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子的“柔弱勝剛強”及從中延伸的柔實力,是老子治國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柔弱在《老子》一書中有五種不同的含義;“柔弱勝剛強”并非力量弱小勝力量強大,“柔弱”是力量的柔性使用;老子提出的“柔”概念實質上是一種柔實力;在中國歷史上柔實力有豐富的實踐。柔弱與剛強,亦如一陰一陽,一正一奇,形成了治理國家的兩個方面,剛柔并濟是正道。柔實力可以為今天國家治理和天下治理提供有益的思想基因。
關鍵詞:老子; 政治哲學; 柔弱; 柔實力
中圖分類號: B223.1;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17)03-0118-12
作者簡介: 葉自成,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北京 100871)
一、老子“柔弱”的五種含義
“柔”,上矛下木,植物初生而嫩的形狀,與剛相對?!墩f文》解釋說:“凡木曲者可直也,直者可曲,曰柔?!笨梢岳斫鉃榧瓤汕挚芍闭撸弧叭酢?,兩把彎曲的弓,弓內的羽毛,合起來表示柔弱,本義指氣力小,勢力差。與強相對。柔與弱合用,通常指體弱,易感疲勞易得?。慌c剛強相對。延伸為軟弱,不剛強;柔軟,不堅硬;柔和謙順。
“柔”、“弱”、“柔弱”是老子的治國理政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道德經(jīng)》中,共有9章14次使用了柔、弱或柔弱的概念。分別為:
(1)弱其志,強其骨。(3章)
以大道之德善使百姓的意志柔軟而有韌性,使百姓的筋骨更堅強。
(2)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10章)
圓融氣質以致柔順隨和,能像嬰兒一樣嗎?
(3)將欲弱之,必固強之。(36章)
想要削弱敵人,必須暫且讓它覺得自己很強大;
(4)柔弱勝剛強。(36章)
力量的柔性使用往往能戰(zhàn)勝力量強大的對手
(5)弱者道之用。(40章)
大道是柔弱之體之本,柔弱是大道之用之術。
(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43章)
水是天下最柔韌的物體,卻能行走穿行于天下最堅強的巖石之間。
(7)守柔曰強。(52章)
堅守大道的“柔弱”之用,才是真正的強大。
(8)骨弱筋柔而握固……精之至也。(55章)
嬰兒筋骨都很柔軟但拳頭卻握得很緊,是因為嬰兒體內充沛的精力所至。
(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76章)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柔韌靈活,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僵硬了;
(10)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76章)
草木生長的時候枝干柔嫩,死了以后就變得枯槁。
(11)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
所以,顯示頑固強硬往往是死亡的伙伴,柔韌靈動才是生命力的象征。
(12)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章)
所以軍隊強大逞強好勇往往導致滅亡,樹木枯槁了就特別容易被風折斷。因此,處處顯示力量強大往往導致失敗,堅持力量的柔性使用才能真正占得上風。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78章)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韌的,但攻克堅強的巖石卻沒有什么能勝過它。
(14)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78章)
堅守力量的柔性使用就能戰(zhàn)勝處處用兵逞強的敵人,增強力量的柔韌性就能戰(zhàn)勝力量強大但自驕自傲的敵人。似乎沒有人不知道柔弱勝剛強的道理,但沒有幾人能真正了解并實行它。
從上面的論述來看,老子的柔弱大體上有四種用法:(1)以柔弱指身體力量、實力、硬實力的弱?。蝗?6章“將欲弱之”之“弱”,這里說的就不是柔弱勝剛強,而是剛強勝柔弱,即力量大的一方戰(zhàn)勝力量弱小的一方。這是通常的規(guī)律; (2)以柔弱指精力神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此時的“柔弱”意為意志的柔韌,精氣神的充足,如第3章弱其志,第10章的專氣致柔,不是指嬰兒的力量大小;而是指嬰兒精氣神很足;(3)以柔弱指大道的體用關系,如40章“弱者道之用”,講的是大道為體,柔弱為用,是一種哲學上的體用概念;與力量大小無關; (4)以柔弱來論述其對立面堅強,論述柔弱與堅強的關系,76章所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是指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發(fā)展過程,要經(jīng)歷從柔弱到堅強的變化,人生下來,力量是弱小的,身體是柔弱的,到人的身體越來越強硬、力量似乎越來越大的時候,人就開始走下坡路,離死亡也就不遠了。老子這里所講的柔弱與剛強的關系,也不是指柔弱勝剛強,而是警示人們,柔弱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生命體變成堅強者時,就要開始走向反面了。人生、植物界、戰(zhàn)爭都有類似的現(xiàn)象。所以,剛強、逞強、僵硬不是好征兆。老子柔弱的第5種用法,使用的次數(shù)最多,內涵也特別豐富,就是“柔弱勝剛強”。
二、“柔弱勝剛強”并非力量弱小戰(zhàn)勝力量強大
這里的柔弱勝剛強,顯然不能直接理解為力量弱小的戰(zhàn)勝力量強大的,因為這違反了常識。這里的柔弱者并非指力量柔弱、弱小,而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即“柔和謙順”。柔性的使用力量,也可以有貶義和褒義之分。貶義的柔性使用力量,是指面對強敵,懦弱地采取收買、妥協(xié)、讓步、賠款、割地等非軍事手段與敵人交涉交往的行為方式。但老子所說的“柔”,一般都是從褒義上來使用的,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它:
首先它是指事物的合道合德,大道大德之體,會顯示為“柔弱”之用,大道的柔弱之用,在政治上的體現(xiàn),就是柔性的使用力量,主要表現(xiàn)為合道、守靜、不先、弗爭、果而已、知止、出奇、智取等特點。其次,就是政道“以民心為心”在政治活動中的體現(xiàn),政道柔弱之用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爭取百姓支持;再次,在對抗性的矛盾競爭中,得道者的柔弱,往往體現(xiàn)為根據(jù)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逐步展開行動,善于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非力量性的因素,是對政治活動展開的內外環(huán)境的客觀分析,有利與不利因素的權衡對比分析,選擇最佳方案;最后,柔性使用力量,也是利用事物的“奇道”之術,善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利用敵人的弱點,以已之優(yōu)勢對敵之劣勢,轉敗為勝。
