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里?雪
遠山
文 / 梅里?雪
劉梅花
梅里·雪的散文讀了十年,有禪意,有濃厚的地域味道,很喜歡。她是藏區(qū)草原上長大的女子,牦牛馱水,森林里的蘑菇,山頂時隱時現(xiàn)的小獸,都在她的筆下深情而悵惘。她的家鄉(xiāng)有一座山叫毛藏,老人們說是西夏沒藏氏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有時遠遠看見她,衣袂飄飄,長發(fā)半卷,包里鼓鼓一摞書,真疑心她是那個西夏的女子,直接穿越而來。
在月冷霜寒時節(jié),父親隨那輕寒從人間隱去了。
父親是公家人,母親這樣說。那時每年快到中秋節(jié)前城里的干部們都有“農(nóng)忙假”。父親就帶好多城里的蘋果、梨子、洋糖回到牧場的家里,此時學校也放了秋收假,由小孩子們陪著他,休完他的假期。
牧場,屬半農(nóng)半牧區(qū)。藏語稱噶嘛日朝,漢語意思是百靈寺,在海拔3500米的冬青頂上。有山林有草原,因寺院有薩班大師的舍里靈塔而有名。又因人們在夜間轉(zhuǎn)山拜塔時塔上有靈光出現(xiàn),每逢節(jié)日便能聽到悅耳的天籟之樂等靈異現(xiàn)象而得名。俗話說“天下勝地僧占盡”,這里蒼山松海,獸類穿越林間,秋天,滿山野果飄香,雜木紛呈,一派妖嬈景象。
父親是個書生,干不了粗笨的農(nóng)活,但做一手好木活的本領(lǐng),是跟爺爺學的,也是跟一本叫《天工開物》的書學的,那書上有各類農(nóng)具的圖形,經(jīng)他手加工的木锨、木杈據(jù)說是挑捆、打碾、揚場的得力用具。每天幫人們做完這些修杈補锨的木活后,父親就喜歡帶我們這幫農(nóng)忙時大人們顧不上管的小孩子闖山林進草原。
秋天的山林,彌漫著花事荼蘼后的潮氣,加入一行人的攪擾,那些蟄伏在枯葉腐枝上陳舊的香一點點從山風中擴散開來。在微醺的香里父親一邊在前面開道,一邊指著身邊經(jīng)過的一些植物對我們說:燈籠草、追骨風、野三七、光明草、獨活、山芹菜、鬼見愁……我說認識那么多草干嘛,父親說好多是藥材,能治病救人哩,人是要有一顆草木之心的。那時我還小,聽不懂父親說這話的道理。因了父親的介紹,我從小就叫得出很多山野里花花草草的名字,在小伙伴面前總是很驕傲、很神秘。
我問父親你怎么知道的東西那么多,他指一本叫《本草綱目》的書,那上面也有各類草木的圖示。然后父親用柔軟溫厚的手掌揉揉我的腦袋說,長大好好讀書。
有時行進在山林里太深了,陽光也漏不下來,父親怕跟隨的孩子們迷路,就教給我們這樣唱: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三點雨山前,七八顆星天外……只要大聲地唱互相就知道方向,就能一路探尋著走出山林。那時我們不知道這是一首——詩。
有時父親帶我們?nèi)フ肮映?。黃刺,霜一打,葉子紅不說果子也紅透了,滿山坡就多出些溫情來。清晨,紫紅的、鮮紅的果果上還沾著霜,小心地摘一顆放進嘴巴,甜滋滋、涼潤潤的,那種山野的味道我無法形容,就豁著掉了牙的嘴巴笑。長大后聞過許許多多的花香果味,可山間野果子微涼微酸的那種濃烈再也沒有嘗到過,也許那是故鄉(xiāng)的味道,那是父親的味道,總是在心間溫馨地繚繞。
