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酒詩中的通感現(xiàn)象及其翻譯

2017-04-02 18:23
關(guān)鍵詞:通感原詩觸覺

胡 俊

(安慶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安徽 安慶 246003)

酒詩中的通感現(xiàn)象及其翻譯

胡 俊

(安慶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安徽 安慶 246003)

通感,即將人類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五官體驗通過聯(lián)想而彼此映射、融合與相通。品酒是充分調(diào)動人的全身感覺器官,觀酒色,聽其聲,嗅酒香,品其味,評價佳釀帶來的主觀性感受,進而達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人的五大感官在生理學(xué)上又是融會貫通的,因此,通感是酒詩中較為常見的文學(xué)表達手法。本文以古代酒詩為語料研究對象,對其中的通感現(xiàn)象進行搜集分類,并對酒詩中的通感翻譯問題進一步探析。

酒詩;通感;翻譯

中華民族酒文化源遠流長,酒詩更是酒文化文籍中的典范?!熬圃谠娫~篇章中扮演著重要而特殊的角色,鮮明地呈現(xiàn)酒文化的物質(zhì)精神乃至制度的價值,從而成為中華文化中的明耀之光芒?!盵1]在本文中所搜集的“酒詩”是指以“酒”及酒事活動為主題,包含吟誦或涉及酒的相關(guān)酒事活動的“詠酒之詩”或“詩中有酒”。品酒不僅僅是一種物質(zhì)享受,更是一種精神體驗,古代詩歌和釀酒技術(shù)鼎盛發(fā)展,酒詩作為兩者結(jié)合之精粹,有著其特有的藝術(shù)價值,語言考究,意境深遠。本文以古代飲酒詩為研究對象,通過搜集分析,展現(xiàn)酒詩中的通感現(xiàn)象,并對通感語言的翻譯策略進行了探討,其積極意義在于促進我國古代酒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將中國白酒文化推向世界的舞臺。

一、 通感概述

(一)通感的定義

“通感”這一定義最早是由1891年美國出版的《世紀(jì)詞典》提出的,“synaethesia”中文譯為“同時感覺”,國內(nèi)學(xué)者也自錢鐘書先生發(fā)表《通感》一文后開始了對通感的相關(guān)研究。目前,最為普遍接受的通感是指在描述客觀事物的過程中,通過藝術(shù)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使個人的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和視覺發(fā)生轉(zhuǎn)移融合的一種修辭方法。當(dāng)前對于通感現(xiàn)象的解釋,國內(nèi)外學(xué)者更加傾向于用心理學(xué)或生理學(xué)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對其進行分析?!爱?dāng)人類的感官受到刺激就會產(chǎn)生相對應(yīng)的心理感受,而人體感官彼此相通,因此這種心理感覺也會被傳達給其它感官,從而產(chǎn)生感官域之間的互通聯(lián)接。”[2]近年來隨著認知語言學(xué)的迅猛發(fā)展,更多的學(xué)者從認知角度來剖析通感現(xiàn)象,其中國內(nèi)較為典型的是束定芳教授提出從語義沖突、相似性作用和雙重影像這三大要素來解釋通感隱喻。當(dāng)下我們更多地是將通感看作是人類的一種認知方式或是心理活動,文學(xué)作品中通感這種修辭的應(yīng)用便是表達人類心理認知活動的一種語言手段。

(二)通感的本質(zhì)

通感隱喻是一種特殊的概念隱喻,它同概念隱喻一樣也包含了隱喻的三大基本要素:本體、喻體、喻點,但又具備了不同于概念隱喻的個性特點:首先,通感隱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的感覺特征,即有著甲感覺特征的本體和乙感覺特征的喻體(意象);其次,本體和喻體之間的喻點必須存在突出的差異性。在概念隱喻中,借用一個事物去描摹另一個事物,通常需要采用兩者之間存在的相似點,而通感強調(diào)突出的是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即甲乙兩種感覺特征必須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沒有差異是萬萬不能構(gòu)成通感隱喻。