因此,柔弱可以是力量弱?。α繉Ρ热跣。?,也可以是力量柔性使用(使用力量的方法)。柔弱勝剛強的“柔弱”,是指后者(柔性使用力量),而不是前者(力量弱小)。
同理,所謂“剛強”,可以理解為力量強大,也可以理解為剛性地使用力量。所謂力量強大,可以有許多指標,其實沒有定論。但不管是哪一種衡量體系,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都得包括:軍事力量的強大,通常指軍隊人數(shù)的多少、軍隊裝備武器是否先進、軍隊指揮官是否有經(jīng)驗等;經(jīng)濟力量的強大,通常指經(jīng)濟總量的大小、經(jīng)濟體系的完善等;國家的政治軍事制度是否健全;國家的科技是否發(fā)達,如果擴大一些,還包括國家的人口多少、領土大小、經(jīng)濟資源是否豐裕、地理位置是否優(yōu)越等。但在實踐中,經(jīng)常會有按照這些指標衡量的小國、弱國打敗強大帝國的案例。比如強大的羅馬帝國被弱小的蠻族滅亡;弱小的埃塞俄比亞卻能戰(zhàn)勝強大的意大利軍隊等。因此,衡量國家的強大的標準并不是絕對的。但從一般角度來理解,所謂力量的強大,通常還是看上面那些指標。
同樣,剛強也可以理解為剛性地使用力量,即與柔性使用力量的對立面。正面的理解,剛性地使用力量,可以是合道合德的對敵方直接發(fā)動軍事打擊和武力消滅敵人;比如在保衛(wèi)國家免遭敵人侵略的自衛(wèi)戰(zhàn)爭中,即可以柔性地使用力量,也可以根據(jù)情況對敵人剛性地使用力量。
但老子所說的“剛強”,通常都是貶義的,多指憑借自己力量的強大,對別國、小國、弱國發(fā)動不道德的非正義戰(zhàn)爭,以武力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在與對手競爭中,不把對方放在眼里,輕視對方,經(jīng)常表現(xiàn)驕橫不講理,一味逞強好勇,只講軍隊的多少、武器的優(yōu)劣、過往作戰(zhàn)的戰(zhàn)績、經(jīng)濟力量的強大、科技力量的優(yōu)勢等硬力量的因素,不講是否合道、合德、合法,不講天時、地利、人和,不講是否對百姓有利,不講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等。
力量弱小的和力量強大的,都可以既柔性地使用力量,也可以剛強地使用力量;這些不同的概念和用法,可以組成我們對“柔弱”與“剛強”關系的多種理解:
力量對比 力量弱小 力量強大
使用方法 柔性使用 剛性使用
使用性質 褒義 貶義
老子論述的柔弱勝剛強,可以從以下兩種情況來理解: (1)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憑借柔力量的優(yōu)勢,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取得勝利;這里的柔弱勝剛強,準確地說是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戰(zhàn)勝力量強大的一方;或者說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戰(zhàn)勝力量與自己相當,但卻剛性使用力量的一方。(2)力量強大的一方,面對另一個強大的敵人時,善于柔性使用力量,因此力量強大的一方以柔性力量,戰(zhàn)勝力量也很強大但卻剛性使用力量的對手;當然,在面對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時,它也善于柔性使用力量來戰(zhàn)勝對手,以達到以最小代價爭取勝利的目的??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可以說是“柔弱勝剛強”,但這個戰(zhàn)勝剛強的“柔弱”,一定不是指力量弱小的“柔弱”,而是指是否善于柔性使用力量之“柔弱”。
老子最喜歡水的例子。不僅上善若水,而且天下最柔弱者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也莫過于水。那么,水是力量弱小的嗎?當然不是。攻堅強的水、水滴石穿的水都不是力量弱小的水。水之所以能攻堅強,穿山破嶺,是由兩個原因構成的:一是攻堅強的水都是能量很大的水,具有強大向前的動力。到過虎跳峽的人都見識過,要穿破山嶺奪路而過的水,一路奔騰,呼嘯向前,其水聲響徹山谷,震動天地,是何等的氣魄。二是攻堅強的水都順應水的順流而下的本質,強大的水流總是以低下的方式迂徊前進,它的強大總是以柔軟的水性來體現(xiàn)的。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滴石之水,能量不小,它雖然細長,但源源不斷,經(jīng)年累月,總也流不完??梢?,能量不小的水,也是以其柔韌的方式,柔性地展現(xiàn)自己的耐力和韌勁。
另一個柔弱勝剛強的例子,是“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61章)。這不是指雌牝力量弱小能戰(zhàn)勝剛強有力的雄牡。這里不是比力量,而是指雌雄交合之事。在交合力方面,雌牝天生比雄牡更強大。雄牡的交合力不過每天二三次、三四次,而雌牝的交合力則可以達數(shù)十上百次。但在表現(xiàn)形態(tài)上,雌牝卻經(jīng)常被動處下,以靜制動,表現(xiàn)出交合力的柔性使用,所以雌牝的柔弱勝剛強,并不是說它的交合力比雄牡弱小,而是指雌牝強大的交合力,是以處下守靜的柔性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
因此,許多人都沒有讀懂老子的柔弱勝剛強的涵義,經(jīng)常把柔弱勝剛強理解為力量弱小的戰(zhàn)勝力量強大的??隙ɡ献拥娜?,把它說成是力量弱小戰(zhàn)勝力量強大,似乎力量弱小總是能戰(zhàn)勝力量強大,似乎戰(zhàn)勝的一方都是弱小者,或者戰(zhàn)勝者之所以戰(zhàn)勝,是因為它弱小,把柔弱勝剛強誤解為普遍規(guī)律。懷疑或否定老子的人,卻經(jīng)常以此嘲笑老子智商低下,他們詰問老子:柔弱的嬰兒能夠戰(zhàn)勝剛強的拳師?為什么歷史上總是強大的吞并弱小的國家而不是相反?這些種種誤解或惡意歪曲,主觀目的雖然不同,但錯誤卻是共同的,都是沒有真正讀懂老子“柔弱勝剛強”的緣故。
三、從“柔弱勝剛強”到“柔實力”
柔性使用力量不僅可以用于對外與外部敵人的競爭,而且可以用于國內社會和天下的治理。
在國內治理上,所謂柔性使用力量,就是執(zhí)政者不是通過權力、不是通過發(fā)布各種強制性的命令、不是強制性地管理社會,而是以政治價值的凝集力增加社會共識,通過執(zhí)政者與百姓的水乳相融的關系來引導百姓,通過執(zhí)政者、官員的以身作則增加引導力,執(zhí)政者和官員經(jīng)常傾聽百姓的心聲,了解百姓的利益訴求,解決百姓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來增加以道治國國家政權的吸引力、說服力、影響力。這種柔性使用力量的方式,會比強調剛性的法制、比強制性的命令、行政規(guī)定等剛強使用力量的方式,更容易達成道治國家的以百姓心為心、百姓自富自化自正自樸的政治目標。
在天下治理上,國家之間有對抗性的競爭,會出現(xiàn)“柔弱勝剛強”的結果,而國家之間的關系大量是非對抗性的競爭,而非對抗性的競爭則是吸引與被吸引,說服與被說服,影響與被影響。
西方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曾指出“中國古代文化中雖然從未提及軟實力,但中國人其實早已深諳此道”、“中國有魅力無窮的傳統(tǒng)文化”1。老子有“柔弱勝剛強”的思想,孔子也有“柔遠人”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柔”,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現(xiàn)。除前面所述的力量的柔性使用之外,我們還可以將與硬實力相對的那些非硬性的、有柔性影響力的因素吸納進來,這其中包括價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個人魄力和感召力、說服力等,共同形成“柔實力”2。
