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內A型花崗巖研究現狀

2017-04-24 14:00閆江浩
西部資源 2016年6期

閆江浩

摘要:A型花崗巖自提出30多年以來,由于其特殊的地球化學特征和獨特的構造環(huán)境解釋一直受到地質學家的關注,其內涵和外延相對于原始定義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針對A型花崗巖的概念、判別、分類,以及其成因模式、構造背景和動力學意義等方面對A型花崗巖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A型花崗巖;判別;成因模式;構造背景;動力意義

1. 概念

距Loiselle和Wones在提出A型花崗巖的概念已經30年了,A型花崗巖相比于其最初的概念堿性(alkaline)、無水(anhydrous)和非造山(anorogenic)已經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隨著地質學家對A型花崗巖的不斷研究,其概念以及判別標志相較原始定義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1]。

如何判斷A型花崗巖,最初是以其地球化學特征為標志的,而后隨著A型花崗巖的研究不斷深入其地球化學判別特征也發(fā)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SiO2(K2O+Na2O),Zr,Nb,Ga,Y,F等元素含量高,具有高的FeO*/MgO,(K+Na)/Al,Ga/Al和K/Na比值,顯著富集高場強元素(HFSE)和稀土元素(REE,除Eu具有顯著的負Eu異常)。通常顯示出低含量的MgO、CaO,以及虧損Ba、Sr、Eu、P、Ti等元素[3]。A型花崗巖按照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判別是堿性的,所以從巖石類型上來說基本上包括了從堿性花崗巖到鉀長花崗巖,近幾年有些學者提出了鋁質A型花崗巖這一概念,這使A型花崗巖的巖石類型進一步擴大,一些堿鈣性、弱堿—準鋁質、弱過鋁質巖石類型也被包括在內[2]。A型花崗巖主要組成礦物一般為石英、堿性長石、斜長石、少量富Fe鎂鐵質堿性暗色礦物。

2. A型花崗巖判別

自20紀80年代A型花崗巖提出以來,大量學者依據A型花崗巖的定義對A型花崗巖的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總結:高Si,富Na、K,貧Ca、Mg、Al,高場強元素Nb、Th、Zr、Hf、Y含量高。大離子親石元素選擇性富集其中,Rb、U含量高,而Ba、Sr元素含量低。主量元素特征表現為K2O/Na2O、(K2O+Na2O)/Al2O3和FeO*/MgO比值高;Ga含量高,Ga/Al比值高,在判別圖解中一般以10000Ga/Al大于2.6作為特征進行A型花崗巖判別。相比較于其他花崗巖A型花崗巖的稀土元素含量一般較高,是其他類型花崗巖的數倍。輕重稀土元素分餾比較明顯,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呈右傾燕列式分布并伴隨有較強的負Eu異常[4]。這些地球化學特征通常是其高度的礦物分異演化造成的,A型花崗巖中的長石類礦物通常以正長石為主,其次是鈉長石,堿性暗色礦物一般為堿性角閃石和黑云母[5]。由于鋁質A型花崗巖的提出,地質學家對鋁質A型花崗巖也進行了深入研究,鋁質A型花崗巖的鋁飽和指數A/CNK值通常大于1.0,在地球化學判斷中通常落于準鋁質或者弱過鋁質區(qū)域。多數研究者為了更好地利用A型花崗巖解釋地質背景,對一些地球化學特征相似的巖石提出了準鋁質、過鋁質A型花崗巖等名詞。這使A型花崗巖的地球化學判別特征不斷擴大。同位素特征上,A型花崗巖同位素值總體表現范圍大、沒有特殊性,暗示著其物質來源和形成過程可能很復雜[4]。

關于花崗巖的分類,國際上主要就是ISMA分類法,其中I型、S型和M型與不同的源巖有關:I型花崗巖的源巖是巖漿巖,S型花崗巖的源巖是沉積巖,M型花崗巖的原巖被認為是來自幔源,而A型花崗巖與其源巖無關,主要是依據其地球化學特征作為判別,代表產于伸展構造背景中的高溫低壓無水的花崗巖。因此全球的花崗巖總體可以分為I、S和M型,而A型則是以地球化學特征富堿質為標志區(qū)分于其他類型的。判別出A型花崗巖其實就是將A型花崗巖和其他三種類型花崗巖區(qū)分出來。因其特殊的地球化學特征,A型花崗巖10000Ga/Al比值通常大于2.6,Whalen(1987)等人提出A型花崗判別圖解以10000×Ga / AlvsFeO*/Mgo,K2O+Na2O,Nb,Zr等高場強元素圖 [11~13]。如圖1:

因為高分異的I、S型花崗巖和A型花崗巖在地球化學特征及礦物學特征方面十分相似,所以它們一般很難區(qū)分。相對于A型花崗巖來說,高分異的S型花崗巖通常具有高的P2O5含量(均值0.14%)和相對低的Na2O含量(均值2.81%),而且隨著分異程度增強而增加,表現與A型花崗巖相反的趨勢。與高分異的I型花崗巖相比較來說,A型花崗巖有高的全鐵(FeO*)含量,一般大于1.00%,而高分異I型花崗巖小于1.00%;高分異的I型花崗巖具有相對低的Ba、Sr含量;通常高分異I型花崗巖的形成溫度較低(均值為780℃),而A型花崗巖一般形成于高溫環(huán)境[8]。

