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越
以前,我在某個論壇上,寫過很多如何與女孩相處的文章。大家看過之后,都覺得是很好的技巧。后來,為了營銷,我也編過很多所謂的技巧——一點沒騙人,那些其實不是什么技巧,都是我編的。
但為什么很多人會需要技巧呢?有兩個原因。
一是,很多需要技巧的人,其實是不會聊天,特別是在微信上,不知道該如何聊。
我常說,微信害了一代人。有了微信,我們不用外出,就能在家與很多人交流。這使得很多人慢慢地失去了兩種能力:與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以及察言觀色的能力。
而如果沒有微信或其他社交工具呢?A喜歡B,但B不喜歡A,那么他們只會在現(xiàn)實來往中有交流。A再傻,也會慢慢感覺出B對自己的冷漠:不熱情、不主動、不關心。慢慢地,A會心灰意冷,轉移注意力,也就不那么喜歡B了。
但有了各種社交工具后,即使在現(xiàn)實接觸中遭遇了對方的冷漠,卻仍會存一份幻想:給對方發(fā)信息,對方只要有回應,都會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覺得對方會喜歡上自己。
而在這種聊天當中,當對方的回應不積極時,會覺得是自己的聊天技術不好。于是,這類人就會把希望寄托在“戀愛技巧”上。
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二是,很多人誤以為自己談不好戀愛,缺乏的只是戀愛技巧。
打個比方,A是X電腦公司的大客戶經(jīng)理。某一天,他接待了一個大客戶B,B要買100臺電腦服務器。A請B吃飯、喝酒、唱歌、蒸桑拿等,B很開心。A覺得自己志在必得,但最后,卻得知B在Y電腦公司購買了產(chǎn)品。
A很崩潰:“為什么?”
B說:“因為Y公司的服務器比你們公司的好?!?/p>
這和談戀愛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忽視了產(chǎn)品本身的質(zhì)量問題,就跟忽略了自己本身的魅力一樣,以為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沒有戀愛技巧上。于是,即使習得了很多技巧,仍然不受異性的歡迎。好比,B對A說,是Y公司的產(chǎn)品更好,但A仍然認為,是自己對B照顧不周。
很多需要戀愛技巧的人,容易忽視對自身的客觀認知,加之缺少現(xiàn)場交際和判斷的能力,他們往往難以獲得情感上的幸福。
以前我是圣母,覺得談戀愛不需要技巧,只要真心、真誠就好。技巧好,那是卑鄙。
單身二十幾年后,我開始懷疑自己的理論,然后去學了一大堆技巧。技巧有了,我還是單身,于是覺得自己沒學好,繼續(xù)鉆研。
后來,跟女孩在一起,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用技巧,還是真心。再后來,看過很多書籍后,我開始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其本質(zhì)在于接納自我和不停地自我反省。
于是,最終我是這樣做的:把自己打扮得帥一點;擁有成熟的三觀;學會享受生活;學會與人分享思想;必要時,安慰和開導別人。
戀愛需要技巧嗎?如果你是以上提到的兩種人,你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