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偉,宋 偉,李乃禾,宋金麗,黎宗琪,雷鴻翔
(1.西南石油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610500;2.石油天然氣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500;3.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廣漢鉆采設備廠,四川 成都,610051;4.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井下作業(yè)公司,四川 成都,610051)
在石油開采過程中,若遇到因地層壓力大于井底壓力而導致的溢流或井噴,或者因設備故障而導致的烴類流體流速增大等情況,就需要井下安全閥及時關閉流體通道,避免惡性事故的發(fā)生[1]。
我國井下安全閥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仍處于初級研究階段,現(xiàn)有的井下安全閥多以液壓單柱塞驅(qū)動方式為主[2]。但是這種驅(qū)動方式需將液壓管線連接至地面控制部分,且柱塞在推動中心管打開閥板的過程中,會導致中心管偏心。容易出現(xiàn)安全閥失效。另外,如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因泄漏而失效,安全閥將被強行關閉,此時為了保證油氣的正常生產(chǎn),只能通過井下作業(yè)將閥板打開,使井下安全閥處于永久打開狀態(tài),無法再次使用。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設計了新型井下安全閥,采用壓力脈沖方式,液壓管線只需要傳遞壓力脈沖信號,不需要長期承受高壓,杜絕了因管線泄漏而造成的井下安全閥失效。同時,驅(qū)動方式改為電機驅(qū)動,直接驅(qū)動滑套式閥門的開合,反應迅速,且由于采用新型滑套式閥門,其所承擔的阻力遠小于折疊式板閥。該種設計提高了安全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井下安全閥發(fā)展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70多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其結構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可靠性越來越高,其主要完善的部分包括閥體密封方式、驅(qū)動方式、鎖定方式等3個方面[3]。
1)密封方式
井下安全閥的密封方式經(jīng)歷了由球閥密封到滑套閥密封的變革。早期采用的主要為球閥密封方式,但是由于球閥密封在旋轉(zhuǎn)時摩擦力較大、可靠性較差,一般更換部件時需同時更換球閥體和球座[4],為了克服球閥密封的缺點,如今油氣井井下安全閥一般采用閥板密封方式。板閥密封是靠閥板上的錐面和密封座之間的配合產(chǎn)生的[5]。
2)驅(qū)動方式
現(xiàn)有的井下安全閥一般都采用液壓驅(qū)動的方式,利用彈簧推動中心管來打開或關閉閥板[6]。閥板打開時,為了防止閥板關閉需要液壓腔要保持壓力,這對活塞的密封性能要求很高。為了改善密封性能,貝殼石油工具公司在2000年研制了T-5型井下安全閥,將大直徑活塞變?yōu)樾≈睆交钊?,減輕了活塞質(zhì)量,提高了密封性能。
3)鎖定方式
在高壓情況下,液壓系統(tǒng)易發(fā)生刺破,導致系統(tǒng)泄壓,此時為了保證正常生產(chǎn),只能強行打開閥板,SC35-120A型井下安全閥設計了通過使鎖套剪斷銷釘,強制推動中心管下移打開閥板的永久開鎖鎖定機構[7]。但其結構復雜,且可靠性不高。
針對這些問題,國外的井下安全閥技術取得了較大進展。Vick發(fā)明了包括磁耦合裝置、彈簧、閥板、柱塞的井下安全閥[8]。后來,Lauderdale設計出平衡柱塞結構來平衡流體靜壓力,提高了閥板關閉的可靠性[9]。
國內(nèi)井下安全閥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產(chǎn)品可靠性不高,需要研發(fā)出動作迅速、工作可靠、結構簡單的新型井下安全閥。
設計的電機驅(qū)動式井下安全閥主要由上接頭、外套筒、中心管、壓力傳感器、控制板、中間接頭、電機、滑套閥、旁通流道、可投撈堵頭、下接頭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上下接頭分別外套于中心筒,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電機為空心杯電機,外套于中心管,內(nèi)嵌于外套筒,利用鍵槽進行周向固定,止推軸承進行軸向定位;滑套閥與電機轉(zhuǎn)子組成絲桿螺母副,將電機的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化為軸向直線運動。地面液壓控制系統(tǒng)與裝于上接頭的液壓管線接頭相連,調(diào)節(jié)液壓;旁通流道作為正常生產(chǎn)時的油氣通道;可投撈堵頭長期處于堵住狀態(tài),修井時可用專門的打撈工具撈起。
