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樂
摘要:礦井提升機被稱為有礦井咽喉,其運行好壞直接影響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整個礦井的生產(chǎn)能力。根據(jù)工程實際,對某礦井主斜井提升系統(tǒng)方案進行了選擇,并對其主斜井帶式輸送機進行了選型計算,通過選型計算,從源頭上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結論可供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提升系統(tǒng);選型計算;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94
1工程概況
某礦區(qū)采場設計規(guī)模為800萬噸/年礦石,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優(yōu)先對南區(qū)驗證工程進行改擴建,擴建后南區(qū)生產(chǎn)規(guī)模為400萬噸/年礦石(53.3萬噸/年鉀肥);二期為在北區(qū)新建礦山,生產(chǎn)規(guī)模為400萬噸/年礦石(53.3萬噸/年鉀肥),最終產(chǎn)品規(guī)模為106.6萬噸/年鉀肥。
礦山開采主要采用井工開采,綜合機械化掘采采礦工藝,并輔以炮采采礦工藝。為加快礦區(qū)開發(fā)進度,增強礦區(qū)開發(fā)強度,盡快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需對本礦井主斜井提升系統(tǒng)進行改擴建設計。
2礦井主斜井提升系統(tǒng)方案的選擇
2.1主斜井工程概況
根據(jù)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主井提升需滿足4.0Mt/a生產(chǎn)能力的提升要求。主井采用斜井開拓,井口標高+153m,井筒落底標高-56m,斜長863.9米,傾角14°,下部水平段84.9m。
2.2礦井提升方案對比
斜井提升可選用帶式輸送機、斜井箕斗、串車提升等提升方式,但是斜井箕斗、串車提升的方式無法實現(xiàn)連續(xù)運輸,且維護麻煩、成本較高。帶式輸送機提升運行平穩(wěn),作業(yè)連續(xù),提升能力大,維護成本低,適合本礦井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要。故本礦井主井提升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shù)奶嵘绞健?/p>
2.3礦井提升系統(tǒng)簡述
井下采區(qū)礦物經(jīng)東翼主運輸帶式輸送機、集中運輸巷帶式輸送機運至主斜井底,由主斜井帶式輸送機提升至地面,轉載進入地面生產(chǎn)系統(tǒng)。該方案運行平穩(wěn),作業(yè)連續(xù),提升能力大,維護成本低,適合本礦井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要。
3礦井主斜井提升設備選型計算
主斜井提升能力4.0Mt/a,根據(jù)設計規(guī)范要求,確定主斜井帶式輸送機提升工作制度按年運行5000小時,不均衡系數(shù)取1.2,計算提升能力為:Q=A×K/h,其中Q-帶式輸送機運輸能力,(t/h);A-年運輸能力,A=4000000(t/a);K-不均衡系數(shù),K=1.2;h-年運行小時數(shù),h=5000(h/a),則Q=4000000×1.2/5000=960t/h,綜合確定主斜井帶式輸送機按1200t/h運輸能力進行選型設計。
3.1主斜井帶式輸送機主要技術設計計算
3.1.1帶速、帶寬
按帶速V=3.15m/s,帶寬B=1200mm,35°槽形三托輥,運行堆積角20°校驗輸送能力k,式中:k—傾斜系數(shù),k=0.91;S—輸送帶上物料的最大橫截面,S=0.16506m2;ρ—物料松散密度;ρ=1700kg/m3;Q=3.6×0.16506×3.15×0.91×1700=2895.54t/h,滿足要求。
按物料的最大粒度較核膠帶寬度:B2dmax+200=2×300+200=800mm,式中:dmax—物料的最大粒度,mm。由此可以看出,帶寬與帶速可以滿足Q=1200t/h的輸送能力。
3.1.2初定設計參數(shù)
提升能力Q=1200t/h,輸送機下部水平長度75m,上部傾斜長度914.38m,總機長L=989.38m,運行傾角δ=0~14°,上托輥間距a0=1.0m,上托輥槽角35°。下托輥為V型托輥,間距au=3.0m。上下托輥輥徑133mm。由于輸送機下部和上部的水平長度較短,對設備選型計算結果影響不大,為使計算簡便,輸送機暫按長度989m,傾角14°來進行選型計算。
3.1.3計算圓周驅動力和傳動功率
驅動圓周力:FU=CFH+FS1+FS2+FSt,式中:C=1.09;附加阻力系數(shù);FH=fLg[qR0+qRU+(2qB+qG)]cosδ;輸送機的主要阻力;qR0=25kg/m,承載分支托輥每米長旋轉部分質量;qRU=6.7,回程分支托輥每米長旋轉部分質量;暫定膠帶為ST2500鋼絲繩芯膠帶,其帶強為2500N/mm,qB=47.64kg/m,每米長輸送帶的質量;qG=Q/(3.6v)=1200/(3.6×3.15)=10582kg/m,每米長輸送物料的質量g—重力加速度,g=9.81m/s2;f—模擬摩擦系數(shù),f=0.03;L—輸送機長度,L=989m;δ—輸送機在運行方向的傾斜角;δ=140;v—輸送帶速度;v=3.15m/s;經(jīng)計算,F(xiàn)H=66.02kN。
