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原子
1. 學習閱讀封面。
2. 認識蝴蝶頁及其作用。
3. 了解沖突與故事關系。
《老虎先生來撒野》,這個書名就讓我們疑惑:難道老虎是文明的?難道老虎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老虎不撒野他們怎么活呢?好吧,還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本書講了個什么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動物們都住在房子里,戴禮帽,穿制服,喝下午茶,直立行走,見面打招呼……老虎厭倦了這種中規(guī)中矩的生活,他看到小動物亂跑,腦袋里冒出個主意:撒野。于是,老虎開始用四肢奔跑,爬樓房,亂吼叫。老虎感覺越來越好,就更加過分,居然跳進噴水池,脫去了衣服!當他從水池爬出來,裸體站在大家面前,朋友們受不了了,“請”他到野外去。“這個主意真是太棒了!”老虎高興地來到野外,是真正的野外哦。到了野外的老虎整天奔跑,撒歡,瘋狂吼叫……一段時間過去了,老虎感到很孤單,他想念朋友,想念城市,想念自己的家。當他回到城里時,發(fā)現大家變得不一樣了:其他動物們也都像老虎一樣,用四肢走路,到處撒歡,脫去衣服,裸體奔跑……這回,老虎明白了: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了。
故事制造矛盾
封面上,老虎的裝束很特別。禮帽、領花、制服,活脫脫一個紳士。紳士給人什么印象?不茍言笑,彬彬有禮。是的,老虎的眼睛是圓圓的,很緊張的樣子。書名呢?出現了“撒野”兩個字。“撒野”是什么意思?1. 說臟話,無理取鬧;2. 在野外撒歡兒;3. 找樂子,讓自己開心;4. 不受約束,自由自在。你覺得,老虎撒野會是哪一項呢?猜一猜,測一測,不僅有樂趣,還會讓自己的大腦動起來,活起來。
讓老虎形象與書名產生強烈矛盾,從沖突中去
了解這本書,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在這個沖突中,我們對老虎的形象,和“撒野”二字,會印象深刻。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老虎為什么撒野?
1. 無論做什么,總被媽媽說“不”;2. 厭倦了眼前生活,缺少新鮮感;3.撒野感覺真好??;4.朋友們都去撒野,就缺我一個……受壓制,生活乏味、單調,感覺實在不好,都可能是“導火索”。那么,本書的導火索是什么呢?
翻到蝴蝶頁,前蝴蝶頁畫的是磚墻,整齊,冷冰冰,我們被擋在外邊。后蝴蝶頁上綠草茵茵,草葉形態(tài)單調,沒幾個姿態(tài),但卻是開放的,歡迎大家進入。
前封閉,后開放。前壓制,后徜徉。又在制造強烈的沖突!
老虎形象與書名、前后蝴蝶頁之間,一再制造沖突,作者是什么用意?因為有矛盾,有沖突,故事才好爆發(fā)呀!爆發(fā)的故事,才生動有趣呀。哦,原來作者是為了我們更好地欣賞故事呀!并且,以此作為出發(fā)點去思考,你會有一個從表面進入底層的快感,因為,你窺見了作者創(chuàng)作故事的小秘密:以沖突起家!
經過如此分析之后,一個故事的構思雛形漸漸清晰。
第一和第二個跨頁,除了老虎之外,每個動物都閉緊了眼睛。閉眼睛意味著什么?是因為大家都很“滿意”嗎?
在這里,每個動物都戴著禮帽,不用的那個手臂都垂直向下,都像木偶一樣,這就是傳說中的彬彬有禮嗎?
每個動物的動作都是僵硬的,程式化的;說出來的話也是沒什么實際內容,僅僅是禮貌而已。
通過這些項目的觀察,我們體會到了“站不倚門,話不高聲”的氛圍,于是,低聲細語、遵守時間、整整齊齊、井井有條……一系列詞語跳出來。好像這是一群課堂上的動物,他們總也不下課!于是,老虎忍不住了,要自己提前下課!
作者通過這些要素的不斷加碼,讓壓抑的情緒越來越濃,厭倦的理由越來越充分。如此情境之中,別說是老虎了,就是一只小兔子,恐怕也會想到“撒野”二字。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讓故事合情合理,讓故事的發(fā)展,就像箭在弦上一樣,不得不發(fā)!
老虎撒野的起點在哪里?“‘想撒野唄”,這是習慣的思路?!跋搿痹凇靶袆印敝埃瑳]錯??墒?,作者偏偏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想”之前就有神來之筆:圖畫中,小犀牛、小熊、小豬跑起來了。河馬媽媽告誡他們:“好啦,孩子們,請不要表現得像野獸一樣!”這里沒有用“撒野”一詞,但是,翻到下一頁,老虎想“撒一下野”。老虎是受到“像野獸一樣”小動物的啟發(fā)了吧?
下面是老虎撒野的過程,情形越來越厲害:像野獸一樣→撒一下野→更野→更加過分→像野獸一樣,去野外,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
通過這樣的梳理,我們知道了“像野獸一樣”的小動物們,是老虎撒野的起點。這個相似的畫面,后邊會再次出現,作者通過這樣的手法告訴我們:這才是老虎撒野的起因和起點。
從這些分析中,我們有更多新的發(fā)現,深切體驗了創(chuàng)意的美好和刺激!用創(chuàng)意編制而成的世界,本該就是這樣的。
點撥教師
1. 封面畫與書名沖突,讓故事發(fā)生在封面,是作家常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沖突,理解這種沖突,才能更好走進書里。
2. 蝴蝶頁即繪本翻開的第一個跨頁。蝴蝶頁常起暗示作用。本書蝴蝶頁對“規(guī)矩”和“撒野”作了很好地詮釋。
3. 有沖突與矛盾,才有故事發(fā)展。本書封面畫與書名、老虎與其他動物都有沖突。作者用圓眼睛、閉眼睛,創(chuàng)意性地詮釋了系列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