老子關于柔實力的思想包括:
(1)柔實力的哲學基礎。柔實力是道運動變化的基本特征。來自于老子對陰陽之道的體悟。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其相對者的存在,這些相對的東西都是變化的,正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2章)一樣,強與弱,柔與剛也處在變化之中,強會變弱,所以不能過度用強;柔弱可以變剛強,所以以柔性處事反而容易成功。柔與硬的哲學道理,也同樣表現(xiàn)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40章),柔是道的基本特性。通常道都是以柔弱的狀態(tài)為表現(xiàn)形式。
(2)柔概念的來源?!叭帷睆暮萎a(chǎn)生?柔概念來自老子對大自然天地萬物及人生的生長變化的觀察和體悟。從水、嬰兒、母體、得道者等看似柔弱的事物和人物身上,看到了強大的柔實力,并把柔表述為大道的基本特征。“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10章);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6章)。
(3)柔實力來自于利他性。水因具有最大的善性、美德而具有吸引力?!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8章)。
(4)硬實力尤其是軍事力量,具有較大的副作用,應慎用。老子反對過度使用武力,主張既使有強大的硬實力,也不可以逞強,“不以兵強天下”,過度用強力,必然會有負作用,所以老子告誡人們,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也必須有所節(jié)制,即使迫不得已用兵時,打了勝仗,要當成悲哀的事、當成喪事來處理,“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強”(30章),否則就會走向反面 “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31章)。
(5)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引導人們,“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保?2章)。所以,遵從道法自然的政道,讓廣大百姓自然而然的生長,就會產(chǎn)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可以“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73章),沒有人強行頒布法令,但卻得到廣泛的響應;沒有人大聲呼喊命令,卻能夠得到廣大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6)柔實力來自對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方式。吸引力來自于謙遜、處下、無私、不爭、不居功自傲,來自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最高的“玄德”。以無私的態(tài)度處理事情,自然就會產(chǎn)生吸引力,“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特別強調,“謙下”是最容易產(chǎn)生吸引力的品德,就好像大江、大河、大海之所以為大,以其處下,“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61章),在一個國家之內,領導人要得到民眾的尊重,也是如此,“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善用人者,為之下”(65章)。同樣的道理也可推廣到國際關系中。大國如果想獲得小國的尊重,并想吸引小國,就應如水一般,“大國者下流”,“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61章)。而且謙下與國家的強大與弱小沒有關系,國家力量不強,固然要謙下,即使國家強大了,也同樣要謙下。
(7)柔實力與硬實力的關系。柔實力不僅僅可以補充硬實力的不足,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柔會變化,會從柔變剛,比弱變強,柔弱可以勝剛強,好比水是“天下之至柔”,但卻可以穿山越嶺,可以水滴石穿,可以“馳騁天下之至堅”(43章)。
(8)正向柔實力與逆向柔實力。吸引力是柔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吸引力不等于柔實力。因為對他者的吸引和他者對我的模仿、仰慕,可能是有助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影響力,即正向吸引力產(chǎn)生的正向柔實力,也有可能是我的長處被他者學習模仿后反過來產(chǎn)生對我不利的影響力,這種現(xiàn)象就是逆向吸引力產(chǎn)生的逆向柔實力,就是他者借助我的經(jīng)驗和成功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助于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正向吸引力產(chǎn)生正向柔實力,逆向吸引力產(chǎn)生逆向柔實力。
在老子的語境中,正向柔實力和逆向柔實力都在水的形象中得到展現(xiàn)。河溪之水從高處往下流,最終融入大江、大河、大海,使自己也成為大江、大河、大海的一部分。這里的大江、大河、大海對河溪之水產(chǎn)生的是正向吸引力。巖石對水會產(chǎn)生逆向吸引力。水總是處下的,柔軟的。但水為什么能勝剛強、能穿透堅硬的巖石?因為水也可擁有類似巖石居高的特性,居于比巖石更高的地位,所以借助于巖石的高度而獲得一種新勢能,從而產(chǎn)生水滴穿石的能量并最終穿透堅硬的巖石。
老子的柔實力完全來自于他本人的思想,與任何國家組織、軍事經(jīng)濟力量都沒有關系。他的吸引力來自于他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模仿中所產(chǎn)生的思想的深刻性、穿透力、邏輯性、洞察力。在對天地自然的觀察中,老子悟出了道法自然的深刻道理,并用道來闡述宇宙觀、政治觀、人生觀。他的思想穿透歷史與時空,2500多年后仍能深深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老子是中國在國外產(chǎn)生正向吸引力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在全世界獲得廣泛的傳播和認同。美國學者霍金斯將老子稱為人類史上具有最大正能量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余兩位為釋迦牟尼和耶穌)。
四、中國歷史上十種不同的柔實力
中國不僅產(chǎn)生了老子的柔實力的思想和理論,也產(chǎn)生了許多與柔實力有關的歷史故事和思想文化現(xiàn)象,為人們研究柔實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什么樣的柔實力呢?
