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超
(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西南昌330022)
《封診式》中隱名代詞“乙”的考察分析
趙 超
(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西南昌330022)
選取《封診式》中的隱名代詞“乙”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歸納隱名代詞“乙”在《封診式》中的特殊用法,即《封診式》并非按照天干順序依次使用隱名代詞,突出表現(xiàn)在刻意略過“乙”,使用“甲”“丙”,且在使用隱名代詞“乙”時,基本不指代犯罪方。對于這一特殊用法的使用原因,從內(nèi)因和外因兩個角度進行探究,推測這可能是秦訴訟判詞的特殊格式。
封診式;隱名代詞;乙;訴訟判詞
《封診式》是1975年12月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的一部分,學界推測這可能是秦始皇時期的文獻。作為一部秦時典型訴訟文書的總集,《封診式》是迄今為止所見的時代早、內(nèi)容豐富的司法文書①。《封診式》有98支簡,簡文共分25節(jié),每節(jié)第一支簡簡首寫有小標題,全書的標題在最后一支簡的反面。目前,學界關(guān)于《封診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內(nèi)容和文體方面,語言文字學界對該書尚未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相關(guān)成果不多,有待發(fā)掘②。
在閱讀該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封診式》作為一部訴訟文書的總集,使用了大量的隱名代詞③,其中隱名代詞“乙”的使用表現(xiàn)出一定的特殊性,值得我們重視。本文選取《封診式》中由天干字構(gòu)成的隱名代詞作為討論范圍,重在探討其中隱名代詞“乙”的特殊用法。以下我們對該書中隱名代詞“乙”的使用情況先進行統(tǒng)計,再對其中的特殊性進行考證。
《封診式》共有25篇,其中涉及用天干字作隱名代詞的有21篇。《治獄》和《訊獄》的內(nèi)容是說明官吏審理案件的規(guī)定和原則,不涉及具體案例,因此不含隱名代詞。《有鞫》和《覆》兩篇使用的隱名代詞只有“某”,不屬于上文所界定的天干字構(gòu)成的隱名代詞。所以這4篇本文不予討論。本文要討論的是《封診式》中除去前述4篇后余下的21篇,即《封守》《盜自告》《□捕》《□□》(盜鑄錢案)、《盜馬》《爭?!贰度罕I》《奪首》《□□》(爭首級)、《告臣》《黥妾》《□(遷)子》《告子》《癘(癘)》《賊死》《經(jīng)死》《穴盜》《出子》《毒言》《奸》。下面對這21篇中的隱名代詞逐一進行分析④。
1.《封守》
例句:鄉(xiāng)某爰書:以某縣丞某書,封有鞫者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產(chǎn)。
這是一份查封執(zhí)行報告書⑤,報告了被查封人甲的財產(chǎn)、家庭成員等狀況。使用隱名代詞“甲”⑥,甲是這個案件的被審訊人。
2.《盜自告》
例句:□□□爰書:某里公士甲自告曰:“以五月晦與同里士五(伍)丙盜某里士五(伍)丁千錢,毋(無)他坐,來自告,告丙。”
這是一份盜錢自首供詞。前來自首的是一個偷了錢的小偷,他在供認自身罪狀的同時還告發(fā)了一同作案的同伙。按照敘述順序依次出現(xiàn)的人物是:自首人甲,同伙丙,錢財所有人丁。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丁”,未出現(xiàn)“乙”。
