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歷史枷鎖”的工匠
文物修復就是要盡可能地讓文物“修舊如舊”地帶著原汁原味的歷史味兒,不能修成閃閃亮的新品,也不能腦洞大開地即興創(chuàng)作。而且,修過的文物,要讓觀眾看到器物本來的樣貌,也要讓觀眾仔細觀察的時候能發(fā)現(xiàn)這文物是經(jīng)過了修復的,并且能基本找到修復的位置,這才是好的修復。
因此,要修復一件文物,除了要有精湛到不輸于原作者的技藝,修復師們還必須查閱資料,了解當時的工藝和風格,才能進行修復。如果器物有殘缺,那就要去尋找類似的器物,然后來推斷出殘缺部分最可能的樣式和造型,才能進行修復。
所以說,文物修復師們都是一群帶著“歷史枷鎖”的工匠們,不僅僅是工匠,還背負著歷史的積淀啊。
沒把握,不動手
既然是文物嘛,一般都是孤品,沒有零配件,原來的樣稿也早已遺失,所以,要修,至少不能搞得不如不修——越修越壞,那可就太可惜了!
所以,修復師在學習的時候得先練好手,不能先從修文物開始,得從修復破損的現(xiàn)代物品開始,一步步接觸文物的修復。必要的時候,你得親自造點材料練手……
但是,即使是故宮博物院那些技藝高超的修復師們,也不會輕易就下手的。他們也需要對要修復的文物進行論證,確定修復方案,然后才展開修復。如果沒有把握,那就不能修。
比如故宮有件藏品《江山萬里圖》非常漂亮,但是由于太過古老,畫卷的顏色已經(jīng)開始脫落。雖然修復師們很想修復它,但是他們沒有把握在刷固色的膠礬水時不損傷畫卷,幾經(jīng)討論都沒有形成成熟的方案。最終只能暫時擱置計劃,等待大家拿出更好的方案來。
現(xiàn)代社會里的古典作坊
要修復文物,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尋找修復文物的材料。一般來說,用料要盡可能和原來的材料一致,特別是那些畫作啊、絲織品啊。很多時候得用原來的古紙或者古線,但是這些物品保存到現(xiàn)在的已經(jīng)所剩無幾。實在不行的,那就得用古法去造,爭取做出和當時最接近的材料,然后再進行修補。
至于染料之類的,當然也要盡可能用礦物、植物等古人使用的染料,而不能使用現(xiàn)代的化學顏料。就這材料的要求,那就不好找啊。但是,也只有這樣,才能把文物盡可能修復得古香古色嘛。
至于修復的技藝,也很類似古代,不僅純手工,也是由師傅手把手教給徒弟,然后代代相傳。這真是現(xiàn)代社會里的古典作坊啊。
耐心,耐心,再耐心
耐心,這是工匠師傅們對徒弟們的要求。如果不耐心、不細心的話,是干不了這活的。就拿修表來說,清朝皇宮里收藏了很多鐘表,當然,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都不走了……甚至零件都丟了。這些鐘表往往兼具報時和觀賞的功能,上邊會經(jīng)常有小動物啊、人物啊什么的,鐘表一走,機械會帶動這些造型也做出動作。修它們,難度最大的不是讓指針走,而是讓這些造型重新“活”過來。
而里面的機械結(jié)構(gòu)復雜到讓人頭大,況且還沒有圖紙!它的機械構(gòu)造完全要靠修復師來探索、推算。那些丟失的小零件當然也不可能有備份,完全要腦補,然后再加工出來,還要和原來齒輪相扣、嚴絲合縫。修這樣一座鐘表,往往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沒耐心怎么行?
所以,當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了背后修復師們的努力和汗水。沒有他們,你看到的很多文物將不是這樣完整、典雅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