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除了從課堂上學習課本知識和老師拓展的知識外,還有更多的業(yè)余時間來拓展自己的視野,而閱讀無不是最好、最便捷高效的方法。本文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仿寫、想象、改寫、縮寫及積累好詞句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提出建議。
關(guān)鍵詞:閱讀想象營養(yǎng)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么?是吸收,好象每天吸收營養(yǎng)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寫作是什么?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是出,從內(nèi)到外,寫作基于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才能寫得好”。由此不難看出,在語文教學中,即要讓學生讀書,又要讓學生學做人,還要讓學生在學課文的時候,把課文的一些寫作技巧運用到學生的寫作實踐中,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有甚者,部分學生還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作文,作文的內(nèi)在含義是什么。為此,讓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和生活實踐中,更能掌握語文的潛在魅力奠定基礎,教好作文不容忽視,即要讓學生認識作文、了解作文,又要讓學生學會寫作文、愛上寫作文,我在課題研究中歸納總結(jié)出以下幾方面:
一、仿寫———讓作文變得簡單
在教學《趙州橋》這一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在讀課文中感悟到橋的外形特點以及這種設計的好處和橋的美觀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它是雄偉的建筑物等等。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這種方式來描寫我們熟悉的五馬古橋———三洞橋,不少學生根據(jù)《趙州橋》的描寫手法,把三洞橋?qū)懙酶裢馕耍械耐瑢W還加入了自己從長輩那里聽到有關(guān)三洞橋的傳說,讓這座橋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二、豐富學生想象,拓展學生思維,讓作文變得豐富多彩
小學生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童話的完美結(jié)局讓他們覺得壞事是可以變得完美的,在教學《丑小鴨》這篇童話后,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看到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后,你們想對他說點什么呢?”有的同學說:“回家吧!我要把我自己的美麗展示給曾經(jīng)欺負過我的哥哥、姐姐們看?!庇械膮s說:“丑小鴨該去看看鴨媽媽了,她在草堆上蹲了那么多天才把你孵出來,給了你生命,你不該忘記她,還有在冰天雪地里把你抱回家的農(nóng)夫。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你要怎么報答他呢……”學生說了很多,有的學生甚至拿出筆來對我說,老師:我想把他今后的故事寫下來……學生講到這點,我高興極了。因為這也正是我這一堂課要達到的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拓展自己的思維、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文章的可續(xù)寫性。
我不光是在童話課文教學中拓展學生的思維,我還讓學生在課外收集其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民間故事等等。拿到課堂上來交流,其主要目的是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在寫作文時能“有話可說,有好話說”。
三、改寫———寫作的另一種模式
聽了溫州著名教師盛行新風執(zhí)教的《盧溝橋的獅子》后,我對作文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她讓學生改寫課文中描寫在詳和年代里盧溝橋的獅子的形態(tài),改寫的背景是戰(zhàn)爭年代里隆隆的槍炮聲中,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以及播放的課件,寫出的句子讓聽課的老師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一陣陣掌聲,我也將這一作文的教學手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法中,如在教學《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文篇時,文中有一段話:“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象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同學們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年看熱鬧。”這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讓學生們向往不已,針對當今環(huán)境破壞嚴重的現(xiàn)象,我讓學生裝將這一畫面改寫了,背景可以是受污染后的民族小學,也可以是生態(tài)被破壞的民族小學。學生們高高興興地開始寫了,慢慢的,他們安靜了下來,接著我聽到了低低的抽泣聲,不一會兒,有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寫好了,但是我不愿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讀書”,沒有花香,沒有鳥叫,滿天的烏云,我們不喜歡……在教學法作文的同時還讓學生了解到愛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讓我意想不到。
四、縮寫,在復述課文中掌握
在課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往往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多在課堂上用語言的形式來表達后,再讓他們歸納下來,如:在《秋天的雨》這篇課文,學生找出了每個段落的中心句,然后組成一篇小作文,還很有散文詩的味道,之后我通過講解,告訴他們,這就是寫作的另一種方法———縮寫,學生不知不覺中就輕輕松松地掌握了這一寫作方法。
五、積累好詞、佳句,讓作文錦上添花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閱讀教學法中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學生運用的語言越豐富,思維的領域就越開闊,在作文的時候就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從而組合出生動、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語言來,這是我教學關(guān)于描寫“秋天”的作文時,學生給我最深刻的感受,當我問學生,秋天有哪些特點時,他們的回答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有的說:“天高云談,大雁南飛”,有的說:“秋高氣爽,瓜果飄香”,有的說:“一聲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而這些都是我們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下來的,并且運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從這案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在閱讀教學時,讓學生積累好詞句,可以讓他們的作文更加“精彩”。
除了以上強調(diào)作文需要課內(nèi)積累外,課外的積累同樣不容忽視。我在教育教學中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及要求讓學生收集名言名句,諺語、對聯(lián)等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當學生說出“春晨犬笑雞歡,夏夜蟲叫蛙鳴”這個自創(chuàng)的對聯(lián)時,我感到了無比的欣慰。
閱讀是快樂的,讓學生在快樂的閱讀中輕輕松松地學會作文,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快樂,也是我們課文課的宗旨。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的其他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2012(08).
[2]余耀清.語文閱讀教學中話題設計的五個指向[J].教育探索.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