1-上接頭;2-液壓管線接頭;3-壓力傳感器;4-控制面板;5-電池;6-中間接頭;7-碟簧;8-電機;9-止推軸承;10-中心管;11-滑套閥;12-流道;13-堵頭;14-下接頭圖1 滑套式井下安全閥結構Fig.1 Structure of slip-typesubsurface safety valve
所設計的新型井下安全閥采用壓力脈沖控制方式[10],控制流程如圖2所示。內(nèi)置控制板,通過壓力傳感器讀取壓力變化信號,然后控制板內(nèi)部的解碼器對壓力信號進行解碼,與控制板內(nèi)部儲存的控制命令進行匹配并控制電機正反轉(zhuǎn),實現(xiàn)滑套閥的打開與關閉。
圖2 控制流程Fig.2 Control flow chart
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井下安全閥中心管在堵頭作用下,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滑套閥處于打開狀態(tài),油氣可通過環(huán)槽流道正常生產(chǎn);當遇到井底高壓油氣時,需要迅速將通道切斷,地面通過液壓管線發(fā)送壓力脈沖信號,控制電機正轉(zhuǎn),帶動滑套閥運動,關閉環(huán)槽通道并在密封圈的密封作用下切斷油氣通道,防止溢流井噴;待井底油氣壓力恢復正常后,電機在壓力脈沖信號的控制下反轉(zhuǎn),重新打開環(huán)槽流道。若需修井及其他井下作業(yè),則可用專門的投撈工具將堵頭撈出,打開中心管。
滑套式板閥關閉過程中的受力如圖3所示。若要求滑套閥關閉過程中的某1個時刻所受的液壓推力F,一般有2種辦法,一是求出滑套閥上每1個點的表面力,然后對整個表面積分以求出作用力,這種方法計算任務量較大;二是利用控制體積法,即運用流體動量方程直接求出滑套閥所受的液壓推力F[11-12]。
圖3 滑套閥關閉過程示意Fig.3 Slide valve closed process diagram
在閥門關閉過程中,H為閥門初始寬度,m;閥門寬度變?yōu)閔c時,設閥門井口壓力為P0,Pa;出口壓力為Pc,Pa;流體流量為Q,m3/s;閥門寬度為B,m;流體對板閥的作用力為F,Pa;v為閥門關閉速度,m/s。
根據(jù)流體動量方程,則有:
(1)
(2)
ρQ(Vc-V0)=P0-F′-Pc
(3)
將式(1)、(2)帶入式(3)得:
F′=P0-Pc-ρQ(Vc-V0)
(4)
(5)
F=-F′
(6)
式中:V0為進口處流體的速度,m/s;Vc為出口處流體的速度,m/s;ρ為流體密度,kg/m3;g為重力加速度,m/s2;F′為板閥對水流的作用力,Pa。
上述公式計算的是在某一時刻下,滑套閥所受流體推力的大小,為了分析滑套閥從開始關閉到完全關閉整個動態(tài)過程板閥的受力規(guī)律,需要進行大量計算,以下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 workbench對井下安全閥動態(tài)關閉過程進行模擬分析。
井下安全閥的結構參數(shù)如表1所示,滑套閥的材料采用35CrMo,調(diào)質(zhì)到283~302 HB,滑套閥密封區(qū)高頻淬火HRC硬度為40~50 HRC。
表1 結構參數(shù)
模擬分析所針對的井下安全閥模型,除去受自身重力之外,只受到的井下流體的高壓沖擊,并且滑套閥變形對流體的影響忽略不計。采用單向耦合的方法,在不同求解器分別求解流體控制方程和固體控制方程。通過設置耦合面的辦法將流體域的數(shù)據(jù)傳遞到固體域,即可分析井下安全閥在滑套閥關閉的動態(tài)過程中滑套閥的應力應變規(guī)律。在流固耦合面上,應滿足流體與固體應力、位移變量守恒,即滿足如下方程[13-14]。
(7)
4.3.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網(wǎng)格的劃分
為節(jié)約計算資源,建立井下安全閥的簡化模型,該模型采用ICEM CFD進行網(wǎng)格劃分,為了適應動態(tài)模擬過程中的網(wǎng)格變形,采用四面體網(wǎng)格并開啟網(wǎng)格重構,以防止滑套閥關閉過程中網(wǎng)格畸變出現(xiàn)負體積;流體域模型共劃分了2 192 489個網(wǎng)格,并在滑套閥附近進行局部細化,便于充分反映出滑套閥附近流場及應力狀態(tài);滑套的結構網(wǎng)格也采用四面體網(wǎng)格,共劃分3 625 011個網(wǎng)格。
4.3.2邊界條件
由于模型內(nèi)部存在彎道和截流效應,對模型腔內(nèi)流體雷諾數(shù)根據(jù)式(8)進行計算,將表2中相關數(shù)據(jù)帶入得Re=43 875(Re>10 000)即為完全湍流。故采用k-ε的湍流模型。邊界條件選用速度入口(v=7.5m/s)和壓力出口(P=30 MPa)。其湍流強度I由式(9)可得,I=0.042 1,水力直徑d=0.065 m。相關計算參數(shù)如表2所示。
(8)
(9)
