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調控風暴,讓房產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觀察近期各地的房產調控政策,核心均為限購、限賣與加碼,其目的都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然而,房產調控政策卻變成了重大利好,極大刺激了房地產企業(yè)拿地熱情。
截止到3月30日,全國50個熱點城市合計出讓土地金額為5885.8億元,同比上漲了59.6%。其中,拿地最多的20家大型房企招拍掛拿地總金額超過3030.63億元,比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0家大型房企合計拿地總金額上漲了75%。
北京于3月26日晚出臺了史上最嚴商辦房產調控政策,新政執(zhí)行3天時間里,商辦房產成交就由此前一周2333套銷量,跌至僅成交3套。
但如此冷清的市場絲毫沒有降低開發(fā)商的拿地熱情。3月30日,北京出讓朝陽區(qū)金盞鄉(xiāng)的一塊商辦地塊,經過33輪競拍,最終以22.5億元被拍出。不僅如此,全國土地市場的熱度也同樣很高,成交樓面均價呈上行態(tài)勢。
本來旨在抑制房價上漲的調控政策,怎么變成一種強有力的利多消息?房地產市場為何會出現與調控目標背道而馳的局面?整個社會都在為之困惑。
其實,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分析,便會一目了然。
首先,調控政策強化了房產的“稀缺性”。歷次房產調控都離不開“限購”二字。而在商業(yè)活動中,一般有兩種情況會出現限購:一種是商家面臨產品滯銷,庫存增加,便反其道而行之,采取限購策略,造成稀缺假象,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另一種則是對一些稀缺性的生活必需品實施限購,確保人人都買得起、買得到。前者是心理性稀缺,后者是客觀性稀缺。
房產限購政策產生的效應似乎二者皆有。盡管調控政策還有“加碼”,但不僅沒有讓房價應聲下降,反而加重了房產的稀缺性。例如,我國的一線城市聚集著諸多優(yōu)勢資源,吸引著眾多有資金能力的人涌入,因此這些地方商品住宅房的購買力相對持久,導致稀缺性也越來越強。另外,雖然調控政策的目標是要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但卻給人以“房屋供不應求”的心理暗示,致使投資者心理都形成了這樣的定式,即每一次房價停止上漲,甚至小幅下跌,都是為下一波房價繼續(xù)暴漲做準備,所以不可“錯失良機”。
其次,二手房對調控政策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多數二手房都在市區(qū),所處位置優(yōu)越,所謂的天價學區(qū)房正是位置決定市場價值的體現。另一方面,二手房不像開發(fā)商靠銀行貸款壘起來的一手房那樣時間成本巨大,對于二手房的房主而言,達不到心理價位便不會輕易出售。正是由于二手房具有這兩大特征,便容易形成“眾人捂盤”的現象,有時候銷量跌了,但價格依然堅挺,從而讓二手房具有了對調控政策的“抗藥性”。
面對房產的“稀缺性”和“抗藥性”并存的狀況,創(chuàng)新調控政策已勢在必行。
一是要在解決客觀性稀缺的同時,更要化解心理性稀缺的頑癥,不能簡單打壓房價。否則,在心理性稀缺的作用下,會導致調控失效。二是要解決對調控政策的“抗藥性”頑癥,盡量多出新“藥”,不能反復吃一種“藥”。如果僅靠加大劑量來克服“抗藥性”,便會出現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