3.《□捕》
例句:爰書:男子甲縛詣男子丙,辭曰:“甲故士五(伍),居某里,迺四月中盜牛,去亡以命……”
這是一份盜牛自首并扭送另一殺人犯供詞。前來自首的是盜牛犯甲,同時他捆送了殺人犯丙。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4.《□□》(盜鑄錢案)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甲、乙縛詣男子丙、丁及新錢百十一錢、容(鎔)二合,告曰:“丙盜鑄此錢,丁佐鑄。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錢、容(鎔),來詣之”。
這是一份盜鑄錢案訴詞。甲、乙是檢舉人,他們捆送丙、丁,并控告說,丙私鑄錢,丁是丙的幫手。在本篇中隱名代詞“甲”“乙”“丙”“丁”依次出現(xiàn)。
5.《盜馬》
例句:爰書:市南街亭求盜才(在)某里曰甲縛詣男子丙,及馬一匹,騅牝右剽……
這是一份盜馬案公訴詞。甲捆送丙,并控告丙盜馬,甲是檢舉人,丙是被檢舉人。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6.《爭牛》
例句:爰書:某里公士甲、士五(伍)乙詣牛一,黑牝曼縻有角,告曰:“此甲、乙牛殹(也),而亡,各識,共詣來爭之。”
這是一份爭牛自訴詞。兩人共爭一頭牛,甲、乙是爭訟雙方。隱名代詞“甲”“乙”依次出現(xiàn)。
7.《群盜》
例句:爰書:某亭長甲、求盜才(在)某里曰乙、丙縛詣男子丁,斬首一,具弩二,矢廿,告曰……【訊】丁,辭曰:“士五(伍),居某里。此首某里士五(伍)戊?。ㄒ玻?,與丁以某時與某里士五(伍)己、庚、辛,強攻群盜某里士某室,盜錢萬,去亡……”
這是一份群盜案公訴詞及供詞。某亭校長甲率領(lǐng)乙和丙巡邏時發(fā)現(xiàn)了盜賊丁和戊,由于戊拒捕,故被斬首。據(jù)丁交代,他和戊伙同已、庚、辛搶劫了某里公士某家。甲、乙、丙是官差,丁、戊、己、庚、辛是犯人。本篇按照敘述順序依次使用隱名代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8.《奪首》
例句:軍戲某爰書:某里士五(伍)甲縛詣男子丙,及斬首一,男子丁與偕。
這是一份爭奪首級案訴詞。私吏甲報告說他看見丙和丁搶奪首級,并且丙在搶奪過程中故意用劍砍傷丁。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丁”,未出現(xiàn)“乙”。
9.《□□》(爭首級)
例句:□□某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公士鄭才(在)某里曰丙共詣斬首一,各告曰:“甲、丙戰(zhàn)刑(邢)丘城,此甲、丙得首?。ㄒ玻?,甲、丙相與爭,來詣之”。
這是一份爭奪首級案訴解。甲和丙帶來一個首級,都報告說這是自己獲得的首級,甲、丙是爭訟雙方。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0.《告臣》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甲縛詣男子丙,告曰:“丙,甲臣,橋(驕)悍,不田作,不聽甲令。謁買(賣)公,斬以為城旦,受賈(價)錢?!?/p>
這是一份懲罰私人男奴自訴詞、查證函及判決。甲捆送丙,并控告丙作為其奴,驕橫強悍不田作不聽令,請求將其賣給官府。甲是原告,丙是被告。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1.《黥妾》
例句:爰書:某里公士甲縛詣大女子丙,告曰:“某里五大夫乙家吏。丙,乙妾?。ㄒ玻?。乙使甲曰:丙悍,謁黥劓丙?!?/p>