(三)通感的類別

根據(jù)不同的參照物,目前國內(nèi)學(xué)者對通感類別的劃分也不盡相同。比較有典型意義的如岳東生根據(jù)溝通的感覺對通感進行了具體的分類,如聽覺與視、嗅、觸覺的溝通以及嗅覺與觸覺的溝通等等。李金荃則根據(jù)修辭格將通感劃分為描述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這兩大類。我國語言學(xué)家趙艷芳按照通感中感覺的轉(zhuǎn)移方向來劃分通感。具體而言,通感中感覺的移動方向主要表現(xiàn)為由較低級向較高級,由簡單向較為復(fù)雜,由可及性較強的感念向可及性較弱的概念。而人的五大感官由低向高的排列順序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和視覺。我們由此推斷較低級感官觸覺向其它感官的映射應(yīng)是最為普遍的通感現(xiàn)象,而本文酒詩中大量的例子也足以證實這一結(jié)論。

二、酒詩中通感的分類

如上文所述,本文根據(jù)通感中源域的投射方向?qū)糯圃娭械耐ǜ羞M行收集分析,大致將其分為視覺通感、觸覺通感、味覺通感、觸覺通感和聽覺通感。其中以視覺、觸覺這兩大感官作為源域向其它感官的映射在古代酒詩中較為常見。

(一)視覺通感

明代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寫到:“為將之道,身臨戰(zhàn)場,務(wù)要眼觀四處”。作為人類最高級的感覺器官,視覺是人類認知世間萬物的起點。相比于其它感官,視覺感官幫助人類接收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外界信息,因此人類更易了解和信賴視覺感官,正所謂“千聞不如目見”。在古代酒詩中,詩人常常利用視覺感官詞的特征來修飾味覺、嗅覺、聽覺和觸覺,使其它感覺也具有一種視覺沖擊感,詩中的古代白酒形象則更加飽滿。

1. 視覺通向味覺

劉伶之酒味太淺,淵明之酒味太深(袁宏道《飲酒》)

多沽味濃酒,貴買色深花(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糟床帶松節(jié),酒膩肥如羚(皮日休《酒中十詠·酒床》)

羲皇有玄酒,滋味何太薄(皮日休《酒中十詠·酒泉》

2.視覺通向嗅覺

山瓶乳酒下青云,氣味濃香幸見分(杜甫《謝嚴(yán)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蘇東坡《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歌聲怨處微微落,酒氣醺時旋旋升(白居易《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3.視覺通向聽覺

小槽且聽真珠雨 (史浩《漁夫舞》)

4.視覺通向觸覺

凍醪初漉嫩如春,輕蟻漂漂雜蕊塵(陸龜蒙《和友人許惠酒以詩徵之》)

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杜甫 《宴戎州楊使君東樓》)

在上文的例子中,詩人通過將視覺和味覺、嗅覺、聽覺、觸覺互相融合,加強了酒詩的直觀性和體驗性,使得白酒形象更加豐富活躍,具有藝術(shù)感。如酒之味是“深、淺、濃、淡、薄、肥”,酒的香味似乎都變成了有形之物在空中旋轉(zhuǎn)盤升,斟酒之聲則變成了雨滴從天而降,酒的色澤又是“嫩如春”。對于文學(xué)素養(yǎng)極高的古代詩人來說,一杯白酒佳釀對其視覺的刺激要遠遠超過對味蕾的刺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場視覺盛宴。

(二)觸覺通感

觸覺是人類五大感官中的最低級感官,人類通過手的觸摸直接認識外界事物,獲得形象而又具體的感知體驗,因此我們常常將觸覺作為來源域映射到其它感官上,這一表達方式在古代酒詩中也較為常見。

1.觸覺通向味覺

酒味既冷冽,酒氣又氛氳 (韓愈《酒贈張秘書》)

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泉 (姚合《寄衛(wèi)拾遺乞酒》)

般若酒冷冷,飲多人易醒 (拾得《詩》)

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 (白居易《春寒》)

2.觸覺通向嗅覺

窖揭聞時香酷烈,瓶封貯后味甘辛(白居易《詠家醞十韻》)

開緘雖睹新篇麗,破鼻須聞冷酒香(鄭谷《次韻酬張補闕因寒食兄寄之什》)

