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河北省體育院?;@球專選班運動中常見損傷調查與分析
——以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6級籃球專選班為例
馬佳圓魏新馮科單田峰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24)
本文針對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6級籃球專選班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中所發(fā)生常見的運動損傷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就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的類型、損傷的部位、損傷的原因以及損傷后的恢復方法的選擇進行研究探討,并對籃球中的運動損傷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今后的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問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河北師范大學;專選班;籃球運動;運動損傷
以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6級籃球專選班運動中常見損傷調查與分析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學院2016級籃球專選班22名運動員運動員進行損傷狀況調查與分析。
(一)籃球運動損傷類型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運動損傷主要有4種類型,常見的損傷類型為腰間損傷、挫傷與拉傷、關節(jié)損傷、韌帶拉傷。其中受傷概率最高的是關節(jié)損傷,肌肉拉傷居中。由此可以看出,關節(jié)損傷是籃球運動中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
(二)籃球運動損傷部位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籃球運動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尤其是腳踝部位,踝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的運動損傷所占比例高達8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籃球運動的大多數(shù)技術動作的發(fā)力都是靠下肢運動來完成的,所以損傷的部位大都集中在下肢。
(三)籃球運動損傷原因的調查與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有準備活動不足,運用技術不合理,場地不好,疲勞,精神不集中其中準備活動不充足和技術運用不合理占有較大比例。
1.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不合理或忽視活動內容和形式組合不好,也是損傷的關鍵。根據(jù)人體運動的科學規(guī)律,活動的準備主要任務是讓人的身體從相對靜態(tài)狀態(tài)進入工作狀態(tài),為課程的具體內容做好身體和精神上的準備。準備活動通常是20分鐘,從緩到急,從慢到快,從小負荷到大負荷。
2.技術運用不合理?;@球專選班學生未進行過長期專業(yè)的訓練,籃球基礎相對較差,技術動作掌握的不夠熟練。如果力量不夠強,協(xié)調性較差,自身想做出高難度動作,身體不能夠完成意識所支配的動作,所以在運動中由于技術動作的不合理運用導致了傷病的發(fā)生。
3.場地的不合理。較硬的場地增加受傷率,籃球館場地一般不會產(chǎn)生由于場地原因發(fā)生的傷病。而專選班學生進行籃球運動大部分都是在室外進行,很容易造成關節(jié)損傷,擦傷等傷病。
(一)做好全身的伸展運動
充分伸展,減少肌肉拉傷、韌帶損傷和過度受傷,拉伸也可以減少肌肉疼痛和痙攣。訓練前的準備和訓練比賽結束后的放松是幫助肌肉放松肉恢復原始狀態(tài)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可以減少接下來的運動肌肉痙攣和傷害的可能,另一方面使血液中的酸堿度恢復到運動前的正常狀態(tài),幫助體內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循環(huán),并加速物質的代謝與消除,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來使機體利用。
(二)加強素質練習
科學合理的對學生加強綜合素質訓練。對大肌肉群與小肌肉群的練習一定要區(qū)分開?;@球是一項對抗性非常激烈的運動,因此進行力量的訓練是極其重要的。靈敏與柔韌素質的訓練,是為了加強運動員身體的靈活性,是其身體素質符合動作技術特點,在突發(fā)情況時也可隨機應對。
(三)向學生傳授損傷預防與恢復方法
向學生傳授科學的準備活動方法和損傷后恢復的手段,對損傷部位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可開設專門的課程培訓,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帶來益處。
(一)結論
1.學生主要受傷的類型為關節(jié)損傷與肌肉拉傷,其中受傷概率最高的是關節(jié)損傷,肌肉拉傷居中。主要原因都是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弱,在運動前,不經(jīng)過熱身,或熱身時間較短,對主要部位的活動不到位而引起的。技術動作的不合理引起損傷。
2.專選班學生受傷部位集中在四肢尤其是腳踝部位,踝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的運動損傷所占比例高達80%。腳踝扭傷為居多。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弱,動作過于花哨,踝關節(jié)力量不足,膝關節(jié)制動不合理,最終導致傷病的發(fā)生。
3.專選班球員運動損傷的原因有準備活動不足,運用技術不合理,場地不好,疲勞,精神不集中。而且大部分原因都集中在準備活動不足,接觸籃球年限不長,身體素質好,對抗激烈。
4.通過調查總結,專選班學生對損傷后的恢復沒有正確認識,多半學生選擇自行恢復,不過受到嚴重損傷的學生比例極少。憑借自己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對自己的傷病還有一定的判斷。
(二)建議
1.要加強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體育衛(wèi)生健康的教育及在運動中的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意識的鍛煉,使學生能夠深知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和損傷對學生身體精神上的危害及預防運動損傷和損傷后選擇科學的恢復手段的必要性。
2.根據(jù)籃球運動技術動作的解剖特點,加強學生對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要有針對性的做好關于身體主要肌群的準備活動,特別是各關節(jié)與肌肉組織的準備活動,同時也要合理的安排與掌握準備活動的時間及運動強度。
3.踝關節(jié)是籃球運動損傷發(fā)病率最高的,因此加強踝關節(jié)力量的發(fā)展及周圍肌組織韌帶的練習,增強腳踝的穩(wěn)定性。膝關節(jié)也是易損傷部位,要加強股四頭肌,股內側肌群及周圍肌組織韌帶的練習。
4.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首要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安排教學與訓練。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運動環(huán)境及氛圍增加對運動場地的投入,學校要實行規(guī)范的管理和維護,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1]郭秋榮,等.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
[2]史清釗,姚鴻恩.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報告及病因分析[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9,11(2).
[3]劉謙,等.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措施[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25(4).
[4]李朔.對我國甲A女籃隊員的運動損傷現(xiàn)狀的研究[C].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2004.
[5]郝海濤,汪素霞.籃球運動員易損傷部位的損傷機制及功能訓練.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
馬佳圓(1992-),女,漢,河北省邯鄲市,研究生,河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