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凌雁
一、案例背景
3-6歲的幼兒,由于他們身心發(fā)育未成熟,對周圍事物的辨別能力不強,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就會形成不良心理,這對幼兒的成長十分不利?!?-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yǎng)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fā)展。在幼兒園里,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依賴、自私、霸道,造成幼兒這種情況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家庭因素,現(xiàn)代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幼兒是家里的小皇帝,從而造成了幼兒這種樂意接受別人的東西卻不愿與別人分享自己東西的意識和行為。第二,是幼兒自身的心理因素,幼兒期的幼兒,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強,對新鮮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感還處于較低階級,他們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識。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案例:
這周我們給幼兒過六一,炳炳帶來一輛遙控汽車,并告訴我說:“章老師,我今天帶來了一輛漂亮的小汽車,媽媽說給大家一起玩?!弊杂苫顒訒r,炳炳很興奮地拿出自己的遙控汽車,但他只愿意讓小朋友看,不準小朋友摸他的車,更別提玩了。我說:“炳炳今天真乖,把這么好的玩具帶來和小朋友分享,你讓別的小朋友玩一下好嗎?”炳炳不同意。過了一會,濤濤帶來一輛遙控飛機。飛機很大,吸引了炳炳的注意。炳炳主動和濤濤套近乎,想和他交換玩。濤濤同意了。炳炳很小心地把玩具遞給濤濤,并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給別的小朋友玩。
案例分析:
在這個案例中,看到了炳炳小朋友有一點點分享行為,但是這個分享行為建立在調(diào)換玩具的基礎上??梢钥闯霰∨笥咽嵌嗝吹男?,在自己利益面前稍有妥協(xié)。幼兒園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分享的機會,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的介入。
三、教育策略
1.建立家庭教育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家庭是美德的第一所學校,幼兒園了解幼兒,熟知教育規(guī)律,所以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園應起積極引導作用。幼兒園要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家長參與品德教育,成立家長德育委員會,建立幼兒德育成長記錄袋,定期開展家長——教師交流會。
2.以身垂范,導之以行。
成人和同伴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教師和家長要善抓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榜樣,讓幼兒去模仿和學習。要培養(yǎng)幼兒大方、謙讓等品德,家長必須身體力行。謙讓,就是處處為他人著想,為了教育幼兒,家長要先教育自己,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3.發(fā)揮區(qū)域活動的社會功能。
語言角:投放一些關于分享的故事,供幼兒欣賞、講述。
分享角:可以設置一個分享角讓幼兒在家中帶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其他幼兒交換玩。
表演角:在表演角里讓幼兒表演一些關于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等。
4.為幼兒提供分享的機會(分享日)。
教師可以幫助幼兒一起協(xié)商分享中出現(xiàn)的問題,漸漸地讓幼兒學會自己協(xié)商學會分享。
四、案列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教師和家長始終要起到榜樣的作用,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分享、合作的正面榜樣?!?-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教育建議中也提出:對幼兒和別人分享玩具、圖書等行為給予肯定,讓幼兒對自己的表現(xiàn)感到高興和滿足。在幼兒園中,教師應多開展幼兒分享玩具的活動,教師應多肯定幼兒的分享行為,對做得好的幼兒及時表揚,讓幼兒告別自私,學會分享,為幼兒成為健全的棟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