3.觸覺通向視覺

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干(岑參《虢州西亭陪瑞公宴集》)

試傾一杯重碧色,快剝千顆輕紅肌(黃庭堅《重碧酒贊》)

軟美仇家酒,幽閑葛氏姝(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

4.觸覺通向聽覺

踏地葉聲干(岑參《虢州西亭陪瑞公宴集》)

酒濃杯稍重,詩冷語多尖(姚合《和座主相公亭秋即事》

詩人在品酒過程中,先映入眼簾的是酒的色澤,因此在古代酒詩中,贊美酒之色者尤多,但詩人并未直接使用視覺詞,而是借助于觸覺詞“嫩”、“重”、“軟”來描述酒色之清澈或碧綠。品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味覺的享受,酒濃味重是飲者的基本要求,古代酒詩中大量贊頌酒之味的詩句,酒味清冷或是酥暖,從觸覺方面來肯定酒的美味,讓人單從語言描述上就對詩中美酒垂涎三尺。隨著好酒進入口中,味覺感官能感受到其酒味香,酒之香亦聞于鼻。酒詩中描述酒香時多使用觸覺詞映射到嗅覺感官。在上文的例子, “冷”、“輕”、“暖”、“嫩”、“干”、“尖”、“重”、“軟”此類的觸覺詞被投射到人的味、嗅、聽、視覺等感官,創(chuàng)作出了新穎的藝術(shù)形象,只有這種奇特的感官相似性才能表達出詩人對美酒香醇的特別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同時在這些酒詩中,酒的味道和氣味更加有質(zhì)感,酒的顏色仿佛增添了重量,讓人們更加貼切的領(lǐng)略到中國酒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嗅、味覺通感和聽覺通感

在酒詩中,味覺通感和嗅覺通感較少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這兩大感官在人類五大感官等級排列中處位于中間,其二是因為在品酒過程中,味覺和嗅覺多半被作為目標(biāo)域,是需要被描寫重新再現(xiàn)的感覺。在酒詩中,古代詩人使用通感隱喻來描述的感覺最多的就是味覺,也就是說,以味覺作為目標(biāo)感覺域的通感表達,其數(shù)量要明顯比其他感覺為目標(biāo)域的通感表達要多。

其酒不動,飲之香美,經(jīng)月不醒(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寺》)

酒杯先濡須,花香隨入口(徐積《花下飲》)

滿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軒竹(儲光羲《新豐主人》)

女巫澆酒云滿空,玉爐炭火香咚咚(李賀《神弦》)

把酒梅花下,不覺日既夕?;ㄏ阋u襟袂,歌聲上空碧(陸游《大醉梅花下走筆賦此》)

在酒詩中,詩人較多使用嗅覺感官詞“香”來表達酒在口中的美味感覺,這是因為味嗅這兩種感官緊密相連,詩人在用嘴巴品嘗美酒之前,鼻子也會嗅其酒味,鼻口相通,所以這種類型的通感在酒詩中也較為常見。上例中爐中炭火燒得緋紅,杯中物香氣撲鼻,酒的香味亦化作聲音咚咚作響,引得在座賓客垂涎欲滴,不由酒意萌動,這就是將嗅覺感官的特征挪移到聽覺之上,以達到嗅聽相通。經(jīng)過搜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酒詩中的聽覺通感較為少見,這主要是因為聽覺作為相對高級的感官,也較為復(fù)雜,所以我們很少能找到借助聽覺來描述其它感覺的聽覺通感。但在上文中有個特例,詩人在梅花下飲酒,花之香,酒之美,歌助興,并運用通感的手法,將歌聲轉(zhuǎn)化成視覺形象,裊裊歌聲直上云霄,達到了言在聽覺,而意在視覺的藝術(shù)效果。

