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
天氣轉(zhuǎn)涼,陽臺上那盆吊蘭再次爆長,準備給它分盆。
我在天臺的泡沫箱里取土。以前買了椰磚回來,泡碎,裝在這箱里,種過紅薯,此時會不會有驚喜?
沒有,挖出比指頭粗不了多少的一根紅薯。
隔著兩層樓距離,紅薯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想起它的時候極少,只是偶爾上去,澆過兩三回水。吊蘭呢,我每天看到,見土干了,就及時澆水,還會轉(zhuǎn)動花盆,讓葉片均勻受光。
一個豐盛如斯,一個貧弱如此。聯(lián)想到前不久做的一場調(diào)解。
來的是一對母子,彼此怨懟。
兒子的講述中,有著令人淚下的童年往事。母親要么不承認,要么報以沉默。她多次表示已盡己所能,是兒子不爭氣。
她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兒子28歲了還不結(jié)婚,還找她要錢,一點不體恤她的艱難?!岸畮啄昵?,我?guī)е藗€月大的他逃到武漢來,乞討為生,我說起來都是淚啊?!?/p>
而兒子說,村里人都認為他比他爸強多了,說他非常不容易,很爭氣。
聽他們細說從前,才知道一切的根源。
27年前,這位母親不能忍受前夫的家暴而離婚。兒子是可以傳承香火的,自然要留下,被判給了前夫,女兒判給了她。
她把女兒放到娘家,自己到省城謀生。女兒上中學后,她把女兒接到身邊,從此一直在一起生活。對兒子,只是在他讀初一時接到身邊生活過半年,因前夫不付撫養(yǎng)費,又把兒子送回。
她說,對兒子也是盡了母親的責任的。從小他吃的奶粉都是她買的。她總帶著食物衣服回去看他,是他不努力,初中沒畢業(yè)就逃學跑到北京去了,不像姐姐那樣好好讀書,考上大學,現(xiàn)在還來怨母親。
兒子滿腹酸楚,他跟著爺爺奶奶住在鄉(xiāng)下,媽媽好久才來看他一次,他舍不得她離開,一直跟著追到村口,哭暈了,爺爺奶奶把他抬回去的。
父親不稱職,他指望不上。他覺得母親有能力養(yǎng)他,因為母親很早就在縣城買了房,可母親對他的態(tài)度并不好,說要住這里可以,叫他爸給生活費,沒有的話就與她不相干。
初一那年,好不容易和母親續(xù)上的親情再次斷裂,深深的被拋棄感讓他開始自暴自棄,逃學。開始母親還找找他,后來也懶得找了。他輟學,在修車行當學徒,學修車,自謀生路。
從此,母子聯(lián)系很少。
兒子說,跟母親真正住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最多一個月,她也沒怎么管過他。同是一母所生,姐姐幸運得多,如今進了公立學校教書,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走上了人生正軌。而他還單身,并因此被母親看不起。
在他看來,姐姐對自己也是諸多看不起。她生孩子住院,他從深圳的關內(nèi)趕到關外,每天往返兩趟,給她送飯送菜??墒撬蛔尩艿鼙Ш⒆?,甚至當?shù)艿軞g喜地看著熟睡中的嬰兒時,她說,別看了,別把寶寶給看醒了。母親則嘲笑他,有本事怎么不趕快結(jié)婚生一個。
因為內(nèi)心失衡,弟弟和母親起了紛爭,姐姐發(fā)短信警告弟弟,語氣十分嚴厲冰冷。
講到這些,小伙子幾次流下傷心的眼淚……
可惜這個調(diào)解是發(fā)生在上個月。如果發(fā)生在今天,我一定會給這對母子講一講吊蘭和紅薯的故事。
姐姐如陽臺上的吊蘭,在母親身邊,自然受到母親更多的關注與關愛。她的成長之路也就順遂平坦,現(xiàn)在開枝散葉,讓母親心中喜悅。
弟弟呢,則像紅薯,不在母親眼前,自然被忽視到幾近遺忘,缺水少肥,熬過酷暑,能活下來已是奇跡,哪能奢談結(jié)果。所以,談起往事備感凄涼的他,心理與精神上營養(yǎng)不良,讓他在成年之年,仍然向母親索取,這是典型的尋找補償。
當一個人沒體會到無條件的愛時,自然也無法給他人無條件的愛。現(xiàn)在他讓母親覺得齒冷的行為,其實有母親種的因在先。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至。是為真理。
因那一紙離婚協(xié)議而分離。母親看不到幼小孩子對母愛的需求與渴望,兒子看不到這些年來母親的艱辛,以及因艱辛漸漸變得有些冷漠、生硬的無奈。
同為女性,我試圖從女人的角度去理解母親。她也是苦命,二十多年前,在農(nóng)村,在兒女雙全的情況下還會離婚,一定是日子過不下去了。
而后,她孤身來到城市謀生,僅初中畢業(yè)的她,沒有一技之長,沒有親友投靠,肯定吃過很多苦。這種苦,兒子可能難以理解,但一直跟她生活的女兒就能理解,這也是女兒和媽媽貼心的原因。
正是因生活不易,女人的心會變冷,變硬,不能給兒子他想要的溫暖與柔情。這成為多年后,兒子指責她的原因。
如果說兒子一直寄人籬下,好歹還有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的支撐,而母親孤獨且負重。兒子還可以指責聲討母親,過往的母親又能指責誰?
苦已經(jīng)浸透身心?,F(xiàn)在的她,瘦,一身病痛,還要為兒女操心,被兒子指責。
無論是我養(yǎng)的吊蘭和紅薯,還是那個母親面對的一雙兒女,初心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結(jié)果,真的差強人意。
因為距離,我們對不在眼前發(fā)生的苦難、不幸總是缺少感同身受。
因為自私,我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易,卻不能理解他人的艱辛。
真希望他們能放下怨恨,彼此多一些理解,走進彼此的心。因為只有苦盡甘來,才能讓曾經(jīng)的苦有價值。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