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軍+陶黎明
摘要:本文敘述了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實施的策略,主要闡述了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氛圍的作用,以及激勵教育可以通過教師設計巧妙的語文活動得到實施,由此可見,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中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實施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中若有良好的引用,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造成的課堂上單調乏味的氣氛,也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對學生經常性的激勵和表揚,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有自信,更加有興趣進行語文的學習,語文學習也會更為輕松。
一、激發(fā)興趣,把握小學語文激勵教學基礎
小學時期的學生心智好不成熟,學生之間爭強好勝、攀比,再加上是獨生子女,學生的自我意識很強,這些在現(xiàn)代小學生的表現(xiàn)中都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教師就應該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在學生的表現(xiàn)中仔細挖掘他們的優(yōu)秀點,及時并且經常性得表揚激勵他們。其實,在小學生心理教師對他們的激勵就是天大的獎勵,心里就跟吃了蜜糖似的特別甜,也對他們的學習起到了催化作用。教師對他們每一句激勵的話語,哪怕只是教師認為不經意間微小的表揚,在學生心里就是天大的喜事,在聽到表揚后就會快馬加鞭地進行語文學習,花費以前雙倍的努力。教師的一句激勵的話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關心自己的,在意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的,并沒有忽視自己,學生自己就會增強自信心。
所以,教師表揚是要就具體的方面激勵,就具體的某一特性而言。比如,學生的作業(yè)一個也沒有錯,教師會表揚“做得不錯”,但是有的學生不認真也做得好,有的學生努力之后和他們的成果是一樣的,那么認真的學生就會認為自己的努力和人家的不努力得到的結果一樣,就沒了激情。教師應該換個方式激勵他們,應該這么說“你做的不錯,看得出來一直在認真用心學習,相信你一直這么認真下去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成果?!保@樣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也就有了接著努力的動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教師會說“你做的真好”,這樣固然也是表揚,但是學生不知道教師具體指自己哪方面好。教師這么說時“你發(fā)言真積極”、“你的語句真優(yōu)美”或者是“你的發(fā)言真不錯,直接點明了本文的中心點”,這樣學生就知道教師激勵的是具體的哪一方面,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營造氛圍,突出小學語文激勵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中的激勵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氛圍。教師一直實行的傳統(tǒng)教學實質上是對學生學習的一個嚴格管理,于是教師會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批評。這樣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的恐懼感,對語文學習也就沒有了足夠的熱情,就會覺得課堂教育比較無聊枯燥,對語文自然沒了興趣。而激勵激勵教育的出現(xiàn)大大改善了這種狀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募钭寣W生重燃了語文學習的熱情,整個課堂也處于一種愉悅寬松的氛圍之中。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右恍┱n堂提問的次數(shù),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多的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發(fā)揮自己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學生能夠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教師在原有的語文課堂的基礎上進行改善,創(chuàng)設出一個更加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借助多種教學工具,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將課本上的知識更加生動地展現(xiàn)給學生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另外,還應多補充一些課外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對語文有一個更好的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在開啟本章的知識點時先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或是小笑話來引出本堂課的知識。例如,在學習《丹頂鶴》時,這篇文章主要描寫的是丹頂鶴這種美麗奇妙的生物,是關于動物的文章,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丹頂鶴的圖片給學生看,來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這篇文章中去。所以,激勵教育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愉悅的氛圍。
三、設計活動,加強小學語文激勵教學應用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靈活巧妙地設計語文活動來加強激勵教育,這樣能夠大力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活動中去,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揚自我的個性。例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開展一個班級內部的寫字比賽,讓學生不斷地練字、寫字,照著字帖臨摹,讓學生不斷糾正改善自己寫字過程中的一些壞毛病,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也激勵了學生去追求自我價值從而建設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這個比賽也鍛煉了學生的口才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上臺展示自己,加強了學生表達時的技巧和能力,讓學生敢說敢做。教師還可以組織一個班級的朗誦比賽,讓全班的學生都積極參與,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類似的活動,激勵學生勇于在臺上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我的個性,大膽地去說去想去做,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這些活動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去積極進取,激勵著學生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塑造一個較好的人格品質。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額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激勵教育就是一劑良好的催化劑,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推動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霏.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9):56-58.
[2]武新虹.淺析激勵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4,(8):46-52.
[3]喬素萍.探究激勵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