三、酒詩中通感的翻譯

中國古典酒詩有著其獨具一格的語言和文化特點,因此對于譯者來說,在翻譯過程中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原詩中的通感審美體驗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英國翻譯理論學(xué)家Newmark在1980年首次提出了關(guān)于隱喻的幾種翻譯策略,得到眾多學(xué)者的贊同。它們分別是:(1)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即進行直譯,條件是讓讀者感到自然;(2)變?yōu)槊饔鳎?3)以譯語中的對等隱喻替代:(4)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并且將喻底直白化。本文將基于以上部分翻譯策略將酒詩中的通感隱喻翻譯具體分成以下幾種情況來處理。

(一)原詩中的通感隱喻表達在譯語中對等存在

原語和譯語具有相同的通感隱喻概念和表達方式,我們可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即在翻譯過程中,將原文和譯文保持選詞、句型和意象上的一致性。例如,在古代酒詩中,詩人常常用觸覺詞“嫩”來描述酒的顏色,如“色比瓊漿猶嫩”、“開瓶酒色嫩”,此句的基礎(chǔ)隱喻“鮮嫩的顏色”,在英語中,也有the tender transparent red(水嫩透明的紅)的這樣類似的隱喻表達。這意味著在“嫩”這一喻體概念上,英漢兩種文化背景的人有著相同的認知。因此譯者可以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采取直譯手法,用“the tender color”來翻譯“嫩色”。究其原因這是由于在人類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同民族的人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生理、心理基礎(chǔ),而英語和漢語在通感手法上具有一定的互通之處,此時通感的翻譯較多可以使用直譯法來保留原詩中通感中的“新奇化”效果。一方面可以保留古代酒詩的語言魅力和藝術(shù)表達,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展示詩人獨有的通感體驗和認知過程,使讀者能夠更加貼切地感受到中國酒文化。

(二)原詩中的通感隱喻表達在譯語中呈不對等存在

這種情況是指原詩中的某種通感隱喻在譯語中同樣存在,但譯語的通感隱喻概念的表達卻與原句隱喻表達不一致。這是因為人類在認知過程中雖普遍存在著一些相同或類似的共性因素,但當(dāng)這些共性因素在同各民族文化相結(jié)合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個性特點,即通感隱喻中相同的目標(biāo)域卻使用了不同的源域(喻體)。例如,“踏地葉聲干”一詩中,用觸覺域的詞“干”來修飾聽覺域的本體“葉子的聲音”,在漢語中聲音是可觸摸的,例如“干啞的哭聲、干脆的應(yīng)答”等,在英語中并不使用對等詞“dry”來修飾聲音,因此兩者并不是自然對等的喻體。但如果將其意譯為“the crackle of the leaf”,翻譯過程中觸覺域的詞“dry”自然轉(zhuǎn)換成聽覺詞匯“crackle”,通感隱喻的特點已完全消失。而此句的精妙正是在于這個“干”,詩人行走在幽幽小徑上,不斷能聽到樹葉在腳下發(fā)出的輕響。譯者在譯文中可以運用合適的喻體來進行替換,讓譯文讀者同樣體會到通感隱喻帶來的認知體驗,這一方法就是Newmark提出的對等隱喻替代法。因此對于上文例句,我們可以將其翻譯成“crunched through the crisp path”,此時譯文中的通感是可以品嘗的聲音。在英文表達中crisp一詞本是用來修飾味覺的,形容口感上的酥脆,例如“The pastry is light and crisp”(這點心松脆可口),但英文中也常用“crisp”一詞來描述清脆的聲音,例如“He crunched through the crisp snow ”(他咯吱咯吱地踏雪前行)。這種翻譯手法,雖改變了通感隱喻的喻體,但卻保留了其通感的特點,通感轉(zhuǎn)移方向改由味覺向聽覺的映射,讓譯文讀者同樣能體會到與原文讀者相似的通感體驗。