這是一份懲罰私人女婢代訴詞及查證函。甲捆送丙,控告說丙是乙的婢女,因其強悍,所以乙派甲來請求對丙施以黥劓。甲是控告人,丙是被控告人,乙是丙的所有者。本篇使用的隱名代詞有“甲”“乙”“丙”,但是并不是按照敘述中人物的出場順序依次照天干順序使用,而是按照“甲”“丙”“乙”的順序,即敘述中出現(xiàn)第一個人物是控告人甲,第二是被控告人丙,第三個是乙。
12.《□(遷)子》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告曰:“謁鋈親子同里士五(伍)丙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敢告?!?/p>
這是一份父告子自訴詞及解送函。甲請求將其子丙鋈足并流放。甲是原告,丙是被告。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3.《告子》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親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謁殺,敢告?!奔戳钍芳和鶊?zhí)。
這是一份父告子自訴詞及審訊記錄。甲因其子丙不孝,故請求將其處以死刑,令史己前往捉拿丙。甲是原告,丙是被告,己是官員。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己”,未出現(xiàn)“乙”“丁”“戊”。
14.《癘(癘)》
例句:爰書:某里典甲詣里人士五(伍)丙,告曰:“疑癘(癘),來詣”。
這是一份麻風病人公訴詞及醫(yī)生檢驗報告。甲懷疑丙有麻風病,于是將其送檢。甲是檢舉人,丙是被檢舉人。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5.《賊死》
例句:爰書:某亭求盜甲告曰:“署中某所有賊死、結(jié)發(fā),不智(知)可(何)男子一人,來告?!薄凶铀溃ㄊ┧侥惩ぐ俨?,到某里士五(伍)丙田舍二百步……
這是一份無名尸案公訴詞及現(xiàn)場勘驗報告。甲發(fā)現(xiàn)一具無名尸,前來報案,查案過程中訊問了無名尸的鄰居丙。甲是報案人,丙是被訊問人。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6.《經(jīng)死》
例句:爰書:某里典甲曰:“里人士五(伍)丙經(jīng)死其室,不智(知)故,來告?!?/p>
這是一份吊死案公訴詞及現(xiàn)場勘驗報告。甲發(fā)現(xiàn)一名不知何緣故在家上吊自殺的死者丙,于是前來報案。甲是報案人,丙是被害人。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未出現(xiàn)“乙”。
17.《穴盜》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乙告曰:“自宵臧(藏)乙復(fù)(複)□□衣一乙房內(nèi)中,閉其戶,乙獨與妻丙晦臥堂上”……令史某爰書:與鄉(xiāng)□□隸臣某即乙、典丁診乙房內(nèi)……
這是一份穴盜案自訴詞及現(xiàn)場勘察報告。乙前來報案說他收藏在房中的裾衣被人挖洞偷走了,簡文中還提到了乙的妻子丙和與令史一同去勘查現(xiàn)場的里典丁。乙是報案人。本篇使用隱名代詞“乙”“丙”“丁”,未出現(xiàn)“甲”。
18.《出子》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妻甲告曰:“甲懷子六月矣,白晝與同里大女子丙斗,甲與丙相捽,丙僨□甲。里人公士丁救,別丙、甲。”……丞乙爰書:令令史某、隸臣某診甲所詣子,已前以布巾裹,如衃血狀;大如手,不可智(知)子……
這是一份流產(chǎn)案自訴詞及檢驗報告。甲報案說自己已經(jīng)懷孕六個月,但因與丙斗毆,被丙摔倒,導致流產(chǎn)。斗毆過程中被公士丁看見,將二人分開。官員丞乙將這個案子記錄下來。甲是原告,丙是被告,丁是證人,乙是案件負責人。本篇使用的隱名代詞有“甲”“乙”“丙”“丁”,但是并不是按照敘述中人物的出場順序依次照天干順序使用,而是按照“甲”“丙”“丁”“乙”的順序,即敘述中出現(xiàn)第一個人物是報案人甲,第二是被告丙,第三個是公士丁,第四個是丞乙。
