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熱情、努力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這產(chǎn)品里面蘊含著我們的靈魂。
《造物之美》形成于周華誠等人于日本尋訪匠人匠心之旅,記錄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涉及者,大至著名企業(yè)松下公司,小至京都的一家點心店;既有工匠精神的典范——日、德制造,也有國內(nèi)綿延不絕、堅守匠心的守藝之人。本書記錄了一段尋找封塵在器物、匠人深處故事的旅途,記錄了一場穿越時光、從傳統(tǒng)抵達現(xiàn)代的旅途;是一本用文字記錄匠人堅守匠心的讀本。在這本書里,你會發(fā)現(xiàn):匠人與機器,匠人與創(chuàng)新,從來不沖突。
“七月,風吹得緊,雨勢亦猛烈之日,大體稱得上涼爽,連扇子也忘了用的時分;覆蓋一襲微染汗香的薄衣晝眠,是挺饒風情的?!?/p>
“優(yōu)美的事是:瘦長而瀟灑的貴公子穿著直衣的身段;可愛的童女,特地不穿那裙子,只穿了一件開縫很多的汗衫,掛著香袋,帶子拖得長長的,在勾欄旁邊,用扇子遮住臉站著的樣子?!?/p>
“女官們聚集攏來,商議在供養(yǎng)的當日穿什么衣服,拿什么扇子的事。”
“有好久不見的人到來與會,覺得很難得,走近前去,說話點頭,講什么好笑的事,便打開扇子,掩著口笑了……”
“天剛破曉,從女人那邊回去的男子,說是尋找昨夜里所放著的扇子和懷中紙片等,因為天暗便到處摸索,用手按來按去,口中說是‘怪事,及至摸到了之后,悉索悉索地放在懷里,又打開扇來,啪啦啪啦地搧,便告辭出去?!?/p>
這是《枕草子》里的日常生活場景,扇子不時出現(xiàn)。讀著清少納言的文字,平安時代的日本風情仿佛撲面而來。
扇子,早在平安時代就在宮廷內(nèi)使用。后來從能劇、狂言以及茶道中逐漸衍生出了京扇子,從此便與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結(jié)下深厚淵源,并發(fā)展至今。
日本人穿著和服外出訪客,都會在腰帶間塞一把折扇。進了主人的屋子,與主人相對而坐,先用持扇的右手把折扇擱在自己膝蓋前,表示你是主、我是客,以示尊敬。
在茶道中,如果對方在你的面前橫放一柄折扇,代表的就是一扇屏風,那是提醒你“茶還沒好,不要伸手過屏風來取”。茶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讓來客觀賞烹茶的過程,真的放屏風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扇子中的團扇,也是日本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品和最常見的生活用具。從室町時代的作戰(zhàn)之用到江戶時代的祭祀之用,再到元祿時代的納涼之用,團扇與日本民眾的關(guān)系越來越密切,幾成人人不可或缺之物。
而如今,團扇已悄然從日常生活里隱退。原來貴族女性用扇掩面的習慣已經(jīng)消失了,而盛夏之中以扇子取涼的實用意義也日漸式微,現(xiàn)代都市之中,出入都有空調(diào)相伴。團扇,一個已沒有多少市場的產(chǎn)品,是不是還依然有人在堅守它的技藝?