(三)原詩中的通感隱喻表達在譯語中不存在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類對同一個具體概念的體驗和認知也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性被投射到不同的抽象概念域。因此,英漢通感存在著共性的同時,兩者也具有不同點。例如,在英語中用表示輕重的觸覺詞“heavy”、“l(fā)ight”,作為源域來修飾目標(biāo)域視覺上看到的雨量的大小,就有了“the heavy rain”、“the light rain”的說法,但是在漢語中這種用法寥寥無幾。又如,在“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一句的翻譯中,原詩用觸覺感官詞“重”來描述酒的色澤,但是英文對應(yīng)詞“heavy”并沒有相應(yīng)的表達習(xí)慣,因此我們采用“deep green”來表達酒色之深。在此句的翻譯過程中,用來投射到目標(biāo)域的觸覺感官又被重新打回原形。對于某些通感隱喻的不可譯性,譯者需要拋棄原詩中的通感隱喻表達,將重心放在讓譯語讀者準(zhǔn)確明白原詩含義之上。

四、結(jié)束語

本文以古代酒詩為文本,根據(jù)通感現(xiàn)象中感官的映射方向?qū)圃娭写嬖诘耐ǜ须[喻進行按類別描述分析,實例表明通感大多是由低級感官向高級感官、由可及性強的感官向可及性弱的感官轉(zhuǎn)移。古代酒詩是我們向世界推廣中國酒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涉及通感的酒詩翻譯過程中,譯者應(yīng)盡可能地將原詩中的“通感美”傳遞出來,在傳達正確信息的同時,也能保留原詩的審美價值,最大程度地讓國外讀者體驗中國古代酒文化的魅力;由于一些因民族文化和語言習(xí)慣的差異而不可譯的通感現(xiàn)象,則可使用意譯的翻譯手法將原文淡化或舍棄,以保證譯文的正確性。

[1] 張國豪,武振業(yè),蔡玉波.中國白酒文化的剖析[J].釀酒科技,2008(2):121-124.

[2] 周榕. 隱喻認知基礎(chǔ)的心理現(xiàn)實性[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1(2):88-90.

[3] 束定芳.論隱喻的動作機制[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2(2):98-101.

[4] 岳東生.漫談通感[J].修辭學(xué)習(xí),1994(5):26-27.

[5] 李金荃.試論移覺修辭手法[J].語文論叢,1983(3):134-136.

[6]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7] 萬偉成.酒詩三百首[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

[8] Newmark, Peter.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C]//The Ubliquity of Metaphor.Eds Wolf Paprotte& Rene Diven. Philadel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SynaesthesiainWinePoemsandtheStudyonItsTranslation

Hu J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03, China)

Synaesthesia is an integration of sight, hearing, smell and taste. People enjoy the feeling of drinking wine by appreciating the color, listening to the ticking of the wine, smelling the aroma and tasting the flavor of the wine. In addition, the five types of human sense ar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 Therefore, synaesthesia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wine po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ssify the types of synaesthesia and illustrates its translation.

wine poems; synaesthesia; translation

2095-0365(2017)03-0053-05

2017-04-05

胡 俊(1985-),女,講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xué)。

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項目“安慶師范學(xué)院英語特色專業(yè)建設(shè)”(TS12154);2014年安慶師范學(xué)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認知語言學(xué)角度下的英語多義詞習(xí)得研究”(SK201415)

H05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3.10

本文信息:胡 俊.酒詩中的通感現(xiàn)象及其翻譯 [J].石家莊鐵道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7,11(3):53-57.

猜你喜歡
通感原詩觸覺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喚起人工觸覺 實現(xiàn)“意念控制”的假肢
峨眉山月歌
食的觸覺
通感:一扇讓詩人不老實的門(外一則)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風(fēng)過洞庭》
改詩為文三步走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兒玩教具研究
觸覺設(shè)計在產(chǎn)品設(shè)計中應(yīng)用研究
針對視障者的觸覺圖形呈現(xiàn)及其設(shè)計實現(xiàn)研究
太原市| 得荣县| 溧阳市| 准格尔旗| 富民县| 青川县| 鲁山县| 吉林省| 武城县| 中山市| 固安县| 德昌县| 台东市| 凤城市| 红安县| 三门峡市| 黔江区| 金溪县| 宜春市| 丰镇市| 大同县| 长武县| 慈利县| 双城市| 平凉市| 镇康县| 广饶县| 黔东| 开化县| 三河市| 盐源县| 南投市| 余姚市| 长沙县| 九龙坡区| 酉阳| 东乌珠穆沁旗| 钦州市| 兴业县| 南康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