19.《毒言》
例句:爰書: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詣里人士五(伍)丙,皆告曰:“丙有寧毒言,甲等難飲食焉,來告之”。即疏書甲等名事關(guān)諜(牒)北(背)□訊丙,辭曰:“外大母同里丁坐有寧毒言,以卅余歲時□(遷)……”
這是一份口舌有毒案訴詞及供詞。含甲在內(nèi)的二十人將丙送案,并報告說丙口舌有毒,甲等不能和他一起飲食。審訊過程中丙交代他的外祖母丁曾因口舌有毒被流放。甲是報案人,丙是被告,丁是被告親屬。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丙”“丁”,未出現(xiàn)“乙”。
20.《奸》
例句:爰書:某里士五(伍)甲詣男子乙、女子丙,告曰:“乙、丙相與奸,自晝見某所,捕校上來詣之”。
這是一份通奸案訴詞。甲押送乙、丙前來報案,報告說抓住乙、丙二人通奸。甲是報案人,乙、丙是被告。在本篇中隱名代詞“甲”“乙”“丙”依次出現(xiàn)。
21.《亡自出》
例句:鄉(xiāng)某爰書:男子甲自詣,辭曰:“士五(伍),居某里,以迺二月不識日去亡,毋(無)它坐,今來自出?!薄约撰I典乙相診,今令乙將之詣?wù)?,敢言之?/p>
這是一份逃亡自首供詞及審訊記錄。甲前來自首自己逃亡,里典乙將甲押送論處。甲是自首犯人,乙是押送官員。本篇使用隱名代詞“甲”“乙”。
對上述21篇進行概括整理,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使用了隱名代詞“甲”的有20篇,即《穴盜》除外;使用了隱名代詞“乙”的有8篇,分別是《□□》(盜鑄錢案)、《爭牛》《群盜》《黥妾》《穴盜》《出子》《奸》《亡自出》;使用了隱名代詞“丙”的有18篇,即《封守》《爭?!贰锻鲎猿觥烦猓皇褂昧穗[名代詞“丁”的有7篇,分別是《盜自告》《□□》(盜鑄錢案)、《群盜》《奪首》《穴盜》《出子》《毒言》;使用了隱名代詞“戊”的有1篇,即《群盜》;使用了隱名代詞“己”的有2篇,分別是《群盜》和《告子》;使用了隱名代詞“庚”的有1篇,即《群盜》;使用了隱名代詞“辛”的有1篇,即《群盜》。
再對它們進一步梳理,可以歸納出以下3條現(xiàn)象:
1.如果只有一人涉案,則用隱名代詞“甲”指代該人,在上述21篇中,有且只有一例一人涉案的情況,即《封守》;
2.如果涉案人員只有兩人,通常使用隱名代詞“甲”和“丙”指代。在上述21篇中,涉案人員只有兩人的有10篇,其中8篇都是使用隱名代詞“甲”和“丙”(《□捕》《盜馬》《□□》(爭首級)、《告臣》《□(遷)子》《癘(癘)》《賊死》《經(jīng)死》),余下2篇使用隱名代詞“甲”和“乙”(《爭?!贰锻鲎猿觥罚T谑褂秒[名代詞“甲”和“丙”的8篇中,有6篇甲和丙都是原告和被告或者檢舉人和被檢舉人的關(guān)系,在剩下的2篇《賊死》《經(jīng)死》里,甲都是報案人,丙分別是被訊問的人和被害人。在使用隱名代詞“甲”和“乙”的兩篇里,《爭牛》中甲、乙是爭訟雙方,《亡自出》中甲是自首犯人,乙是押送官員。
3.涉案人員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有10篇,其中使用了隱名代詞“乙”的有6篇。從天干順序來看,在這6篇中,《□□》(盜鑄錢案)《群盜》《奸》3篇是按照天干的順序依次使用隱名代詞指代出場人物,而《黥妾》的順序是甲、丙、乙,《穴盜》沒有甲,直接是乙、丙、丁,《出子》的順序是甲、丙、丁、乙。從人物身份來看,在這6篇中,只有在《奸》里乙是被告,其余均是無罪的檢舉人或報案人,或是官員。
通過觀察上述現(xiàn)象,可以歸納出《封診式》中隱名代詞“乙”的使用特點:
