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灣
風止住了她輕盈的腳步,變得狂躁不安,并夾雜著沙礫刮向我們;雨仿佛忘記了自己的使命,不再“潤物細無聲”了,取而代之的是濁物橫流;空氣似乎也在和我們作對,可用“新鮮”一詞來形容的東西簡直是少之又少了;而我們熱愛的太陽——那象征著希望與動力,給予我們無限光明與溫暖的太陽——不但不再溫暖我們,而且開始傷害生靈了……
眼前這殘酷的現(xiàn)實,是她在毀滅我們嗎?不!不!恰恰相反,是我們人類在踐踏她,侵蝕她,毀了她原本秀美的容顏。
邁著沉重的腳步,我踏上了“尋找她驟然變因”之路。我將用自己的親歷告訴人類,到底是誰在改變誰,誰在傷害誰。
我走過田地,走過森林,走過草原……我看到了圖利者的亂砍濫伐,看到了農民的毀林開荒,看到了牧民的過度放牧……于是,茂密青山禿了頂,綠洲變成了不毛地,草原變成了沙漠……我想告訴云兒、風兒、鳥兒,不是你們傷害了我們,而是我們傷害了你們!
我經(jīng)過小溪、湖泊、江河、大海,看到村頭小溪注滿了附近養(yǎng)豬場排出的豬糞,城區(qū)的湖中似乎有清理不完的生活垃圾,而郊區(qū)的河流則被一條條的排污管道污染著……
看到這些,我停住了自己沉重而疲憊的腳步,心被嚴酷的現(xiàn)實灼傷了。我閉上眼睛,不再去看眼前的這個不復美好的世界。然而我的耳朵卻無法關上,它總是被灌輸進來各種污染信息,如越來越嚴重的酸雨消息,嚴重超標排放的二氧化碳消息,地震、海嘯帶來的噩耗,臭氧層被破壞的報告……這一個又一個不幸的消息,總在不停地吞噬著我的心。
此刻我毅然決然地再次邁開了自己的腳步,不再是尋找被污染的痕跡,而是憑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解救那身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家園。
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用紙巾,隨身揣一塊奶奶給的手帕;不用一次性餐盒與一次性筷子,自備飯盒和勺子;不單洗一件衣服,總是湊夠了三件再洗,漂過內衣的水再漂外衣;送同學的生日禮物不包裝;買東西拒絕商家免費提供的塑料袋……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也勸說身邊的人加入我的行列。
給校長寫綠色校園環(huán)保節(jié)能建議書:改掉過于密集的校園觀景燈,關掉教室與試驗室里白天也開著的長明燈,換掉洗衣房里直徑過大的水龍頭,撤換食堂里還在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取締學校小賣部的塑料袋……
投書到校廣播站,投稿到一些學生刊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宣傳一種觀點,一種理念:中國是我家,環(huán)境靠大家。
我深知自己的力量微薄,但我始終記著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也相信一句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更是踐行一句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蹦康闹皇菫榱怂拿利?。
【評點】
一般寫環(huán)境保護的作文,很容易寫得空洞、抽象,這篇作文卻很好地規(guī)避了這個缺陷。作者巧妙構思,把自然環(huán)境擬人化,化而為“她”,一下子就使全文生動形象起來了。更為可感而形象的是,作者不是通過講大道理,空說教的方式,來架空論述的,而是擬寫了自己的一次親歷、親見、親為,以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和行動,來踐行環(huán)保的。力量雖小,但意義巨大。這是切切實實的一種轉變——從口頭到行動的轉變。只要人人都有了這種意識,并且能有效地行動起來,“她”的美麗,就有了很大的希望。
李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