當我們摘著野果果的時候父親把盤在灌木叢上的鐵絲扣全部拿掉,那是山里人給來吃野果子的鹿下的套扣子。父親告訴我們這樣下扣兒的獵人不是好獵人,那樣會把小鹿也套進去的,我總是問,為什么不能殺小鹿。父親瞪我一眼說:做事不能做絕,不能趕盡殺絕呀,留下小鹿還要繁殖后代,靠山吃山的人才有取之不盡的依靠?,F(xiàn)在想來,那時候可能還沒有頒布動物保護法吧?,F(xiàn)在父親應該在地下感到欣慰,有了動物保護法的保護,那些同人一樣的生命是自由奔放的。前幾天聽故鄉(xiāng)的來人還說,現(xiàn)在大鹿多得都跑來莊稼地里糟蹋田地了。
高原長不了許多新鮮蔬菜。在摘野果子的時候我們順便拾一些野菜回家。長在貓耳刺上的黑色花瓣,肉茸茸的,像耳朵,帶回家母親拿開水焯了再熗點蔥花,就是一家人農(nóng)忙時節(jié)的美味。
從山中回來,我們兄妹的籃子里總是采摘不滿,鄰家姐妹卻是提了滿籃子的野果野菜。父親總是笑笑,他教給我們:只取自己所需的,轉(zhuǎn)山回來芬芳滿心足矣。等野果子摘膩了時,父親會帶我們爬上冬青頂,走進空曠的草原。
寒露過后,草色一夜間泛黃,秋草搖曳,草浪涌動著凄厲的風聲,為遠去的大雁送行。我們在草原上,在秋空的高遠里看雁陣飛翔的姿勢,聽大雁咕嘎、咕嘎的鳴叫,直到遠天的叫聲與近旁的風聲像最后一枚音符消失在內(nèi)心深處。父親茫然地說:秋,遠去了。
那時的我仿佛會聽到自己的心跳與顫抖,也許是一種憂傷,就那樣看變幻無窮的白云,看遠山,看茫茫秋草,現(xiàn)在回想起來,秋在草原,那樣深刻而簡單。幼小的心靈里秋就那樣憂傷、那樣遼遠,開闊著抑或無限著。
上了草原一定是要祭拜一下峨博的,那是山神的標志。父親說經(jīng)書上有記載,我們那片草原的山神名叫阿米華千,是噶瑪噶舉派許多大喇嘛修行參禪之地。這里半坡草原半坡松林,半坡懸崖峭壁,吹落的松針覆蓋了人們轉(zhuǎn)山朝圣的路,踩上去軟綿綿的,我們一邊走,一邊拋撒著印好圖案的紙飛馬,那是一種圖騰,一種祈禱,父親說祈禱要從“大我”出發(fā),不能只為一己私利,要祈禱人間平安和順。
那時候我們只顧自己玩,玩松塔、掰松子,看那長著翅膀的松子種子回旋著從風中飄走……誰也不理睬他的說教。松樹林中偶爾夾雜著幾棵樺樹,金黃的樺樹葉子在秋風中劃出美麗的弧線,落在路上,落在我們肩上,父親撿拾幾片葉子,說回去當書簽,并說:“你們好好看葉子,每個人的一生不也像一片葉子嗎?”
父親那樣多愁善感,小孩子們是理解不了的,每每回憶起,那些飄落的葉子,經(jīng)受時間的洗禮,在生命終結(jié)的歷程中充滿了飄逸的詩意之美。葉子落下來也是為了感恩大地,給大地一個金色的擁吻,在與季節(jié)來一次華麗轉(zhuǎn)身的交接儀式,現(xiàn)在才知道感恩父親,他讓我們從小就要懂得感知自然,感悟人生。
現(xiàn)在父親也如一朵花、一片葉、一粒種子,在我們兄妹眼前飄遠了。今秋,遠山已是一片秋色了,那滿山的野果子依然悄悄地掛在枝頭,在秋風中掠來掠去,搖蕩出濃釅的秋意,可我再也不敢摘下它們了,我怕,怕它們把積累了一季的思念與寂寞傳遞給我,也怕將我的心事染紅,紅到心酸,紅到一觸即碎,滴出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