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約翰·斯坦貝克
十歲男孩喬迪是牧場主卡爾的兒子,他一直渴望著自己能夠擁有一匹小馬。
一天早飯后,卡爾和牧工比利將喬迪帶到了馬廄。一匹陌生的棗紅色馬駒正在一個單間馬廄里朝外看著來人。喬迪一陣驚喜:“這是我的馬嗎?”卡爾笑而不語,比利用行家的口氣說道:“好好馴服它,它就是你的。”
喬迪為小馬駒取名叫戛貝蘭。比利源源不斷地將有關(guān)馬的知識告訴喬迪,上學路上,喬迪像復習功課一樣在心里重復著比利的話,因為這一帶人都知道比利是養(yǎng)馬的一把好手。
戛貝蘭成長得很快,立停、起步、小跑、快跑等一系列動作都有進步,比利說過了感恩節(jié)喬迪就可以騎上戛貝蘭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個晴好的天氣,喬迪上學前把戛貝蘭拉到戶外曬太陽,不想陣雨驟降。喬迪本想撒個謊,跑回家去把戛貝蘭牽進馬廄,但最終還是不想破壞學校紀律。然而等到傍晚放學回家后,喬迪發(fā)現(xiàn)淋過雨的戛貝蘭一個勁兒地發(fā)抖,第二天便病倒了。
一開始,比利還有把握地說,戛貝蘭不過是著了一點涼,兩三天就會好的。可未曾料想,戛貝蘭不幸染上了“馬腺疫”,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喬迪把鋪蓋搬到了馬廄,陪伴著心愛的馬駒,但他的努力無濟于事。
一天清晨,喬迪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身邊的戛貝蘭不見了,草地上留下馬蹄拖過的痕跡。他一口氣跑到山頂,四下望去,在一處小樹叢中發(fā)現(xiàn)了倒在那里的戛貝蘭,它的身旁圍了一圈禿鷹。一只兇殘的禿鷹還未等死神降臨,便蹲到了戛貝蘭的頭上啄食起來。喬迪憤怒了,他玩命般沖了過去,向禿鷹舉起了石頭……
轉(zhuǎn)眼已是新的一年,開春后的一天,卡爾對喬迪說道:“咱家的尼萊懷上了小馬駒……”喬迪樂得幾乎是從凳子上蹦了起來,他開始企盼,無數(shù)次在夢中看到可愛的小馬駒……
二月二日深夜,對于喬迪終生難忘。他剛睡下就被家里的響動吵醒。“尼萊要生了!”當他來到馬廄時,發(fā)現(xiàn)比利的神色有些不對:原來尼萊的胎位嚴重不正,注定要難產(chǎn)。尼萊一陣陣痙攣,痛得直叫喚。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再這樣耽擱下去,這對母子都將失去生命。比利猶豫了片刻,終于下定了決心。此時他像一個胸有成竹的將軍,又像一個兇狠殘忍的劊子手。他操起一柄敲蹄鐵的錘子,自言自語道:“不能再耽誤了?!苯又置顔痰希稗D(zhuǎn)過臉去,離開這里!”
伴隨著尼萊的慘叫和一記重重的頭骨被擊碎的聲音,生命的終結(jié)和生命的誕生幾乎同時發(fā)生了。
小馬駒的出世,喬迪原想自己一定會興高采烈、手舞足蹈的。但現(xiàn)在,喬迪一時搞不清這究竟是悲是喜?;蛟S,對生命的思考于他而言還僅是剛剛開始。
若子摘自《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