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合理施肥
面對多種多樣的肥料,蔬菜栽培中常常難以選擇。又因選肥不合理、施肥量過大、施肥方法不對路,造成只增肥料不增產。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做到合理施肥,實現(xiàn)蔬菜增產增收,我們應做以下幾點:
1.葉菜類蔬菜。葉菜類蔬菜以鮮嫩葉為食,可分為結球類和綠葉類兩大類。
結球葉菜,常見的有大白菜、結球甘藍等。這類蔬菜需肥特點:前期吸收養(yǎng)分少,占總養(yǎng)分吸收量的10%。結球期是吸收養(yǎng)分的高峰期,占總養(yǎng)分吸收量的90%,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0.5∶1.33,該類蔬菜對鈣的需求也很重要,缺鈣會引起“干燒心”。
綠葉類蔬菜,常見的有菠菜、生菜、香菜、小油菜。此類蔬菜需鉀最多,其次是氮、磷,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為1∶0.5∶2。此類蔬菜喜好硝態(tài)氮。
2.茄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以茄子、菜椒、辣椒、西紅柿為典型。培育健壯的幼苗,滿足苗期對養(yǎng)分的吸收,苗期對氮、磷比較敏感,缺乏會影響花芽分化和果實品質。結果期對鉀的需求激增。茄果類蔬菜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為茄子3.45∶1∶4.78,辣椒4.8 5∶1∶6.0 4,西紅柿3.73∶1∶4.09。
3.瓜類蔬菜。瓜類蔬菜以黃瓜和西葫蘆為代表。多喜硝態(tài)氮肥,在開花前吸收養(yǎng)分較少,以氮肥為主,此后隨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長,需磷增多。結瓜期,對鉀、鈣的吸收猛增,結瓜盛期對氮、磷、鉀、鈣的需求達到高峰。瓜類蔬菜屬淺根性蔬菜,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為獲得高產,施肥以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為主,前期忌用大量的化肥。追肥以富含有機質的復混肥或有機肥與化肥間隔施用為佳。此類蔬菜需鉀、鈣最高,氮、磷次之。瓜類蔬菜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為黃瓜2.1∶1∶2.67,西葫蘆為2.46∶1∶1.84。
4.豆類蔬菜。這類蔬菜的根部有根瘤,有固氮作用。苗期根瘤少,施用氮肥效果好。在根瘤發(fā)育期,保證足量的氮、磷、鉀,尤其是磷素的供應。豆類蔬菜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大致為1∶0.28∶0.84。豆類蔬菜對鈣、鎂、硼、鉬均比較敏感,尤其是鉬,適量施用可促進氮、磷、鉀的吸收和運輸,并能緩解落葉,提高產量和品質。
1.有機肥。有機肥富含有機質,養(yǎng)分全面,肥效長。有機肥在施用前必須進行充分腐熟發(fā)酵,腐熟不充分的有機肥施入土壤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和熱量,不利于根系的生長,甚至會燒根、漚根,有機肥做追肥時應加大棚菜的通風量,以減輕氨氣對蔬菜的危害。
2.化肥?;实奶攸c是速效,但化肥殘留多,破壞土壤,導致土壤的酸化、鹽化。因此,施用化肥時,要根據(jù)所種蔬菜的需肥特點,合理選用適宜的化肥,不能盲目施用、任意加大化肥的施用量。
3.有機無機復混肥。這類肥料既能提供有機養(yǎng)分,也能提供無機養(yǎng)分,肥效比較穩(wěn)定。目前,市場上的專用肥多屬于這一類,針對性強,養(yǎng)分含量合理,可做基肥、追肥、沖施均可。
4.葉面肥。葉面肥的特點是吸收快,及時補充蔬菜所需養(yǎng)分和調節(jié)蔬菜生長。施用時注意濃度不要太大。保護地蔬菜,一般在晴天的上午11時前或下午2~4時噴施。露天蔬菜,一般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以后噴施。噴施的部位以葉背面為主,兼顧葉正面。
5.微生物肥。這類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可抑制有害菌的生存,降低多種病害的發(fā)生。同時微生物菌群具有固氮、解磷、解鉀,活化土壤,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的作用。施用這類肥料后,可適當減少化肥的施用量。
土壤可分黏土、壤土、沙土等,不同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不同,如黏土保肥保水能力強,沙土的保肥保水能力差。土壤肥力可根據(jù)上茬的施肥情況來判斷,有條件的可進行測土施肥。
總之,通過這種優(yōu)化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肥料的效果,是一項既節(jié)本又增效的措施。
(張強 山東省齊河縣宣章屯鎮(zhèn)政府蔬菜辦 郵編: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