1.《封診式》并非按照天干順序依次使用隱名代詞,突出表現(xiàn)在刻意略過“乙”,使用“甲”“丙”。從一共21篇,其中20篇有“甲”,18篇有“丙”,卻只有8篇有“乙”可以明顯看出這一特點。
2.《封診式》在使用隱名代詞“乙”時,基本不指代犯罪方。在使用隱名代詞“乙”的8篇中,《群盜》《出子》《亡自告》3篇中的“乙”是官員或官差,《□□》(盜鑄錢案)、《穴盜》2篇中的“乙”是報案人,《黥妾》中的“乙”是奴婢的所有人,《爭牛》中的“乙”是無罪的爭訟雙方,只有《奸》中的“乙”是被告。
由上文可知,《封診式》并非按照天干順序依次使用隱名代詞,隱名代詞“乙”不常用,在用時也基本不指代犯罪方,這是該書隱名代詞的獨特之處。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一獨特用法,從邏輯上來說,原因不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來自“乙”的內(nèi)因,另一方面是《封診式》作為司法文書有特殊用意而使得“乙”具有了這樣的特殊之處,這是外因。以下我們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是“乙”本身。會不會是因為“乙”具有特殊的含褒義成分的意義,所以不便于在法律文書中使用或不適用于犯罪方呢?先從本義來看,關(guān)于“乙”的本義,學界尚無定論?!墩f文解字》中對“乙”的解釋是:“象草木冤曲而出,陰氣尚強,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钡捎谠S慎對天干的解釋多牽強附會于陰陽五行說,因此這一說法歷來頗受非議。后世學者們對于“乙”本義的研究有許多。比如,吳其昌提出“乙”字本義為刀[1]。郭沫若認為“乙”象魚腸之形[2]。李裕認為“乙是一種可用于割殺挖刻的鉤形器”[3]。此外,還有懷胎說,認為“乙”代表新生命等說法。關(guān)于“乙”的本義,還有其他一些,本文不逐一列出,但都沒有上文所猜測的特殊意義。此外,筆者也考察了“乙”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使用情況,同樣沒有上文所猜測的特殊含義。那會不會有可能是“乙”在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某種特殊意義呢?我們可以對比與《封診式》同時出土的《法律答問》。
《法律答問》中使用了隱名代詞“乙”的簡文有20條。在這20條當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為“甲”,第二個出場的即為“乙”,是按照天干順序在依次使用隱名代詞。而至于“乙”的身份,其中15條簡文中的“乙”是犯罪方,剩余5條中的“乙”是無罪的。按照簡文中“乙”的身份將這20條簡文分類羅列如下:
“乙”作為犯罪方出現(xiàn)的15條簡文分別是:
1.甲謀遣乙盜,一日,乙且往盜,未到,得,皆贖黥。
2.人臣甲謀遣人妾乙盜主牛,買(賣),把錢偕邦亡,出徼,得,論各可(何)殹(也)?當城旦黥之,各畀主。
3.甲盜,臧(贓)直千錢,乙智(知)其盜,受分臧(贓)不盈一錢,問乙可(何)論?同論。
4.甲乙雅不相知,甲往盜丙,毚(才)到,乙亦往盜丙,與甲言,即各盜,其臧(贓)直(值)各四百,已去而偕得。其前謀,當并臧(贓)以論;不謀,各坐臧(贓)。
5.甲告乙盜直□□,問乙盜卅,甲誣駕(加)乙五十,其卅不審,問甲當論不當?廷行事貲二甲。
6.甲告乙盜牛,今乙賊傷人,非盜牛?。ㄒ玻瑔柤桩斦摬划??不當論,亦不當購;或曰為告不審。
7.甲盜羊,乙智(知),即端告曰甲盜牛,問乙為誣人,且為告不審?當為告盜駕(加)臧(贓)。
8.甲盜羊,乙智(知)盜羊,而不智(知)其羊數(shù),即告吏曰盜三羊,問乙可(何)論?為告盜駕(加)臧(贓)。
9.甲告乙盜牛,今乙盜羊,不盜牛,問可(何)論?為告不審。┃貲盾不直,可(何)論?貲盾。
