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芬
【中圖分類號】R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1
宮頸癌在發(fā)展中國家其發(fā)病率居第一位。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新發(fā)病人近50萬,死亡23.3萬,80%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我國每年新增病例13.15萬,占世界總數(shù)的1/4,死亡約5萬人。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縣于2016年免費為3000名35-64歲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項目工作,共檢查出生殖道感染560人,發(fā)病率為18.7%。宮頸脫落細胞檢查(TCT)和TBS描述性報告,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腫瘤2916人(占97.2%),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71人,發(fā)生率為2.37%,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5人,發(fā)生率為0.17%,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1人,發(fā)生率為0.03%,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7人,發(fā)生率為0.23%,對上述陽性結果的患者均在陰道鏡指導下,進行多點活檢,所取標本分別標記置于95%的酒精中送檢,經組織病理診斷宮頸癌4人,高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為原CIN2-3、低級別為原CIN1)17人,發(fā)病率分別為133.33/10萬和566.67/10萬?,F(xiàn)將檢查結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查對象為本縣戶籍3000名農村婦女,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5歲,以35-55歲年齡段受檢量多。
1.2 方法 每位篩查對象都簽署“自愿免費檢查知情同意書”,填寫統(tǒng)一印制的“宮頸癌檢查個案登記表”,由專職醫(yī)師按表格要求內容逐一問診填寫。并由固定的醫(yī)師給予婦科常規(guī)檢查,同時作陰道分泌物濕片顯微鏡檢查,采用醋酸染色(VIA)/復方碘染色后肉眼觀察(VILI)進行檢查,超薄層細胞檢測,方法是用細絲毛刷放置于宮頸管內約1cm旋轉4-5圈后取出,立即將毛刷放入細胞保存液中,毛刷上取下的宮頸細胞全部留在保存液瓶中,由于篩查工作集中開展,人數(shù)較多,縣婦幼保健院檢驗科無法及時完成液基細胞檢驗項目,由檢驗科制作標本后送湖北孝感中心醫(yī)院檢測。對檢查結果異常要求復查的全部在本院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反饋給檢查醫(yī)師完成個案登記相關內容的填寫。我院將檢查結果反饋給轄區(qū)內檢查對象,并進行隨訪,完成個案登記隨訪內容填寫。
1.3 篩查與治療 對農村適齡婦女免費宮頸癌篩查,統(tǒng)一安排到魯?shù)榭h婦幼保健院集中檢查,采取以查為主,查治結合的方法,對不能治療的疾病或不能確診的疾病,及時轉市級及以上醫(yī)院進一步診治。經查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婦女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中報銷。目前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CIN)17人,已做了相應治療,4例宮頸癌2例做了子宮全切術,1例行宮頸冷刀錐切術,切緣病檢陰性,1例要求生育第二孩后再治療,目前都在隨訪中。
1.4 診斷標準 由湖北孝感中心醫(yī)院反饋超薄層細胞檢測報告,根據(jù)病變程度,按照TBS標準分類法,結果分為正常細胞、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細胞學陽性是指以ASC-US以上的病變。
2.結果
2.1 患病情況與患病率 在免費篩查的3000名農村婦女中,常見婦科病560例,患病率為18.7%,其中,滴蟲性陰道炎165人,患病率為29.5%,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156人,患病率為27.9%,細菌性陰道病209人,患病率為37.3%,粘液膿性宮頸炎25人,患病率為4.5%,宮頸息肉5人,患病率為0.9%,患病年齡各年齡段均有,但以35-49歲年齡段最多見(446例,占80%)。
2.2 年齡分布 從3000名農村婦女不同年齡段CIN和宮頸癌檢出情況看出,不同年齡段農村婦女宮頸癌前病變(CIN)和宮頸癌發(fā)病有所不同,宮頸癌前病變(CIN)在35-64歲均有發(fā)病,但在39-55歲最多(13例,患病率為77%),其次,35-38歲(4例,患病率為24%)。
2.3 宮頸癌健康知識認知度調查 篩查前對篩查對象進行宮頸癌防治知識和認知度調查,結果顯示15%知曉宮頸癌防治知識,38%的婦女對宮頸癌防治知識部分知曉,47%的婦女不知曉宮頸癌防治知識,1%的婦女每年進行常規(guī)婦科檢查,89.33%的婦女屬第一次檢查,30%的婦女認為免費篩查項目好并積極配合,70%的婦女經過宣傳動員才接受篩查。
3.討論
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宮頸癌前病變(CIN)和宮頸癌的重要措施,本次篩查發(fā)現(xiàn)宮頸癌前病變(CIN)17例,患病率為0.57%,宮頸癌4例,患病率為0.13%,高于全國的(0.01%)檢出率,我縣農村婦女CIN的發(fā)生率高,是宮頸癌的高發(fā)人群。
從年齡分布,宮頸癌前病變(CIN)在35-64歲均有發(fā)病,但在39-55歲最多見(13例,患病率為77%),其次,35-38歲(4例,患病率為24%),結果表明宮頸癌前病變(CIN)宮頸癌的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務必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應擴大篩查范圍,宮頸癌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疾病,關鍵在于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進年來由于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增多,使宮頸癌發(fā)病率明顯上升且趨于年輕化,因此,宮頸癌的篩查和防治有著重要意義[1]。
參考文獻
[1]袁程蓉.周亞珍.商量波等,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