1、舜治中的柔實力
舜的柔實力是與軍事、經(jīng)濟等硬實力資源無關的個人魅力型柔實力。他的個人魅力表現(xiàn)在兩方面:
其一,以其長期的利他行為,無意識地吸引民眾追隨。
《墨子·尚賢下》、《尸子輯本》、《呂氏春秋》、《史記·五帝本紀》都記載,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說他把最好的地給別人,把最好的漁場給別人,改進制陶技術使人們能用到質量更好的陶器,解決了當?shù)孛癖姷脑S多糾紛,吸引大量從者,使得“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從一介平民成為當?shù)氐囊粋€有影響的民眾領袖。舜以其利他行為,為其他民眾提供示范性榜樣,讓民眾了解如何耕種、如何捕魚、如何制陶并從中享受利益和方便,而且把自己的利益無私地讓與民眾享受,因此在民眾中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威信,民眾也愿意追隨他。舜的柔實力,是他長期利他行為的一個無意識的結果,是他覺得他應當這樣做,而不是為了成為民眾領袖而這樣做。
其二,以其高尚的德行和人格感染民眾,無意識地吸引民眾追隨。
舜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的明德時代,“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1,開啟了儒家的道德先河,是以德治國的最早榜樣。舜是中國孝文化的首創(chuàng)者,在處理家庭矛盾中表現(xiàn)了他的德行和智慧。在親生母親去世后,他的盲人老爹與繼母及異母弟象合謀,多次試圖制他于死地,但他以其智慧妥善地解決了家庭矛盾,形成了五典之教,“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得家庭、社會和諧。
舜執(zhí)掌大權后也體現(xiàn)了強大的柔實力。這是基于國內大治、以柔遠人政策處理夏苗、夏夷關系而具有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舜對內,以民本思想為指導,以 “兼愛百姓,務利天下”為宗旨,到四方教化民眾,重用大禹來治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讓大禹主持具體政務,任命八個有德之人管理各種事務,出現(xiàn)了天下大治的局面,而且舜治天下有大功而不以功處,不以天下為私天下,成為后世儒家的德治天下、任賢與能、孝感天地的圣人,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強的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對外關系上,舜以柔實力處理華夏和東夷兩大民族之間的矛盾,促進了兩大民族的華夏一體化;對當時戰(zhàn)敗的苗蠻集團與華夏民族對抗,舜也本著以無事取天下的方針,反對窮兵黷武,以華夏民族的樂舞感化三苗2。
2、管子的柔實力
管子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政治家,在他執(zhí)政期間,對齊的政治、經(jīng)濟進行了重大改革,使齊國日益富強,成為當時第一強國,為春秋五霸之首,擁有強大的硬實力。但管子在處理政事方面,也擁有很強的柔實力。這主要表現(xiàn)在國內治理和對外關系兩個方面上:
在國內,以民為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進行。
其一,齊國在治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豆茏印芬粫丫裎拿骺闯芍螄业臈澚海J為“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3。
其二,《管子》一書明確提出了“以民為本”的思想。書中指出,“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苯y(tǒng)治者的任務就在于觀察百姓喜歡什么,討厭什么,關心什么,擔憂什么,統(tǒng)治者要為他們排憂解難,滿足他們生活的基本需要,這樣百姓也會給予統(tǒng)治者想得到的東西。因此人民得到安樂,就會為國家解除憂難,人民得到富貴,就會承受國家的貧賤,即“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4
《管子》不僅提出了以民為本的原則,而且提出了如何實現(xiàn)以民為本的具體措施,包括興修水利、圈養(yǎng)六畜、發(fā)展手工業(yè)、林業(yè)、漁業(yè),還提出了“入國四旬,五行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養(yǎng)疾、合獨、問病、通窮、振困、接絕”1,對老人、幼兒、遺孤、殘廢、鰥寡、病人、貧困、災民、烈士家屬等9種弱勢群體國家給予關照,每40天就要五次檢查九惠的措施實行得如何。這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明確地實行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思想。
齊國在管子的治理下,民富國強,秩序井然,被華夏各國所仰慕和模仿。在對外關系中,齊國不僅使用硬實力,而且善于使用柔實力。
其一,幫助他國解決實際問題,以其利他性的行為獲得感召力和追隨者。齊桓公在位二十三年時,“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還”。 雖然在這次行動中齊國也使用了軍事、經(jīng)濟力量等硬資源,但也有柔實力的使用,齊國在幫助救燕后不但未得分毫實利,反而還把齊國土地割讓給燕國,以感謝燕莊公禮送桓公入齊境。這在各諸侯國中產(chǎn)生強大的感召力,各“諸侯聞之,皆從齊”。五年后,“衛(wèi)文公有狄亂,告急于齊”,齊又趁勢“率諸侯城楚丘而立衛(wèi)君”,再次鞏固了齊國在華夏國家中的影響力。此外,齊國還幫助晉惠公恢復了君位,帶頭為周朝增筑王城,幫助邢國擊退狄人侵略并遷到安全地區(qū),幫助衛(wèi)國擊退狄人侵略并恢復衛(wèi)國。
其二,善于和平和理性地使用硬力量。齊桓公時,曾打著周天子的旗號組織盟軍討伐當時的大國楚國。此次行動雖然使用硬實力,但其中也有柔實力的使用:即雙方以相互接受對方的妥協(xié)而結束敵對,楚國承認了不向周天子貢茅的錯誤,愿意補交,齊國也不再向楚國追究周天子在楚境失蹤的責任,雙方各讓一步,以雙方相互接受對方條件而結束爭端,達成和平協(xié)議,齊率領盟軍撤軍。楚國實際上被納入華夏體系。
為了抵御外部蠻夷的入侵,齊國帶領諸侯國修筑了多處要塞,保衛(wèi)中原華夏各國。這些使用軍事、經(jīng)濟力量的行為,也產(chǎn)生了吸引力和感召力,使齊國在諸侯國中的影響力得以提高。