3. A型花崗巖自身的分類

按照其構造環(huán)境,Eby(1992)以A型花崗巖在不同構造環(huán)境中所表現出的地球化學特征作為依據,將A型花崗巖分為兩類:A1型和A2型,或者AA(Anorogenic A—Type)型和PA(Post—orogenic A—Type)型。A1型中Zr、Hf、Ta、Ga等不相容元素的比值與洋島玄武巖(OIB)相似,顯示其物質來源以地幔為主,其成因可能與洋島玄武巖相似,通常被解釋為大陸裂谷或在板內巖漿作用過程中的分異產物;A2型顯示與島弧玄武巖(IAB)相似的特征,其成巖物質來源主要是未變質沉積巖的地殼源巖,代表的環(huán)境范圍包括碰撞后花崗巖以及在漫長的高熱流、花崗質巖漿作用階段末期所侵位的花崗巖,其通常為造山后期或島弧巖漿作用的下地殼派生巖漿形成的 [9]。依據Eby(1990)的分類A1和A2可以依據Nb—Y—3Ga和Nb—Y—Ce圖解進行區(qū)分。由于Y/Nb比值對于A型花崗巖而言相對比較穩(wěn)定,可以以此作為參數制作判別圖解[12,14]。一般來說,Y/Nb<1.2時為A1型,Y/Nb>1.2時為A2型。如圖2:

4. 成因模式

原始定義的A型花崗巖,主要由源自上地幔的堿性玄武質巖漿結晶分異而生成。隨著研究的深入A型花崗巖巖石類型和構造環(huán)境的概念逐漸擴大,成因模式也趨于多樣化,特別是鋁質A型花崗巖的發(fā)現和提出,使得A型花崗巖的物質來源及其成因方式研究陷入多解性的困境。現今A型花崗巖的成因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六類:①已經提取先前熔融物的巖石圈的部分熔融[6,9];②拉斑質巖漿極度分異或者底侵的拉斑玄武巖低程度部分熔融[11];③已經熔融提取過的花崗質熔體的麻粒巖再次低程度部分熔融[6,7,9];④高溫部分熔融的麻粒巖或下地殼巖石;⑤地殼淺層地殼巖石(英云閃長巖到花崗閃長巖)脫水熔融[13];⑥幔源堿性巖漿與地殼物質相互作用[8]。上述A型花崗巖成因的觀點,幾乎包括了所有可能的巖漿成因模式,即A型花崗巖是一種在任何巖漿體系中都有可能產生的花崗巖類,這必然導致A型花崗巖的地質構造涵義日益模糊。

5. 構造背景及動力學意義

A型花崗巖最初被認為是形成于非造山拉張構造中,屬于板內裂谷型范疇。后來隨著研究的進行,地質學家在多種構造環(huán)境都發(fā)現有A型花崗巖,隨之全球興起了對A型花崗巖構造環(huán)境分類判別的研究熱潮,后來學者根據不同的成巖環(huán)境對A型花崗巖進行了分類總結。雖然構造環(huán)境多變但是A型花崗巖產于伸展的構造背景的觀點是公認的。而后研究者又進行了分類總結:Eby(1992)將A型花崗巖分為A1(Anorogenic A—Type)和A2(Post—orogenic A—Type)兩種類型的花崗巖,其中A1的構造環(huán)境又可以被分為大陸裂谷、洋島環(huán)境和減薄地殼環(huán)境,A2被分為后造山環(huán)境。其中A1、AA型較接近A型花崗巖的原始含義,產生于大陸裂谷、地幔熱柱、熱點等非造山環(huán)境,其判別圖解中表達的地球化學特征也與原始定義相近。A2、PA類則延伸到指示碰撞后或后造山的拉張環(huán)境[6,7,12]。這些構造環(huán)境都與其地球化學特征所顯示出來的低壓高溫環(huán)境相符合,通常顯示出拉伸的構造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吳福元,李獻華,楊進輝,鄭永飛.2007.花崗巖成因研究的若干問題.巖石學報,23(6):1217—1238.

[2] 許保良,閻國翰,張臣.1998.A型花崗巖的巖石學亞類及其物質來源.地學前緣,5(3):l 13—124.

[3] 劉昌實,陳小明,陳培榮,王汝成,胡歡.2003a.A型巖套的分類、判別標志和成因.高校地質學報,9(4):573—591.

[4] 吳鎖平,王梅英,戚開靜.2007.A型花崗巖研究現狀及其述評.巖石礦物學雜志,26(1):57—66.

[5] 周宇章,2011,A型花崗巖研究進展與問題討論.安徽地質,21(3)

[6] 洪大衛(wèi),王式洸,韓寶福,靳滿元.1995.堿性花崗巖的構造環(huán)境分類及其鑒別標志.中國科學(B輯),25(4):418—426.

[7] 許保良,黃福生.1990.A型花崗巖的類型、特征及其地質意義.地球探索,3:113—120.

[8] 賈小輝等,2009,A型花崗巖的研究進展及意義.大地構造與成礦學3(112)465—480.

[9] 顧連興.1990.A型花崗巖的特征、成因及成礦.地質科技情報,9(1):25—31.

[10] 賀宏云, 肖海, 武躍勇,等. 內蒙古北部阿仁紹布二長花崗巖形成時代、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J]. 西部資源, 2012(3):143-150.

[11] Loiselle MC and Wones D R.1979.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anorogenic granites. GeolSocAmBull(Abstracts with programs), 11:468

[12] Whalen, J.B., Currie, K.L., Chappell, B.W., 1987. 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95, 407—419.

[13] Eby, G. N., 1990. The A—type granitoids: A review of their occurrence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ulations on their petrogenesis. Lithos 26, 115—134.

[14] Collins, W. J., Beams, S. D., White, A. J. R., Chappell, B. W., 1982. Nature and origin of A—type granit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outheastern Australia.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80, 189—200.

[15] Eby, G.N., 1992. Chemical subdivision of the A—type granitoids: Petrogenetic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Geology 20, 641—644

[16] Frost C. D., Frost, B. R., 1997. Reduced rapakivi—type granites: The tholeiite connection. Geology 25, 64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