn)出乎爸爸的預(yù)料。碰到扎胎修車時,她又是幫忙,又是給爸爸端水擦汗……原本在家里嬌滴滴的小公主,在路上卻儼然成了他得力的小助手!10月29日,父女倆終于騎進了海南省。在海南休整一個月后,齊海亮帶著女兒繼續(xù)前進,騎上了去云貴高原的路。到達(dá)梅里雪山時,小六一凍得瑟瑟發(fā)抖,但她抱著七仔,堅定地說:“我能堅持,爸爸加油,我們繼續(xù)下一站!”看著越來越堅強的小女兒,齊海亮感慨萬千,緊接著又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艱難旅程。滇藏線一路風(fēng)霜雨雪,他們共闖重重難關(guān),九個雪山口,每翻一個都猶如一場戰(zhàn)斗,齊海亮堅持絕不搭車。因為身后有六一看著,他希望給女兒做個榜樣。
通往拉薩的最后一道大坡,到坡頂足足有兩公里,六一堅持自己下來走。沿途的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幕:爸爸在前面騎著車,女兒氣喘吁吁地走在后面,一條小狗在身旁跟著……終于,他們站在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赝麃砺?,整整280天,1.3萬公里的騎行,這是父愛創(chuàng)造的奇跡!
后來父女倆帶著七仔又騎行去了新疆戈壁和青海湖,沿途共騎行了2.4萬公里,整整一年多,小六一曬黑了,長高了,也更懂事了。一路走來,她已經(jīng)會自己洗衣、收拾行囊,甚至有模有樣地給辛苦一天的爸爸洗腳。今年,他們又開始向中國臺灣進發(fā)。齊海亮這樣說:“將來她要面對十年寒窗,時間有限,能用這幾百天的艱苦騎行,給孩子一個不同凡Ⅱ向的童年歷練,我很自豪!”他相信,當(dāng)女兒長大,當(dāng)他老去,再翻起這些記憶,會是生命中最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