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逸
卡爾維諾有言:“人生活在一個有開始而沒有結(jié)束的世界里?!比松且粭l沒有現(xiàn)世回程的路,于是人們在繁復(fù)的斗爭中逐漸趨同,而忘記了自己所想所愿是什么。
故有一言:“即使是人事潦草,也要做到唯愿此心無怨尤。”
曾對王世襄老先生在《錦灰堆》中描繪的蟲鳴文化、鴿文化感到歆羨。老先生于紛亂物欲的時代中守得心之所向。所以,即使是生活變遷,我們也能在他的筆下看到:庭院內(nèi)、簾帳中偶爾傳來幾聲清越之音,白鴿應(yīng)聲撲楞楞飛起,身形矯健……老先生毫無怨尤。
無論如何抉擇,只要不負(fù)自己。一句“我心之所向”便有了九鼎千鈞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雅士林逋常拋一雙木槳,乘一葉扁舟,游于西湖之上。隔絕了金錢與名利,喧鬧與繁華。唯有注月光于酒,化綠水為詩,臥梅為妻,以鶴為子。世人當(dāng)然不解,遠離舒適的日子,為何來這里獨享清貧?而他卻說:“吾志之所適也,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誼?!?/p>
他愛這空山新雨,愛這碧波淺蕩,便愿意拋棄世俗與浮生,放浪形骸于天地間。
反觀如今社會,所追求的真是源于己心之呼喚?利欲熏心,銅臭擾人,人們多已忘記了為何在這世上!競爭激烈,身不由己,還有誰能不顧他人言語憑內(nèi)心做出選擇?
愛便追求吧,不顧路上有多少風(fēng)雨。
沈復(fù)沒有“人間百姓仰頭看”的鴻鵠之志,只是隨心之所向,記錄每一次出行甚至是一塊石頭,于是便有了《浮生六記》;陶淵明“誤入塵網(wǎng)中”,終敵不過內(nèi)心呼喚,而后“歸去來兮,采菊東籬下?!?/p>
因為心之所向,所以愿意忍受劫難,唯心中之志引導(dǎo)人生之路,其中即使充滿苦難也甘之如飴。
生命僅有一次,但愿所求即所向。唯愿此心無怨尤,唯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句:“那是我所愛?!?/p>
(編輯:彭宇)
評點:孫召國
緊扣論點選材,用王世襄、林逋的軼事,極力論證了“隨心之所向”的論點。論據(jù)富于文化內(nèi)涵,凝重,典雅,讓人回味。正反對照結(jié)構(gòu)鮮明突出,先正后反再正,王、林是守“心之所向”之楷模,今人是“利欲熏心”之先驅(qū),再以沈復(fù)、陶潛為正,進一步強調(diào)了“隨心所欲”的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