其三,善于使用經(jīng)濟力量,讓其他國獲得經(jīng)濟利益。在各國送禮來朝訪時,齊國總是用厚禮回贈,讓空手來的使臣也能滿載而歸。齊國放開自己的經(jīng)濟,允許齊國的魚鹽運往其他諸侯國,命令關市只檢查而不征稅。這使齊國在各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xié)”2。在齊國的主持下,華夏體系一度出現(xiàn)了“諸侯甲不解累,兵不解翳,弢無弓,服無矢,隱武事,行文道,帥諸侯而朝天子”的和平景象3。管子后來受到孔子、司馬遷等人的高度評價。孔子說,如果沒有管子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華夏民族可能就會象未開化的蠻族一樣,“被發(fā)左衽”。
3、 小國的柔實力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華夏體系中出現(xiàn)了一批國家的軍事、經(jīng)濟力量不強,但卻擁有較強柔實力的中小國家,它們以不同方式產(chǎn)生的柔實力維護國家利益,或以柔實力在華夏體系國家中擁有超出軍事、經(jīng)濟地位的影響力。
其一,鄭國燭之武以智退秦兵,以柔克剛。
公元前630年,晉文公聯(lián)合秦國,以鄭國背叛晉秦聯(lián)盟而與楚國交好為借口,分別從兩個方向包圍了鄭國國都。鄭文公聽從佚之狐的勸告,派大夫燭之武前往秦軍。燭之武以理服人,他從秦國的國家利益來勸秦穆公退軍,他說:鄭國滅亡如果對秦國有好處,那是值得秦軍來攻打鄭國的,但秦國離開鄭國很遠,要把鄭國作為秦國的土地,這是很難的,但如果鄭國滅亡卻增加了鄰國的土地,這就等于削弱秦國,而如果秦國把鄭國作為一個通往東方路上的朋友,使臣來來往往,鄭國都可以供給他們的物資,對秦國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晉國曾受恩于秦國,但晉國不圖報恩,秦國早上送他們的土地,晚上他們就在那里修筑了城墻來對付秦國。晉國是不會滿足的,他們在東邊的鄭國得手后,又將向西擴張,如果不損害秦國,他們就不能向西部擴張。燭之武最后希望秦穆公考慮,鄭國滅亡是不是對晉國有利而有損于秦國的利益?秦穆公聽從了燭之武的勸告,就與鄭國結了盟,還派秦軍為鄭國守衛(wèi),自己率領部分軍隊回秦國去了1。
其二,宋國向戌勸服楚晉彌兵和好。
春秋中后期,楚晉鄢陵大戰(zhàn)后,楚國晉國疲于爭霸戰(zhàn)爭,均表示出了暫時妥協(xié)的意愿。公元前548年,晉國中軍元帥趙武下令減輕諸侯對晉國的貢賦,并對前去納貢的魯國穆叔表達了愿與楚國和好的愿望,魯國的穆叔又把這個和平的信息傳給了宋國大夫向戌,向戌是宋國的左師,他與晉、楚兩國的執(zhí)政大臣都相好,就出使到楚國與晉國斡旋。向戌以理服人,先后說服了晉楚兩國接受彌兵的建設,并最終促成了公元前546年的彌兵大會,各國在宋國西門達成了新的和平盟約,使此后的十幾年未有戰(zhàn)事發(fā)生,尤其是晉楚兩大國之間,維持了相對和平達四十多年。
其三,鄭國子產(chǎn)柔中帶剛,善于利用國際法維護小國利益。
子產(chǎn),前544年為鄭相國。當時的鄭國是一個夾在大國中間的小國和弱國,西面是周國和秦國,北面是強大的晉國,東與大國齊國為鄰,南方也是一個大國楚國。在那個小國隨時都可能被大國吞并的年代,鄭國卻以一個小國之力,發(fā)揮了經(jīng)常是一個大國才能具有的影響。
鄭國的柔實力來自于兩方面:一是子產(chǎn)治國有方,在國內民眾中擁有較高威望;二是子產(chǎn)善于利用當時的國際法(即霸權國家制定的規(guī)則)來處理與大國的關系。在治國方面,子產(chǎn)進行改革,行法制,以國家安定,大族和順,選賢任能,勤儉持國為綱,為鄭國求得了上下團結的好局面。他制定按丘征發(fā)兵賦的丘賦,受到一些國人的攻擊。子產(chǎn)回答說:“茍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聞為善者不改其法度,故能有濟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彼J為只要對國家有利,個人生死可置之度外,做好事的人不改變他的法度,才能成功,老百姓不可以放任,法度不可以改變。他的治理最終得到百姓的認可。在對外方面,子產(chǎn)堅持“蕞(小之意)爾國”的思想,認為鄭國再小也是一個獨立國家2,晉國不可干涉鄭國內政。他一方面不得不向晉國進貢以維持生存,但另一方面又拒理力爭,堅持鄭國的尊嚴,抗爭晉國不以禮對待鄭國國君、不以禮的規(guī)定讓鄭國交納更多的賦貢,使晉國不得不對鄭國道歉并同意了鄭國的合理要求。 這種柔中帶剛的小國外交風格受到了大國的尊重。
其四,子貢說服各國,保衛(wèi)魯國安全。
當時齊國相國陳成子想出兵攻打魯國,以提高他在齊國的威權??鬃幼屪迂暢鍪垢鲊?,以化解魯國的危機。子貢憑借他出色的言辭表達能力和對局勢的精確分析,先后成功地出使齊、吳、越、晉等四國,勸齊棄魯攻吳、勸吳救魯攻齊、勸越出兵助吳攻齊、勸晉出兵助齊對吳,通過外交手段成功地保存了魯國。后來司馬遷高度贊揚說:“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是也。”3
4、以柔克剛,柔中帶剛,進攻性柔實力的全面開展與戰(zhàn)略謀劃——越國對吳國的柔戰(zhàn)
進攻性柔實力是通過有明確目的的一系列文化的、政治的、外交的、經(jīng)濟的和平和非強迫非軍事的手段,利用對方的矛盾、弱點,投其所好,以取得對方的信任,減少對自己的警惕,強化其缺點,消解其優(yōu)勢,離間其上層,腐蝕其斗志,消耗其國力,離間其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在看不見的戰(zhàn)線上最大限度的削弱對方。越國對吳國的和平演變是其典型。
越國勾踐時,軍隊主力為吳國打敗,只剩下五千殘兵。越國成為吳國的附屬國,勾踐和大夫范蠡入?yún)菫榕?。后勾踐以臥薪嘗膽的精神,在國內十年生聚,積蓄力量,勵精圖治,重用賢才,勤奮治國,積累軍事、經(jīng)濟等硬實力資源;同時,在對吳國的關系上,他采用了大夫文種、范蠡等人的進攻性柔實力戰(zhàn)略,即在沒有條件用軍事力量打敗吳國之前,對吳國開展柔性攻勢,全面消解對方的硬實力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資源,為最后打敗吳國積累條件。這些柔性戰(zhàn)略包括:(1)對外實行韜光養(yǎng)晦戰(zhàn)略,對吳稱臣納貢;(2)利用吳、楚、齊、晉的矛盾,加深吳與楚、齊、晉國的矛盾;同時強化越與齊、晉、楚的關系;(3)越以貴重的財物贈送給吳王,以大量的金玉布帛換取吳國大臣的歡心;(4)高價購買吳國的糧食草料等戰(zhàn)略物資,削弱吳國的戰(zhàn)略物資的儲藏;(5)選美女進獻吳王,迷惑其心志,擾亂其計謀;(6)向吳國貢奉能工巧匠和珍貴木材,唆使吳國興建官殿樓臺,以耗盡其財力;(7)送財富給吳國重臣,為已所用;(8)設計挑撥吳王與吳國重臣伍子胥的關系,最后迫其自殺。越國對吳國的進攻性柔實力戰(zhàn)略中的主要內容,大部分都得到了實現(xiàn),從而大大削弱了吳國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實力,并利用吳與晉齊爭霸的機會,起兵伐吳,終于打敗吳軍,滅了吳國。越國的進攻性柔實力戰(zhàn)略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5、硬實力的柔性使用所產(chǎn)生的柔實力:孫子的不戰(zhàn)而勝和伐交思想