主要特種阻力FS1=Fg1;其中導料槽欄板的摩擦阻力Fg1=1000μ2I2Vρgl/(v2b21)=0.274kN;在本運輸帶式輸送機中μ2—物料與導料槽間的摩擦系數(shù),μ2=07;b1—導料槽兩欄板間寬度,b1=10m;l—導料槽欄板長度,l=30m;IV—輸送能力;IV=Q/(36ρ)=01307,其它符號同前。經(jīng)計算,F(xiàn)S1=Fg1=0274kN。
FS2=Fr=∑Apμ3;式中:Fr—輸送帶清掃器摩擦阻力;A—清掃器與輸送帶接觸面積;A=0015+00225=00375m3,p—清掃器與輸送帶的壓力;p=10×104N/m2,μ3—清掃器與輸送帶間的摩擦系數(shù);μ3=07,經(jīng)計算,F(xiàn)S2=028kN。
傾斜阻力FSt=qGHg;H—物料提升高度,H=21417m,其余符號同前,經(jīng)計算,F(xiàn)St=22233(kN)。
驅動圓周力:FU=109×6602+0274+028+22233=24233(kN)。傳動功率計算:傳動滾筒軸功率:PA=FU×v=76334(kW)。
3.1.4電機功率的計算
N=kPA=14×76334=106868(kW),式中:N—電動機總功率,k—電動機功率系數(shù),k=125~14,取k=14,其它符號同前。
3.1.5驅動裝置的選擇
根據(jù)本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帶速、功率等因素,其驅動裝置采用減速器+液粘軟啟動裝置+高壓電動機。根據(jù)驅動裝置的布置,選用雙滾筒驅動,傳動配比為2:1,配3臺500kW的Y2系列高壓電動機。配套3臺速比為i=355的減速器。
3.1.6輸送機膠帶張力的計算
輸送機正常運行,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滿足輸送帶下垂度要求。
為了限制輸送帶在兩組承載托輥間的下垂度,作用在輸送帶上任意一點的張力必須大于最小張力Fmin。承載分支:Fmin=[a0(qB+qG)g]/[8(h/a)max]=2258(kN),回程分支:Fmin=auqBg/[8(h/a)max]=724(kN),(h/a)max—輸送帶許用的最大垂度,(h/a)max=001;其它符號同前。
(2)輸送帶不打滑。
輸送帶不打滑條件為:S1FUmaxeuα1/(euα1-1)
式中:FUmax=FU/3=24233/3=8077(kN);驅動滾筒的圍包角α1=180°,α2=200°;μ為輸送帶與傳動滾筒的摩擦系數(shù),μ=025。S3=S4=0,時即可滿足不打滑條件,但滿足膠帶不下垂條件必須S3=S4Fmin=2258kN,取S3=S4=23kN。S1=38745kN,SZ=18931kN,S2=9024kN,S1/SZ=38745/18931=205<220,SZ/S2=18931/9024=210<24,上式中:eμα—尤拉系數(shù)。
根據(jù)以上計算可知,雙滾筒驅動時可以滿足不打滑要求。輸送機膠帶的最大張力S1=38745kN,膠帶的安全系數(shù)M=774。參照2008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帶式輸送機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431-2008),當采用鋼絲繩芯膠帶時,安全系數(shù)可取7~9,所以選用ST2500型鋼繩芯膠帶滿足設計要求。根據(jù)傳動滾筒傳遞扭矩及合力要求,選用傳動滾筒直徑為1430mm。
3.1.7拉緊裝置選擇
本帶式輸送機選用ZY-400型自動液壓拉緊裝置,功率為55kW,拉緊裝置布置在機尾。膠帶輸送機驅動裝置均采用高壓電機,拉緊裝置采用固定帶式輸送機液壓自動拉緊裝置,膠帶機配備防打滑保護裝置、溫度保護裝置、堆料保護裝置、防跑偏保護裝置、防撕裂保護裝置、雙向拉繩開關及可靠的制動、逆止裝置等。
3.2礦井主斜井提升設備選型結果
通過計算,主斜井帶式輸送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為:B=1200mm,Q=1200t/h,V=315m/s,L=98938m,a=0~14~6°,膠帶為ST2500型鋼繩芯膠帶,帶強2500N/mm。電機功率:N=4×500kW,帶式輸送機型號為DTL120/120/4×500S,其中后部驅動滾筒兩套驅動互為備用。雙滾筒驅動,功率配比2∶1,軟啟動方式采用液粘軟啟動裝置。
參考文獻
[1]李福固.礦井運輸與提升[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2]于勵民,仵自連.礦山固定設備選型使用手冊[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7.
[3]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煤礦安全規(guī)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