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中(長沙)
一路走來
◆張應中(長沙)
有的人天生聰慧,從小就顯露出繪畫的才能,長大成為藝術(shù)家乃順理成章的事。我沒有這么幸運,首先,起步就恨晚,我在初小讀的是私塾,念的是古文,至于繪畫,在高中階段仍沒太多的自覺,進入美院考場,才第一回看到石膏像,故一而再地落榜,第三年才被正式錄取。大約對自己的資質(zhì)缺乏自信吧,在美院我并不開心,也不努力,卻用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讀書和抄寫讀書筆記。畢業(yè)時卻異常地想當一名藝術(shù)批評家,因為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有與眾不同的見解與思維,別的方面都不行。我把這話告訴了我的主課老師郭紹綱,郭說:“正因為中國的油畫不行,所以才要更多的人去為其努力?!蔽液蠡诋敃r沒把這話聽進去。再說,即使聽進去了也沒有條件讓我專門去畫油畫。我被毫不留情地分配到海南島的一個劇團里畫舞臺布景。作為我的恩師如果換一種方式告訴我:“不同的思維與見解在我們這塊天底下是不允許存在的,有了它就會有危險!”我也許會得救,可惜他那時剛從蘇聯(lián)留學回來,對國內(nèi)的行情也是不十分明白的。
結(jié)果當然不妙,文革一到,我就被關進了牛棚,因為我講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被指控為“反對偉大領袖”而成了階下囚。終于告別劇團,告別繪畫,告別一切的幻想,發(fā)落到一個林場去當伐木工。后又因副統(tǒng)帥的一個號令,山上要挖戰(zhàn)壕,所有牛鬼蛇神一律不準再上山。這樣,我就改為喂豬和放牛了。哪知道工種一換,筋骨輕松了許多,原本被緊張和勞累改造得不再想事的頭腦重又活動起來,有一件事使我越想越感到可怕。
那時我還很年輕,卻總感到活得太久,心里想:偉大領袖和副統(tǒng)帥之類都已年逾古稀了,一旦駕崩我仍活著,不再有人安排我去伐木、養(yǎng)豬和放牛了,我該怎么辦?眼看根正苗紅的人掌管天下,坐享一切,我靠什么過日子?尋思再三想不出別的法子,便又繞回到當初“砸爛狗頭”的那一刻。想起我在大學好歹也學了幾年油畫,盡管被定為“資產(chǎn)階級教育下的產(chǎn)物”被砸得稀巴爛還踏上一只腳,畫也燒了,工具也毀了,卻正如那位偉大領袖所說:“他們?nèi)诉€在,心不死”,誰讓我活得這么久呢?
一種“逼上梁山”的心理驅(qū)使我采取行動,我把當時隨身攜帶如護身符的語錄本從小布袋中取出來,換上一個自制的小畫箱,乘掏糞間歇和放牛的機會進行作業(yè)。我有意將牛趕得遠遠的,趁牛吃草的時候躲入小樹叢中偷偷畫起了小風景。
漸漸地,上頭的政策似乎有了變化,人員在逐個地調(diào)離,管理也日益松懈,勞動之余做什么也無人過問了,日趨稀少的人勞動起來也成了走過場。一種下意識在告訴我:這一切都與那位副統(tǒng)帥的自我墜毀有關。這個墜毀讓我感到一絲快意,仿佛送來一種希望,我隱隱地覺得:氣候會要變了。原本不肯努力、不很熱心畫畫的我,一下子變得心急起來?!暗帽M快抓緊時機!”一個聲音總在背后催促,于是我不由分說地拿起畫筆早也畫,晚也畫,見什么畫什么。發(fā)誓要畫得比專業(yè)畫家更專,要畫得比職業(yè)畫家更多。中午也不肯休息,努力把勞動時觀察到的場景背下來,在下午出工之前畫下來。這時候,長期體力勞動鍛煉出的體質(zhì)幫了我的大忙,我心想:他人把我當牛當馬當奴隸,何不自己也把自己當牛馬當奴隸?再苦再累也得忍著熬著……