在使用硬實力過程中,運用柔實力也很重要。孫子是以軍事戰(zhàn)略家留名于世的,但他在研究軍事作戰(zhàn)規(guī)律時,卻沒有過分強調戰(zhàn)爭和軍事手段的重要性,而是持極為謹慎的態(tài)度,對戰(zhàn)爭可能帶來的種種弊端都考慮進去;相反,孫子把和平方式看得極為重要,甚至認為不戰(zhàn)而勝才是使用硬實力的最佳方式,和平方式的作用超過軍事和戰(zhàn)爭方式。
孫子認為,戰(zhàn)爭是事關國家存亡的大事,在作出戰(zhàn)爭決策之前,首先要考慮“道天地將法”五要素,而“道”即政治因素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看戰(zhàn)爭是否正義,是否合民意,只有上下一心,君民齊心協(xié)力,才可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因此孫子提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道,即戰(zhàn)爭的正義性,是文化因素。
孫子還把軍事解決與和平解決的結果作了比較,得出了和平解決為上的結論?!胺蛴帽?,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孫子看來,和平方式能達到“全”的目的,不破壞任何東西,是一種最理想的辦法;而戰(zhàn)爭方式則必定要“破”,任何戰(zhàn)爭都會造成生命和財產(chǎn)的破壞,“為不得已”時才能用。
這里的伐交,實際上包括了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是一個國家通過和平方式,運用國內外力量施加影響來達到本來通過戰(zhàn)爭才能達到的目的。這種硬實力使用過程中的和平方式,包括利用相關國家之間的矛盾、使用間諜獲得情報、挑撥對方前后方將帥關系、在對方內部制造混亂、武力威懾之下誘使對方投降或達成停戰(zhàn)協(xié)議等,是避免戰(zhàn)爭、減少戰(zhàn)爭代價的可選擇的方式。
6、孔子和儒家的以德服人、德化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柔實力思想
在儒家看來,人與由人的聚合體構成的國家沒有本質區(qū)別,國家是抽象的,它是通過具體的統(tǒng)治者來體現(xiàn)的,統(tǒng)治者雖然不同于一般的民眾,但統(tǒng)治者和普通民眾一樣,他首先是人,因此,在個人層次適用的那些道德規(guī)范,在國家統(tǒng)治者身上同樣適用,因此,國家的道德即是個人道德的總和,又是主要通過統(tǒng)治者的道德來體現(xiàn)的,統(tǒng)治者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國家的道德。所以,儒家認為,在個人層次上不能做的事情,在國家層次上也不能做,在個人層次上適用的道德準則也同樣適用國家的行為準則。因此,治國平天下,首先就要修身,從個人層次做起。
儒家認為治天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力假仁打天下、治天下,即靠軍隊、國家暴力打天下、治天下、威天下,但這種方法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另一種是儒家大力提倡的以德和道得天下、治天下,它雖然不完全排斥力的作用,但強調道和德的作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兩種方法構成霸道與王道的不同。在孟子看來,“仁政無敵”,“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仁人無敵于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樣的君王必能成為最強大的君王,統(tǒng)一天下1。
而德治天下又是以爭取民心為基礎的,力能制人但不能服人,只有靠德和道才能征服人心。行德和行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得民心。孟子提出,“桀紂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1。因此,仁者無敵于天下。
如何才能實現(xiàn)德治天下和使天下之心歸一的目標呢?儒家的根本思路有兩種:其一是統(tǒng)治者以仁愛為本,做有德之君,行有道之策,統(tǒng)治者自身通過不斷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實行愛民敬民富民恤民的政策,處理好與廣大民眾的關系;二是通過推廣教育,向民眾倡導至善向善的行為準則,使民眾提高自身的道德標準和水平,實現(xiàn)與治天下的有德之人的上下同心的和諧關系。
統(tǒng)治者和民眾兩者都需要修身的過程,通過修身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所以儒家特別強調人、家、國、天下四者的關系中人修身的基礎意義,認為“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治國,國治而后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2。
這樣,儒家通過天下結構論提出了人、民眾為天下之本的思想,通過天下一體論提出了本國民眾在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同等重要和各國民眾同等重要的思想,通過人國一體論和德治天下論提出了爭取天下民眾的思想。雖然儒家的這些思想在當時過于空想,不切實際,脫離當時的國內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實踐,在理論上也過分強調個人倫理的作用而忽視了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的過程的特點及自身規(guī)律,也帶有為統(tǒng)治者服務的時代局限性,但它們的不少內容又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超越了時代的局限,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fā)展,其中的一些內容愈發(fā)具有現(xiàn)實意義,也為我們今天觀察論民眾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提供了哲學思想的基礎。
7、蘇秦、張儀的借助他方力量并在實現(xiàn)他方利益中實現(xiàn)自己利益的柔實力。
通常柔實力是指當事一方所施加的影響力,但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卻出現(xiàn)了第三方介入爭端,通過優(yōu)秀的言語表達能力、對時局的深刻的分析力和思想邏輯的滲透力來說服其中一方接受自己的主張。這就是第三方柔實力。這種柔實力以在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身上表達的最充分。
