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山
嗲,是上海女人的代名詞。上海女人的識別度確實比較高,打扮入時而低調(diào),神情淡定不張揚,語音不高也不低,即便也有翹舌音了,但永遠(yuǎn)沒有后鼻音。
然而,對這個“嗲”,誤解還是蠻深的,尤其面對一大批發(fā)錯“嗲”的人,還是需要正名和辯白一下的。
新華字典里解釋“嗲”,是撒嬌的聲音和姿態(tài)。聲音和姿態(tài)其實就僅僅是“嗲”的外皮而已。嗲,不僅僅是有內(nèi)涵的,像任何的聲音和姿態(tài)一樣,也是要因地因時因人因事制發(fā)的。
且看,她,銀行高管,招待著去他們家看望她生病丈夫的一大伙人,家里地板發(fā)亮,拖鞋精致,她淡妝倒茶遞水果點心,一下午,先梅家塢龍井再陳年黑茶加現(xiàn)磨咖啡鮮牛奶,杯子是玻璃的,水果叉是不銹鋼的。她嗲嗲地輕言笑語:吃呀吃呀。對跟著要去飯店晚餐的丈夫,她和客人說:伊(他)現(xiàn)在還是最好在家里吃簡單的,放心好了,我燒菜老好吃的,來,廚房間看看,我全部準(zhǔn)備好了呀!廚房間桌面上,冷盤、熱炒備料紅紅綠綠、整整齊齊??吹靡槐娙诵睦镅劬Πl(fā)呆發(fā)熱,她又輕輕一笑,嗲嗲說:喏,還有紅酒你們吃哦,伊(他)就委屈點,吃點蘇打水。手指頭就輕輕點上了老公的腦袋。
飯后,她像“高管”一樣開始指揮了:小王一個人就可以了,只要幫我把桌上的東西拿到廚房間就可以了。其他人坐回到沙發(fā)上去好嗎?
干練、精致,包上了撒嬌的聲音和姿態(tài)的皮,就是嗲呀。
出身名門的楊絳,留學(xué)寫書譯文,摩登,嗲。戰(zhàn)亂時期,生煤爐、做飯、洗衣服,弄得一臉煤灰兩手凍瘡,嗲嗲說,我自甘淪為了灶下婢了呢。所以,“嗲”同時還與贊美詞“好” “靈”同義,是會講究、能將就的意思。
小鳥依偎又鳥語喳喳“我不會的呀,全部要靠你的啦”之類,以為那些個就是“嗲”,不說是東施效顰,“嗲”的誤操作肯定是有的。
(摘自《新民晚報》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