表2 計算參數(shù)
滑套閥開度為21 mm時的內(nèi)部壓力云圖截面如圖4所示。由圖可見,因環(huán)槽流道空間較小,故流體壓力較大;隨著流體進入環(huán)槽流道后,壓力逐漸下降,通過滑套閥前,由于流體方向的急劇改變,壓力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增大,通過滑套閥最小過流面積時候,流體方向發(fā)生改變,根據(jù)伯努利方程可知,由于慣性作用,流體在滑套閥壁面上有脫離之勢,導致壓力有所降低,并形成漩渦低壓區(qū)。待流過最小截面處后,由于空間變大,流體重新附著壁面,壓力出現(xiàn)一定程度增加。
圖4 井下安全閥流場壓力云圖Fig.4 The stress nephogram of subsurface safety valve
滑套閥開度為21mm時候的流體速度云圖截面如圖5所示。井下安全閥閥體腔內(nèi)的流體流動分為2種形式,在主流道內(nèi)流動的流體為主流;經(jīng)過環(huán)槽流道區(qū)域的流體,由于速度方向突變而產(chǎn)生旋流。當流體進入滑套閥區(qū)域時,流體的速度和方向都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流線收縮,并且由于流體速度的差異及重力作用會在滑套閥出口處產(chǎn)生二次流,并與主流疊加起來形成漩渦,這種漩渦會導致滑套閥的振動,加速閥體疲勞破壞。
圖5 井下安全閥流場速度云圖Fig.5 The velocity nephogram of subsurface safety valve
以下著重分析在滑套閥由完全開啟到完全關閉的動態(tài)過程,以及滑套閥不同倒角情況下對應內(nèi)部流場速度和滑套閥所受壓力的變化規(guī)律。這可為安全閥結構的優(yōu)化提供理論支撐。
利用UDF編程,來模擬井下安全閥從完全開啟到完全關閉的動態(tài)過程,滑套閥倒角分別為0°,20°,45°和70°時,經(jīng)過流固耦合得到的滑套閥所受壓力對比分析曲線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倒角壓力對比分析Fig.6 Pressure contrast analysis chart of different chamfer
由圖6可見,壓力整體趨勢是隨著開度的減小而上升,當開度大于5 mm時,壓力上升較為緩慢,當開度小于5 mm時候壓力上升急劇,其中,無倒角(0°)的滑套閥所受壓力最大,接近40 MPa,最大壓力隨著倒角度數(shù)的增大而逐漸減小。但是倒角為70°的滑套閥關閉過程中相對于倒角為45°的滑套閥壓力波動較大,特別是在開度從10 mm到0 mm之間時,其壓力大于倒角為45°的滑套閥所受壓力。
滑套閥倒角分別為0°,20°,45°和70°時滑套閥內(nèi)部流場速度對比分析曲線如圖7所示。
由圖7可知,在整個過程中,內(nèi)部流體速度波動較大且隨開度的減小速度逐漸增大,在開度大于10 mm時,流體速度增加較少且波動較小。開度小于10 mm時,速度急劇上升并且波動幅度很大,其中0°倒角的滑套閥速度最大速度接近275 m/s,最大速度隨著滑套閥倒角的增大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是倒角為70°的滑套閥在開度為5 mm到10 mm時,速度波動很大且速度大于倒角為45°的滑套的速度。
圖7 不同倒角速度對比分析Fig.7 Velocity contrast analysis chart of different chamfer
1)設計的滑套式井下安全閥,摒棄傳統(tǒng)的液壓驅(qū)動方式,改為電機驅(qū)動,中間傳動部件較少,結構簡單,可有效的實現(xiàn)井控功能。
2)設計的滑套式井下安全閥采用壓力脈沖的控制方式,其液壓管線只需要傳輸壓力變化信號即可,所以不會發(fā)生因液壓管線壓力過大泄漏而導致的井下安全閥失效,可靠性更高。
3)由內(nèi)部流場分析結果可知,由于環(huán)槽流道的存在,閥體內(nèi)高速流體會對環(huán)槽通道造成沖蝕,二次流與主流的疊加而形成的漩渦會致滑套閥體的振動,會加速閥體疲勞破壞。
4)由分析可知,在滑套閥關閉過程中流體最大速度達到275 m/s,滑套閥所承受最大壓力超過40 MPa;流體速度和滑套閥所受壓力整體都隨著開度減小而增大,隨倒角的增大而減??;但倒角超過45°時,壓力和速度波動明顯增大,且在開度為5~10 mm階段均大于倒角為45°時的值,應該采用倒角為45°的滑套閥。
5)設計的滑套式井下安全閥具有杜絕液壓泄漏、反應迅速、結構簡單、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但是該裝置仍有部分難點需要攻克,例如,該裝置采用的是空心杯電機,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如何使電機有足夠的驅(qū)動能力;井下工況惡劣,溫度較高,裝置內(nèi)部控制面板的耐高溫能力有待提高等,需進一步研究優(yōu)化。
[1]寧世品,唐亮,羅煜恒,等. 井下安全閥技術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J]. 新疆石油天然氣,2009,9(3):83-86.
