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韓遠峰,郭益湘
(深圳市福田區(qū)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34)
柴芍六君湯合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觀察
劉 麗,韓遠峰,郭益湘
(深圳市福田區(qū)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34)
目的:觀察柴芍六君湯合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4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5例和對照組23例,治療組給予柴芍六君湯和丹參飲加減口服,對照組給予胃復春口服。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胃鏡、病理改善情況。結(jié)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0.00%,對照組60.8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鏡及病理學療效對比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68.00%,對照組總有效率43.4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柴芍六君湯和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確切。
慢性萎縮性胃炎;柴芍六君湯;丹參飲;胃復春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197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其列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狀態(tài)。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尚無理想有效的藥物。本研究以柴芍六君湯和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共48例,均為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45~68歲,平均(54.8±5.5)歲;病程1~12年,平均(6.1±3.8)年;幽門螺桿菌陽性17例。對照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齡42~67歲,平均(51.6±4.8)歲;病程1~13年,平均(6.5±4.1)年;幽門螺桿菌陽性15例。兩組性別、年齡、體征、病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鏡及病理學組織檢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臨床以胃脘疼痛、飽脹、痞悶、噯氣、納呆等為主要表現(xiàn)。 均行胃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排除合并胃黏膜有重度異型增生或病理診斷疑有惡變,合并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婦女。
研究組:給予柴芍六君湯合丹參飲(顆粒劑)加減。柴胡10g,白芍10g,陳皮10g,法半夏15g,黨參15g,炒白術(shù)15g,茯苓15g,甘草5g,丹參15g,檀香10g,砂仁10g。胃陰不足加麥冬、沙參,脾胃虛寒加干姜,反酸、燒心加浙貝母、海螵蛸,胃痛明顯加延胡索、郁金。水沖服,日1劑,療程為3個月。
對照組給予胃復春片(杭州胡慶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03,0.36g×60片),餐前30min口服,每次4片,日3次。
兩組均3個月為一療程,1個療程結(jié)束后觀察治療效果。
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胃鏡檢查治療前后胃黏膜改變情況及病理學檢查。
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癥狀療效評價標準。參照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02年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將臨床癥狀按照無、輕、中、重定為0、2、4、6分。統(tǒng)計治療前后癥狀積分。臨床痊愈:證候積分減少95%及以上。顯效:證候積分減少70%~94%。有效:證候積分減少30%~69%。無效: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胃鏡及病理療效。臨床痊愈:胃鏡復查黏膜慢性炎癥明顯好轉(zhuǎn)達輕度,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恢復正?;蛳Аo@效:胃鏡復查黏膜慢性炎癥好轉(zhuǎn),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恢復正?;驕p輕2個級度。有效: 胃鏡復查黏膜病變范圍縮小1/2以上,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慢性炎癥減輕1個級度以上,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減輕。無效:達不到“有效”標準或惡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胃鏡及病理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胃鏡及病理療效比較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yī)“胃脘痛”、“痞滿”、“嘔吐”、“嘈雜”等范疇。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隨著社會發(fā)展,現(xiàn)代人們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如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及勞倦內(nèi)傷等日久損傷脾胃,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失條達而橫乘脾土,或飲食、勞倦傷脾,脾失健運而反侮于肝,肝失疏泄而致肝郁脾虛。肝失疏泄,氣機郁結(jié),血行不暢,病久入絡,血脈瘀滯。脾主運化,胃主受納,李東垣《蘭室秘藏·中滿腹脹論》中指出“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生脹滿,或臟寒生滿病”。情志失調(diào),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虛、肝郁氣滯、血瘀是其基本病機。多表現(xiàn)為胃痛、胃脹、噯氣、納呆等癥狀。
柴芍六君湯調(diào)補脾胃、升清降濁,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方中柴胡疏肝行氣,白芍養(yǎng)血柔肝,黨參、茯苓、白術(shù)益氣健脾,半夏、陳皮理氣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并與白芍緩急止痛?!杜R證指南醫(yī)案》云:“凡氣既久阻,血亦應病,循行之脈絡自痹?!钡嫵鲎浴稌r方歌括》由丹參、檀香、砂仁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丹參味苦性微涼,活血止痛、祛瘀通經(jīng);砂仁辛溫,行氣調(diào)中、和胃醒脾,善引胃氣上升,流通氣機而止痛,功專于中上焦;檀香辛溫,理氣利胸膈,調(diào)脾胃,性溫而不燥,調(diào)中而不傷中,功專于中下二焦。三藥合用,行氣止痛,又不傷陰。原書有言“治心胃諸痛,服熱藥而不效者益之”,為治心腹胃脘疼痛之常用方。兩方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益氣和胃、疏肝健脾之功,補虛不留瘀,活血行氣而不傷正。
藥理研究表明,健脾益氣藥可調(diào)節(jié)胃泌素水平及胃蛋白酶的活力,增強胃黏膜修復及再生能力和屏障功能[1];丹參、檀香可改善胃黏膜循環(huán),增加血流灌注,改善組織缺氧及神經(jīng)營養(yǎng)狀態(tài),有利于萎縮黏膜的再生、腸化生的逆轉(zhuǎn)[2]。
柴芍六君湯和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顯著。
[1] 張登峰.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6例[J].中醫(yī)研究,2005,21(3):43.
[2] 明紅.柴芍六君湯加味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08例[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0,11(7):656.
R256.327.332
B
1004-2814(2017)02-0123-02
2016-09-21
深圳市福田區(qū)衛(wèi)生公益性科研項目(2016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