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雄
編者按:一個總額45萬元的扶貧項目,尚未實施就被人扣走了10萬元用于還私人借款。扶貧資金,成了私人借貸關系的犧牲品。
一個省委領導決定安排的扶貧項目,一個同縣扶貧局長有借款關系的普通人就可以攬下來或拿10萬元的“跑腿費”。扶貧項目審批、工程承攬完全受領導個人因素影響,不僅可以用來抵消個人借款,還可以還人情。這種現(xiàn)象,在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中不是個案,應該提高警惕。
2017年1月10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閔某某涉嫌貪污罪作出判決:被告人閔某某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10萬元。
閔某某并非公職人員,為何會犯貪污罪?這還得從5年前的一個貧困村土雞養(yǎng)殖場項目說起。
2012年3月20日,當時的青海省委領導到化隆縣德恒隆鄉(xiāng)石乃海村考察。
“2012年3月份省委領導來我村考察參觀時,見我村的土雞養(yǎng)殖場圍墻倒塌,無辦公室、飼料房,院內無水泥地坪,便當場決定給我們45萬元作為雞場的維修費用,用于該養(yǎng)殖場辦公用房、飼料室、圍墻等設施的維修,由化隆縣扶貧開發(fā)局負責項目報送及實施?!笔撕4宕逦瘯魅雾n某甲在法庭上回憶起了當時的情景。
有了這45萬元,養(yǎng)殖場的發(fā)展就能上一個大臺階,對貧困戶的增收帶動作用也就更強。村里對這項工程十分重視,想把這項工程承接下來。
但此時閔某某卻和這項工程扯上了聯(lián)系。原來,時任縣扶貧開發(fā)局局長趙某某曾向閔某某借過錢,閔某某就向局長提出承包扶貧工程項目的要求。
礙于情面,趙某某答應將石乃海村的項目實施交給閔某某承包,兩人還一起到村里查看工程地點。
在村委會主任韓某甲家,兩個人和村里商量承包工程一事時,韓某甲提出工程應由本村自行施工,不能讓被告人閔某某承包。
此時,閔某某便提出自己跑了項目,花了前期費用,索要10萬元。趙某某在明知此項目沒有前期費用的情況下,對此予以同意。韓某甲見趙某某持同意態(tài)度,無奈之下就答應了。
隨后,趙某某以化隆縣扶貧局的名義,違規(guī)與沒有建設資質的閔某某簽訂了35萬元的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實際由石乃海村自行施工。另與村委會主任韓某甲簽訂了10萬元雞苗款的承包合同。
負責項目把關的縣扶貧開發(fā)局工作人員韓某乙在庭審中承認:“我在審查承包合同時,發(fā)現(xiàn)閔某某沒有資質,并且該項目的資金是從‘整村推進專項資金中支付的,后來為應付國家審計署的檢查,從縣財政借了45萬元現(xiàn)金,墊付入‘整村推進的專項款中?!?/p>
此后,化隆縣扶貧局分三次將35萬元工程款轉給閔某某,將10萬元雞苗款轉給了韓某甲。閔某某領到35萬元工程款后,先后支付給石乃海村工程款25萬元, 10萬元用于抵消趙某某借款。
但化隆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了解到,石乃海村雞場的維修項目工程款造價為45萬元,其中10萬元去向不明。
2014年12月19日,檢察院工作人員在向趙某某了解工程款的相關情況時,發(fā)現(xiàn)了閔某某與趙某某涉嫌共同貪污。案發(fā)后,閔某某退贓2萬元,趙某某退贓8萬元,10萬元贓款已全部追回。
貧困群眾利益和個人利益哪個更重要,趙某某和閔某某都選擇了后者,并走向歧途。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應該最大限度地杜絕人情,采用正當招投標程序,并加強監(jiān)管,才能讓有限的扶貧資金造福更多的貧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