NING Shipin, TANG Liang, LUO Yuheng,et al.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subsurface safety valve technology[J].Xinjiang Oil & Gas,2009,9(3):83-86.
[2]周大偉,鐘功祥,梁政. 國內(nèi)外井下安全閥的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石油礦場機械,2007,36(3):14-16.
ZHOU Dawei, ZHONG Gongxiang,LIANG Zheng. The study of technical state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for down- hole safety valv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J].Oil Field Equipment,2007,36(3):14-16.
[3]周大偉. 井下安全閥系統(tǒng)設計與分析[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07.
[4]張桂林,等編.井下作業(yè)井控技術[M]. 北京: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6.
[5]Hill T G. Equalizing valve seat for a subsurface safety valve: US, US5884705[P]. 1999.
[6]蔡濤,魏忠華,蔡秀玲. 井下安全閥的技術分析[J]. 石油礦場機械,2003,32(6):93-94.
CAI Tao, WEI Zhonghua, CAI Xiuling. Technical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safety valve[J].Oil Field Equipment,2003,32(6):93-94.
[7]朱孝強,耿濤,王志超,等. 海上油井安全閥液控系統(tǒng)卸壓原因分析和措施建議[J]. 國外油田工程,2004,5(4):39-41.
ZHU Xiaoqiang, GENG Tao, WANG Zhichao, et al. Analysis of pressure relief i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offshore oil well safety valve and suggestions[J].Foreign Oilfield Engineering,2004,5(4):39-41.
[8]李常友,孫寶全,董社霞,等. SC35—120A型井下安全閥的研制[J]. 石油機械,2005,3(1):43-44.
LI Changyou, SUN Baoquan, DONG Shexia,et al. Development of SC35-120A downhole safety valve[J].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2005,3(1):43-44.
[9]Vick J D. Deep set safety valve: US, US7434626[P]. 2008.
[10]Lauderdale D P, Smith R R, Gledhill R. Balance line safety valve with tubing pressure assist: CA, US 7392849 B2[P]. 2008.
[11]劉春燕. 基于壓力波的信息傳輸技術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5.
[12]何存興,張鐵華.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0:120-135.
[13]姜楠,孫偉. 液壓技術中的流體力學[J]. 力學與實踐,2005,27(5):83-85.
JIANG Nan,SUN Wei. Fluid mechanics in hydraulic technology[J].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7(5):83-85.
[14]翁建松,劉根凡,麥浚宇. 徑向噴射規(guī)整旋流器內(nèi)部流場研究[J]. 流體機械,2014,42(4):11-16.
WENG Jiansong,LIU Genfang, MAI Junyu. Study onthe flow field in radial jet cyclone[J].Fluid Machine-ry,2014,4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