這種第三方柔實力最突出的特點是不借助、不依靠任何國家,與軍事、經(jīng)濟等硬實力資源沒有任何關系,甚至也與國家的文化、政策、價值等文化資源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完全借助個人超強的說服力,以幫助一方實現(xiàn)國家利益并接受自己的主張為途徑,間接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
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最大的本事,就是從地緣政治的形勢出發(fā),分析各國的優(yōu)點,指出各國的弱點,然后提出如何以已之長避已之短,設計并采取相應的戰(zhàn)略謀略,與什么國家結盟,各國的戰(zhàn)略對手是誰,如何運用國家結盟戰(zhàn)略來實現(xiàn)各國的戰(zhàn)略目標。蘇秦關于燕、趙、魏、韓、楚、齊六國合縱抗秦的多邊外交主張被六國所接受,在公元前332年,六國在蘇秦的主導下簽訂了合縱抗秦的盟約,組成了抗秦聯(lián)盟,蘇秦擔任了這個聯(lián)盟的縱長(秘書長)。
8、善于學習和借鑒他國長處的逆向柔實力。
秦國本是戰(zhàn)國初期最落后的國家。秦國被魏國等中原國家的先進制度和先進文化吸引,在秦孝公時代通過商鞅變法,把魏國等國的變法、楚國等國的郡縣制引秦國,但秦國被魏、楚吸引和自覺地模仿、仰慕魏、楚,并沒有增加魏、楚在秦的影響力,反而使秦國借鑒魏楚的先進經(jīng)驗并結合秦國實踐加以改造、發(fā)展、創(chuàng)新,結果使秦國后來居上,從柔弱變剛強,從落后變先進,從弱小變強大,最后戰(zhàn)勝中原各國,一統(tǒng)華夏。逆向柔實力還有:吳國通過學習楚國和晉國并一度戰(zhàn)勝楚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都是學習模仿他國而使自己強大并最終戰(zhàn)勝原來的學習國。晚清師夷長技以制夷也是一種逆向吸引力,但沒能產(chǎn)生逆向柔實力。
9、通過本國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對外政策感化外國民眾的柔實力思想。
賈誼的柔實力思想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漢匈關系上的延伸和發(fā)展。他在其《大政》、《修政》和《匈奴》等篇中集中展現(xiàn)了民本思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德戰(zhàn)和爭民的思想。
柔實力思想的基礎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惟有道者處之”,因此,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主張以民為“萬世之本”,“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1。民心所向,不僅關系一國安危,而且直接與國家間政治有關,民眾才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因此,國家對內必須敬民、愛民,千萬不要輕民、簡民、敵民,“故自古至于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2。
賈誼也把以民為本的理論運用于對匈奴的政策上。既然國內是民為國之本,對匈奴來說也是一樣,匈奴民眾也是匈奴國之本。所以漢對匈奴也不僅僅與匈奴的單于統(tǒng)治者打交道,也應把匈奴民眾放進漢匈關系之中來考慮。因此,賈誼提出了漢王朝要針對匈奴民眾做工作,爭取匈奴民眾對漢王朝的認同的戰(zhàn)略思想,并具體提出了針對匈奴民眾的“德戰(zhàn)”論。就是以厚德服匈奴眾,使匈奴民眾歸附于漢,成為漢朝的一部分,并可使其駐守漢朝邊境之地,防備其他的西北方向的月氏和其他民族的進攻,這樣就可達到罷邊境之兵以為戎邊之民的目標。賈誼把這一思想稱為德戰(zhàn)德勝思想,其核心在于與匈奴單于“爭其民”,使得匈奴民眾歸附于漢,使“單于無臣之使,無民之守”,不得不“請歸陛下之義”,“此謂戰(zhàn)德”3。
這實際上是以軍事戰(zhàn)爭對匈奴上層進行打擊,同時運用文化、價值觀、政策對匈奴民眾,以和平方式爭取匈奴民眾脫離單于統(tǒng)治而歸附于漢的看不見的戰(zhàn)爭。他還提出了具體實施這一戰(zhàn)略的措施和方案,即“三表五餌”。三表即漢帝應以漢的核心價值觀對匈奴民眾立信、示愛和示敬,就是要在匈奴民眾中樹立誠信,對他們表示親近關愛,并尊敬匈奴民眾的愛好, 這樣“愛人之狀,好人之技”,經(jīng)年累月長期實行,必能讓匈奴民眾歸至于漢4。五餌即通過漢朝的物質文化優(yōu)勢,從眼、耳、鼻、口、舌五個方面,以匈奴民眾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改變其生活習慣,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對漢文化的好感,產(chǎn)生對漢文化的懷想、思念、向往之意,逐漸心生歸化之情?!盃科涠?,牽其目,牽其口,牽其腹,四者已牽,又引其心,安得不來”?漢朝向匈奴人展示優(yōu)裕的物質文明,讓他們在生活的各方面感到漢朝的教化文明,仰慕和模仿漢朝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吸引其不安貧困之心,那么北方的匈奴人,“南鄉(xiāng)而欲走漢,猶水流下也”,匈奴人就會歸附于漢。這就是所謂德戰(zhàn)德勝5。當然,同時,漢朝必須對匈奴保持強大的軍事威懾。實際上對匈奴是采用剛柔并濟的兩手。
10 、善于柔性利用硬資源(經(jīng)濟優(yōu)勢)爭取和平與穩(wěn)定的和親、朝貢政策。
唐時的貞觀王朝是中國最強盛的王朝,唐朝當時也是世界上的繁榮強大的超級大國。李世民時的貞觀王朝人才濟濟,文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武有李靖、程咬金、尉遲敬德。貞觀王朝政治修明,人民安居樂業(yè),商業(yè)發(fā)達,高度發(fā)達的商業(yè)形成了膠州、廣州、明州、福州、洪州、揚州、益州、沙州、涼州等具有影響的商業(yè)城市。同時對外極為開放,吸引了敘利亞人、阿拉伯人、波斯人、達旦人、朝鮮人、日本人、安南人等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十余萬外國人長期在長安定居。日本等國更是高度仰慕唐朝,自唐朝回日本的留學僧人惠齊惠光等在奏折中提出了“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須常達”的主張。日本王朝也制定了主動和大規(guī)模學習唐朝的國策,從公元7世紀初至9世紀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shù)之多、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這些學生把唐朝的文字、建筑、服飾、制度典章等帶回國內,促進了日本文明的發(fā)展。這是真正的通過文化、制度、人格魅力而產(chǎn)生的吸引力、感召力、追隨力、仰慕和模仿力,實現(xiàn)了中日兩國長期和平友好關系。唐朝時期中國的柔實力也達到頂峰。
