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雨
貪者如魚。不管你是明目張膽、鯨吞虎據(jù),還是狡猾奸詐、心機算盡,只要心存“貪”字,為魚者便難逃入釜之命,為官者便難脫法紀之網(wǎng)、難逃牢獄之災。
常言道:“近水知魚性?!币稽c兒都不假。三十余年的垂釣生涯,以水為鄰、以魚為伴,筆者對魚的生活習性、活動規(guī)律摸得門兒清。轉(zhuǎn)念看看近幾年“打虎拍蠅”抓出來的那些大小貪官們,其貪跡與被咬鉤之魚何其相似,貪者如魚。
釣魚人都知道:水中鯽魚最好釣。原因是此魚嘴饞又貪婪。只要將精心泡制的餌料投放于窩點,釣鉤掛上蚯蚓,便可坐收漁獲。那鯽魚會聞味而來、越聚越多,有的搶吃餌料,有的爭食釣餌。只要漂相或徐徐升起,或慢慢下降,把握好機會,抖腕提竿便能釣上岸來。而其同伴會繼續(xù)爭食,即使吃得肚大如籮亦不肯走。釣者可悠然自得,一條接一條,將聚來之鯽魚全部收入囊中。反觀一些貪者與鯽魚何等相似——貪欲成性,見利如鯽見餌、如蠅逐臭,拼命貪吃、永不滿足,直至東窗事發(fā)、鋃鐺入獄。
水中烏鱧的特性是見餌猛沖、張口就吞。釣者一般用活香葷餌施釣。只需將掛好餌食的釣鉤往水中一拋,等不到餌鉤沉水,那烏鱧見有落下的食物,便會急不可耐,猛沖向前,毫不猶豫張口吞下,接著就拉線潛逃。漂相斜入水中時,抖腕提竿,百分之百中魚??尚δ菫貅k因吞鉤太深,吐都吐不出來,只有老老實實束手就擒,落入魚護。再看一些貪官,也同烏鱧一樣,貪起來肆無忌憚、見錢就伸手。不論是國家發(fā)放的扶貧款、賑災款、救濟款、補貼款,還是群眾的愛心捐款、創(chuàng)業(yè)投資款……只要是錢,他們便會目無法紀、鯨吞虎據(jù)。魚為刀俎后悔遲,人貪伏法時已晚,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鯉魚是人間一道美味,釣魚人都知道,鯉魚好吃不好釣。究其原因是鯉魚神經(jīng)反應靈敏、性情警覺、貪而多疑。你瞧,當釣餌下水,有相當一段時間,漂相直立水面、紋絲不動。是水下無鯉嗎?非也。此時水下鯉魚并非視而不見,它那銳利的目光和靈敏的嗅覺早已感知到香餌所在。最初,它只是在遠處觀望,不敢近前吞食。隨后,見無異動,便會小心游至餌邊,繞餌盯看,似怕有詐,又搖頭擺尾離去。但終歸難脫魚餌誘惑,再次回來,嘴拱尾掃,不敢食之。在認為安全后,鯉魚終于開始小心翼翼試探吃食,但只是吸吸吐吐,并不真食。此時,水面漂相表現(xiàn)點點動動,若釣者心急提竿,鯉魚自會吐餌溜之。反復幾次后,待漂相穩(wěn)穩(wěn)下沉、沒入水中瞬間,才是鯉魚咬餌、釣著提竿之時。任它扭動掙扎,此時也難脫鉤而逃??匆恍┴澒偻庺~何等相似:個個頭腦聰明,懾于國法威嚴,在金錢面前擺一副君子之態(tài)。而終難敵貪念,心懷僥幸,小貪一試,無人察覺,膽長一分,接著再貪。貪來貪去,膽氣漸長,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貪者如魚。不管你是明目張膽、鯨吞虎據(jù),還是狡猾奸詐、心機算盡,只要心存“貪”字,為魚者便難逃入釜之命,為官者便難脫法紀之網(wǎng)、難逃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