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上一段拍攝于北京地鐵10號線的視頻,激起網(wǎng)友們巨大的憤怒聲浪。視頻中,一男子因兩名女子讓其“掃碼”而不悅,不斷辱罵兩女子,在其中一女子試圖報警時搶奪其手機,并將其推出車門。自始至終,同車廂的多名乘客無動于衷。
與以往一樣,網(wǎng)絡上熱心網(wǎng)友對男子進行道德譴責的同時,也抨擊車廂里那些冷漠的圍觀者。網(wǎng)友的熱心與路人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不禁讓人疑惑,到底是路人不上網(wǎng),還是網(wǎng)民不出門?
梁啟超說,路人是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魯迅說,看客自私冷酷、麻木不仁,鮮有平息事態(tài)的援手。通常情況下,路人在網(wǎng)上,即使以最粗魯?shù)难赞o辱罵一個人,也沒有多少風險;但在現(xiàn)實中,挺身而出之前要考慮安全成本,于是,沉默成了最佳的生存策略。網(wǎng)絡上過剩的“熱情正義”,恰是對現(xiàn)實中的畏縮做出的心理補償。
最美回遷房還原水墨江南
畫家吳冠中筆下的舊時江南,白屋連綿成片,黛瓦參差錯落,是很多人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當網(wǎng)友們看到杭州市富陽東梓關農(nóng)村回遷房的照片——三層的白色建筑錯落形成46幢的建筑后,赫然發(fā)現(xiàn),水墨江南竟走進了現(xiàn)實。
回遷房的“走紅”也說明,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復制和模仿是不夠的,必須把當代村民的生活放進去,重構鄉(xiāng)村的美與生活。
(摘自新華網(wǎng))
順風易落
一群孩子在公園放風箏,其中一個孩子怎么也不能把風箏放飛起來。
一個大一點兒的孩子走過去,對這個孩子說:“風箏往往是在順風時掉下來的,逆著風放,就不會這樣了?!惫?,這個孩子按照指點,很快就把風箏放飛起來。
風箏往往是在順風時掉下來的,我們不想探究其中的原因,只是驚嘆,自然和人生竟是如此相似:很多人不也是在人生最順利的時候把握不住,吃了敗仗、栽了跟頭嗎?反倒是逆境更令人奮進,更容易走向成功。
所以,愈是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人愈要提醒自己謹慎:風箏往往是在順風時掉下來的。 (摘自《南國都市報》)
人不可學蜜蜂,為了那憤怒的一蜇而斷送自己的生命。
——培根《培根隨筆》
痛苦、失望和悲愁不是為了惹惱我們。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心智成熟,臻于完善。
——赫爾曼·黑塞《彼得·卡門青》
跟著人群走是一種選擇,一種安全的選擇;跟著愛好走,跟著理想走,是冒險的選擇,有不可預料的成功和失敗等在前面。但因為年輕,選擇得起,失敗得起,可預料的未來反而無趣。
——嚴歌苓《老師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