五、柔剛并濟是正道
《老子》全書沒有提及“剛柔并濟”的思想。但根據(jù)老子的陰陽學說,事物的兩個方面不能絕對化,陰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對抗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平衡才是事物保持其本質的基本道理。
在力量弱小、力量強大、力量柔性使用、力量剛性使用四個因素中,最好的狀態(tài)是力量大小與力量使用方式的平衡,也就是所謂剛柔并濟。所謂剛柔并濟,就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以柔補剛,以剛補柔,柔以剛為基,剛以柔為用,柔剛既是一陰一陽,也是一正一奇,相互轉換,交替使用,即可以以柔克剛,也可以以剛克柔,該柔則柔,該剛則剛,柔剛并舉,相互益彰。如果特別強調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容易產(chǎn)生片面性,走向反面。
在這方面,南北宋兩次滅國的慘重教訓特別值得吸取。當時中國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初期發(fā)展階段的人口不過一、二百萬,女真族軍隊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千上萬人,蒙古軍隊人數(shù)不過一、二十萬,但卻把擁有一億人口、軍隊人數(shù)上百萬、擁有先進裝備武器、科技發(fā)達、商業(yè)繁榮、政治相對清明、世界上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宋朝打得落花流水,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蒙。按理說宋朝軍隊即強大又用柔,應當說是很好的狀況,但問題在于,宋朝的剛柔不平衡,柔得太柔,剛強卻不夠。這是因為宋朝的制度基因中,少了對善戰(zhàn)將軍的尊重而對其制約太多,少了道家的陰陽平衡和以奇用兵的思想,少了法家的務實和血性剛強的精神,而文風太盛,儒風太盛,面對北方燕云十六州國土的喪失,面對強大的敵人,面對北宋亡于金的深刻教訓,統(tǒng)治者不思變革,沉溺于詩詞書畫,當時許多有影響的文人,不是討論如何提高宋的戰(zhàn)斗力,而是把大量的時間用于死讀經(jīng)書,導致宋朝文柔壓制了剛強,最終導致滅國之災,半數(shù)以上的百姓慘遭屠殺,其教訓實在慘痛之極。
總之,以道治國的政治家,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無論是國防建設還是經(jīng)濟發(fā)展,無論是政治、經(jīng)濟、法律制度建設還是人的素質的提高,都要根據(jù)時代變化的趨勢和特點,努力增強硬實力,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使外部敵對勢力不能對本國起覬覦之心;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強柔力量的建設,提高對道與德的認識把握能力,提高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執(zhí)政者與百姓的和諧程度,提高道治國家的對外吸引力、影響力。只有剛柔并濟才是達致國家長治久安的治國之術。剛柔相濟的思想,后來在道家黃老學派的著作中得到了發(fā)揮和論述。
(責任編輯:周小玲)
Expounding, Implementing & Formulating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Roushili (柔實力)
Ye Zicheng
Abstract: “The Rou overcomes the Gang (剛), and the weak the strong” in Chapter 36 of Laoztu, within a further summarised “Roushili”, has echoed the crux of Laoztus guideline in political governance. “Rou” in Laoztu comprised of 5 senses: however, among them, “The Rou overcomes the Gang” couldnt be interpreted as the concrete “victory of weak side to strong power”, but the flexibility while powers using as a particular way to regulate current power. Thus makes corollary to the Rous re-defination. That Rou the concept specifically refers to Roushili, a smart way to exerting influence or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In history, Roushili exemplified itself via numerous instances, that Rou and Gang (straight use of power), as the counterpart of Yin and Yang ‘s notion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constituted of the chief dual aspects of nations governance. To merely emphasise the usage of Gang or Rou is unavailable, as some scholars misinterpreting Laotzu, the mutual supplementing authentically performs crucially. Roushili could offer contemporary though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Tianxias regulation, a positive cultural genetic reference.
Keywords:Lao Tzu;Political Philosophy; Rou; Roushili(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