我在美院的第一位色彩老師是水彩畫家王肇民先生。當年油畫系學生上色彩課先從水彩畫入手。王先生為人質(zhì)樸,性格剛直,十分勤奮,他的許多觀點和見解明顯與眾不同,令人覺得新奇,卻又非常在理。比如,他認為在藝術(shù)學習上不能圖乖巧,不要走捷徑,寧可走彎路。理由是乖巧的東西不耐看;而走彎路比走捷徑見識得更多更廣,藝術(shù)是講閱歷的;他主張學畫要學做人,教畫要教修養(yǎng)。藝術(shù)最終以修養(yǎng)取勝,藝術(shù)家要以修養(yǎng)為本。這些思想都深深印入了我的內(nèi)心,長久地影響著我。郭紹綱是位“德藝雙馨”的師長,他心地善良,待人誠懇,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無論人品還是畫品都獨具魅力,堪稱學生的楷模。在我最艱難的歲月,他仍不斷以書信激勵我奮發(fā)進取,免于沉淪。在那是非顛倒、生死不能自主的年代,多虧了兩位長者兼老師為我做出榜樣。我總在想,哪怕我天生愚頑,不能為國立志,不能為油畫事業(yè)爭光,至少,在求生存這條路上,他們給了我掙扎的力量。
太陽花 油畫 張應中
有一段時間我硬是逼著自己一天完成一張畫,不論多忙多累,都不懈怠。我把每一張畫都作為對大自然的特殊色調(diào)與人的思想情緒相聯(lián)系來記錄,來研究,寫下了大量筆記。正是在這時期,我畫了許多寫生的夜景,也正是這個時期,鍛煉了我觀察、記憶、想像的能力。如此的日積月累,我畫了數(shù)以千計的小畫,我稱它為“我的撲克牌”。其含義一是因為小,不過巴掌大;二是表示我已把整個生命都搭進去了,把全部的希望都“賭”在它上面了。
既然把整個生命和希望都托付給了繪畫,就要像對待生命和前程那樣來對待繪畫這件事了。我開始意識到,只會對景寫生畫出一張與景物相類似的畫來是不足取的;或懂得用繪畫的手法服務于自己的思想感情而畫出的東西不成章法也是不行的。繪畫也是一門科學,有它內(nèi)在的規(guī)律性和傳統(tǒng)法則,有必要對繪畫本身進行研究,于是我開始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理論產(chǎn)生興趣。
中國傳統(tǒng)繪畫除所用工具材料獨具品格外,在繪畫追求上和美學思想上都有它的超凡之處。中國繪畫主張“傳情造境”和“情景交融”,強調(diào)先“情”而后“景”,要求用情感的眼光去看景物,去造景色,景隨情出,從而達到借景傳情的目的。這就對畫家提出了更多的情感要求和想象能力?!吧酱ê渭拍?,久看淚沾巾!”“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焙蔚鹊母腥耍蔚鹊拿利?!這里表達的不只是自然風光,而是藝術(shù)家的精神境界;不是固有的客觀真實對象,而是畫家觀念中的圖視效果,是詩樣的意境。并且要求畫家有更高的技術(shù)水準,中國畫十分強調(diào)學習和臨摹傳統(tǒng)的筆墨技法,掌握表現(xiàn)的方法。這些都讓我認識和感受到學習和鉆研前人的繪畫經(jīng)驗,提高自身修養(yǎng),讓思想和情感都具有更大的跨度才是成為藝術(shù)家的重要課題和必備條件,而不是一味地面對所謂“生活源泉”所能完成的。雷諾阿說得好:“一個人是在一張畫面前,而不是在一片美景面前立志當藝術(shù)家的?!边@話正說明了藝術(shù)家與前人學識(一張畫)及生活(一片美景)三者之間的根本關系。
有人講:“畫家是個收藏者,他把別人的畫收集起來,有選擇地加以整理,結(jié)果自己就從中脫穎而出”。多年來,我一直信奉這一宗旨,經(jīng)歷了一個從寫生到逐漸背離寫生而步入多方參照的作畫歷程。我的體會是:繪畫,有必要對自然景象做出某種安排并在觀念和意義上有所轉(zhuǎn)換,使其成為一種圖式,而這個圖式是學習和研究前人經(jīng)驗(包括詩文)的結(jié)果。它給人們的已經(jīng)不是自然景象的一個說明,而是一種意識中的感悟和精神上的震撼。
紅色地平線 油畫 張應中
工場勞動 油畫 張應中
孤舟 油畫 張應中
黃昏中的河道 油畫 張應中
湖上晴日 油畫 張應中
農(nóng)家小院 油畫 張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