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山
摘要:目的 探討度洛西汀合并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抑郁癥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單用度洛西汀治療,觀察組在度洛西汀治療基礎上采取團體認知行為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SF-36和HAMD評分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結(jié)果 治療前,對照組及觀察組的SF-36評分、 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治療后,對照組及觀察組的SF-36評分分別為(66.89±4.63)分、(83.78±4.38)分,HAMD評分分別為(14.85±2.85)分、(8.61±1.42)分,經(jīng)t檢驗,觀察組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9.64%,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29%,經(jīng)χ2檢驗,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采用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合并度洛西汀對抑郁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臨床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guān)鍵詞:抑郁癥;度洛西??;團體認知行為干預
研究表明,抑郁癥的發(fā)生可能與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及個體性格特征有關(guān)。當前關(guān)于抑郁癥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兩者聯(lián)合治療。本研究采用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合并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抑郁癥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4例;年齡22~70歲,平均(41.16±2.25)歲;病程1~15個月,平均(4.63±0.64)個月。觀察組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22~70歲,平均(41.14±2.23)歲;病程1~15個月,平均(4.61±0.62)個月。經(jīng)χ2檢驗、t檢驗,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單用度洛西汀治療,6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度洛西汀治療基礎上采取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度洛西汀的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的用法用量一致。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具體干預如下:
1.2.1認知干預 將抑郁癥相關(guān)的知識印制成健康宣傳小冊,定期開展抑郁癥相關(guān)知識講座,講座除了講解健康宣傳小冊的內(nèi)容,還應告知患者治療抑郁癥及預防抑郁癥再次復發(fā)的重要性及手段,調(diào)查患者對抑郁癥的了解程度,及時糾正患者及其家屬對抑郁癥的一些錯誤認知。
1.2.2肌肉放松訓練 派專人定期組織患者進行全身肌肉訓練,訓練程度由緊張后轉(zhuǎn)入放松模式,以改善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1.2.3投入活動 組織患者進行盲人走路、猜謎、游戲等活動,激發(fā)患者的團隊力量及團隊精神,使患處產(chǎn)生良好的心態(tài)以面對現(xiàn)實生活及自我,指導患者合理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情緒。
1.2.4面對自我 在實施團體認知行為干預時,注意以患者為中心,指導患者與患者之間積極交流,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注意觀察患者是否積極參與交流,使其積極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何將自己生活質(zhì)量提高等問題的討論。
1.2.5其他 在完成上述干預計劃后,囑咐患者在日后的生活中應保持與病友之間的聯(lián)系,注意相互督促,相互支持,從而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SF-36和HAMD評分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SF-36量表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機能8個方面,100分為滿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①無效:HAMD評分減少<25%,患者的抑郁癥狀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②有效:25%≤HAMD評分減少<50%,患者的抑郁癥狀有所改善;③顯效:50%≤HAMD評分減少<75%,患者的抑郁癥狀明顯改善;④痊愈:HAMD評分減少≥75%,患者的抑郁癥狀顯著改善。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別采用百分數(shù)、(x±s)表示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及資料資料的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前,對照組及觀察組的SF-36評分分別為(45.62±3.29)分、(45.61±3.26)分, HAMD評分分別為(19.56±2.31)分、(19.59±2.30)分,經(jīng)t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治療后,對照組及觀察組的SF-36評分分別為(66.89±4.63)分、(83.78±4.38)分分,HAMD評分分別為(14.85±2.85)分、(8.61±1.42)分,經(jīng)t檢驗,觀察組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對照組無效17例,有效20例,顯效10例,痊愈9例,總有效率為69.64%,觀察組無效6例,有效11例,顯效23例,痊愈16例,總有效率為89.29%,經(jīng)χ2檢驗,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抑郁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境障礙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持久、限制的心境低落現(xiàn)象,其特點是自殺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高。抑郁癥的發(fā)病因素包括生物學因素、社會心理學因素[1]。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學因素對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因此積極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度洛西汀屬于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和5-羥色胺雙重抑制劑藥物[3],研究表明,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的降低是抑郁癥發(fā)病的重要機制。度洛西汀主要是通過速斷相關(guān)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再攝取,并將其消除速度放緩,從而提高神經(jīng)遞質(zhì)的濃度,最終達到抗抑郁的作用[4]。
團體認知行為干預不但能針對性對患者實施指導及干預,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及任職能力,使患者能處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際關(guān)系及應激事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技巧,從而有效緩解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jié)果表明,采用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合并度洛西汀對抑郁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臨床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江開達,李凌江,王剛,等.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及廣泛性焦慮障礙臨床應用指導建議[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2,09:520-536.
[2]黃海燕,吳祥,周躍峰,等.度洛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并抑郁癥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14, 01:19-21.
[3]段麗娟,陳紅昊,焦清艷,等.度洛西汀合并認知治療對抑郁癥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療效[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02:138-140.
[4]解魏衛(wèi),趙靖平,伍海姍,等.度洛西汀腸溶片治療抑郁癥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08:632-636.
[5]王海麗,鐘華.團體治療聯(lián)合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01:51-53.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