“小丸屋”,是京都一個有著將近400年歷史的團扇品牌,她的現(xiàn)任掌門人住井女士,是一位大家閨秀。住井女士介紹說,自從天皇賜她家族制作團扇開始,住井家一直將制作團扇的手藝像生命一樣,代代相傳,成為天生的使命。
小丸屋住井的標志,是一個棗形的圖案,設(shè)計于1660年左右。當時小丸屋住井最主要的商品,是“元政型深草團扇”,使用京都深草產(chǎn)的竹子制成。當時這種團扇造型美麗典雅,紋飾也別具風情,成為日本最知名的團扇。
在小丸屋的店鋪里,可以看到團扇手柄的背面,印著“小丸屋住井”的章。在夏天,將團扇分發(fā)給客戶和受照顧的店鋪,已成為街上的風俗,而這樣的舉動支撐著今天這個品牌的生計。
“為了獲取訂單,我們曾跑遍花街的每一間店,上門去拜訪和推銷。因為夏季用的團扇,我們在冬天就要開始制作,提前半年預備。所以當我們向客戶詢問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詫異,說:‘咦,這里還在下雪呢!”小丸屋的匠人依然記得這樣的艱辛。
那么,團扇在今天到底還有多大市場,還值得堅守嗎?現(xiàn)在,團扇每年產(chǎn)量僅僅是三萬把。但小丸屋住井從不放松對團扇工藝的堅持——竹材要用德島縣出產(chǎn)的三年生的真竹,底紙要使用滋賀縣琵琶湖蘆葦為原料生產(chǎn)的葭紙;團扇的扇骨與扇柄一定要由一根竹子連結(jié)制成。從最初的“裱糊”到最后的“入念”,數(shù)十道工序一絲不茍。
所謂“入念”,是指團扇在最后用竹片在紙面上刮出漂亮的竹筋條紋。這一步,尤能見出小丸屋住井對于手藝的用心。據(jù)說除了他們一家,老老實實執(zhí)行“入念”工序的生產(chǎn)商幾乎沒有了。
住井女士說:“這件事并不是完全與財富相關(guān),這是先人留下來的東西,我們要用生命去守候?!?/p>
卓越的品質(zhì),是由手藝人精湛的技藝,及小丸屋住井近乎苛刻的堅持支撐起來的?!拔覀冞€在做團扇,只是因為它是日本人文化里面的一部分。夏季穿著浴衣,手里拿一柄團扇,那是多么美好的情景……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為對方扇扇子,送去一份細致的體貼?!?/p>
因此,“在日本發(fā)展和延續(xù)下來,這么具有內(nèi)涵的東西,我可不愿意輕易放手”。
出生于1925年的小野二郎,現(xiàn)在是全世界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按他的資歷,可謂是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日本將他視為“國家珍寶”。
捏一個壽司,有多難?
小野二郎壽司的店面那么小,料理也只有簡單的幾種口味的壽司——把飯團拿捏成型,附上魚肉,來回反復地捏合。那力道,很難用語言來描述。操持其道者,務(wù)必經(jīng)過多年的訓練,反復操作,才可以達到標準,其嫻熟之技,就如同變魔術(shù)一般。
捏,只是壽司做成的最后一步。其實在捏之前,客人看不見的前期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幾十年來,小野二郎每天從最好的魚販子那里買魚,從最好的蝦販子那里買蝦,從最好的米販子那里買米。從醋米的溫度,到腌魚的時間長短,再到按摩章魚的力度,小野二郎親自監(jiān)督。此外,他會根據(jù)顧客的性別、用餐習慣,來精心安排座位,并且在上壽司時,時時關(guān)注客人的用餐情況以便調(diào)整。
頂尖的食材,一定花費最貴的成本。鮪魚不能隨便買,一定要是市場當天最好的一條。據(jù)說小野二郎每天早晨都會親自去菜場,挑選最高級的鮮貨。這一習慣,直到他70多歲的時候,身體原因所限,才不得不讓自己的大兒子接替。
年紀大了,小野二郎一直想把手藝傳下去。手藝的傳承,所有匠人都覺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二郎壽司的技術(shù)并非不傳之秘,他傳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有不少學徒,他愿意將所有的東西傾囊相授。只要是夠認真肯堅持能吃苦的人,這些都可以熟練掌握。
但小野二郎對學徒也是絕對的嚴苛,傾囊相授的前提,是對方要擁有足夠的韌勁和天分。在“數(shù)寄屋橋次郎”,一個學徒要從擰干滾燙的毛巾做起,只有做好這份工作,才可以碰刀和魚。經(jīng)過十年的修習,才可以做玉子燒。據(jù)說,曾經(jīng)有個學徒為了做好一份玉子燒,做壞了200多個練習品。等到終于拿出像樣的作品,得到小野二郎的稱贊之后,他都忍不住掉淚了。
沒有一件事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
“需要反反反復的練習。只有經(jīng)過千萬次這樣重復的練習,手法才會成為習慣?!甭毴酥?,就像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一樣,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便可獲得成功。
小野二郎說:“一旦你決定好職業(yè),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煉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