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將革新現(xiàn)有的傷口敷料材料
《印度快報》2017年1月2日報道,印度科學家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一種新型傷口敷料材料,該材料由竹纖維素和銀納米顆粒復合而成,可以更好地治療皮膚損傷。
目前,常用的傷口愈合敷料通常存在氣味難聞、孔隙率低、愈合能力差等缺點,有些甚至對生物細胞具有毒性。為了適應傷口的潮濕環(huán)境、防止微生物感染,同時還要很容易地從傷口部位移除而不造成病人更多的痛苦,需要研制一種更有效的傷口愈合敷料。
來自印度喜馬拉雅生物資源技術CSIR研究所和印度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從2種竹子的葉片中分離出了纖維素納米晶體,并以該材料為基質加入銀納米粒子,合成了納米生物復合物。研究人員稱,經(jīng)過1夜的細菌感染培養(yǎng),該復合物表現(xiàn)出很強的抗菌活性。納米生物復合物通過釋放銀納米粒子附著在細胞膜上,并最終破壞細菌細胞,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
將合成的納米生物復合物制成軟膏和薄膜進行小鼠傷口愈合試驗,結果顯示,2周后,小鼠皮膚傷口處出現(xiàn)一些毛囊,表明皮膚組織修復完成。研究人員表示,納米生物復合物可以保持傷口部位濕潤,并刺激某些酶的活性,從而誘導膠原纖維生長,阻止特定的免疫細胞增殖,這些免疫細胞可引發(fā)炎癥和延緩傷口愈合。
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植物的纖維素其形狀和大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特性。選擇竹子作為基礎材料,是因為其生長速度快,節(jié)間莖段長,研究人員可以從中分離出適合大小的纖維素納米晶體。印度生物技術部生物過程創(chuàng)新與應用中心的科學家Sudesh Kumar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在生物醫(yī)學應用中,創(chuàng)傷修復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植物是纖維素的最大天然來源,但在生物醫(yī)學應用中還遠未被開發(fā)。
目前,竹纖維納米生物復合物對急性傷口愈合顯示出了可喜的治療效果,對于其他類型的傷口愈合試驗正在開展。
(李玉敏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