10.甲謀遣乙盜殺人,受分十錢,問乙高未盈六尺,甲可(何)論?當磔。
11.甲告乙賊傷人,問乙賊殺人,非傷?。ㄒ玻桩斮?,購幾可(何)?當購二兩。
12.甲捕乙,告盜書丞印以亡,問亡二日,它如甲,已論耐乙,問甲當購不當?不當。
13.有秩吏捕闌亡者,以畀乙,令詣,約分購,問吏及乙論可(何)?。ㄒ玻??當貲各二甲,勿購⑦。
14.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闌亡,相夫妻,甲弗告請(情),居二歲,生子,乃告請(情),乙即弗棄,而得,論可(何)殹(也)?當黥城旦舂。
15.甲、乙相交與女子丙奸,甲、乙以其故相刺傷,丙弗智(知),丙論可(何)?。ㄒ玻??毋論。
“乙”作為無罪方出現(xiàn)的5條簡文分別是:
1.甲盜不盈一錢,行乙室,乙弗覺,問乙論可(何)?。ㄒ玻??毋論。其見智(知)之而弗捕,當貲一盾。
2.甲盜錢以買絲,寄乙,乙受,弗智(知)盜,乙論可(何)?。ㄒ玻??毋論。
3.甲告乙盜牛若賊傷人,今乙不盜牛、不傷人,問甲可(何)論?端為,為誣人;不端,為告不審。
4.甲誣乙通一錢黥城旦罪,問甲同居、典、老當論不當?不當。
5.可(何)謂“臧(贓)人”?“臧(贓)人者,甲把其衣錢匿臧(藏)乙室,即告亡,欲令乙為盜之,而實弗盜之謂?。ㄒ玻?。
綜上可知,《法律答問》中的隱名代詞“乙”沒有出現(xiàn)像《封診式》那樣的特殊用法。因此,綜觀“乙”在甲骨文、金文以及《法律答問》中的使用情況,可以判定《封診式》中隱名代詞“乙”的特殊用法應(yīng)與“乙”本身的字義無關(guān)。
再從外因來看?!斗庠\式》中隱名代詞“乙”的特殊用法是否與法律文書的特定格式有關(guān)呢?《封診式》是秦時典型訴訟文書的總集,與上文提到的《法律答問》不同,《封診式》的性質(zhì)更接近于判詞。筆者嘗試查找其他判詞文獻,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資料甚少,在《封診式》之前或同時期的判詞文獻暫無,在《封診式》之后的主要有《樊山判牘》《甲乙判》等,其中《樊山判牘》使用真實姓名,《甲乙判》隨機使用隱名代詞“甲”“乙”“丙”“丁”“戊”等。就目前筆者所能看見的文獻來看,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與《封診式》相似的用法。
由此我們推測,《封診式》中隱名代詞“乙”的特殊用法可能是秦訴訟判詞的特殊格式,希望日后能有相關(guān)的類似文獻出土,從而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比對研究。
本文總結(jié)了《封診式》中隱名代詞“乙”的特殊用法,即《封診式》刻意略過隱名代詞“乙”使用“甲”“丙”,且使用隱名代詞“乙”時基本不指代犯罪方。文章對該用法的原因進行推測,認為這可能是秦訴訟判詞的特殊格式。
注釋:
①參考自張孝蕾的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研究.
②關(guān)于《封診式》語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筆者檢索到的只有郭永秉的《睡虎地秦簡〈封診式·出子〉》“?!弊纸庖晃模送馄渌恍η睾啞爱旘v騰”一詞的研究會涉及《封診式》。
③隱名代詞指代不知道、說不出或不愿意、不屑于說出的人或事物。
④限于篇幅,本文只截取各篇中天干字隱名代詞在該篇中首次出現(xiàn)的句子作為例句?!斗庠\式》全文詳見睡虎地秦墓竹簡。
⑤該定性根據(jù)吳福助的《睡虎地秦簡論考》。以下20篇皆同。
⑥《封守》中還使用了隱名代詞“某”“某某”,但因不屬于本文的討論范圍,故略去不表。
⑦這條簡文使用了“甲”字,但“甲”字按照敘述順序出現(xiàn)在“乙”之后,且是作為貨幣單位使用,所以在這條簡文中使用的隱名代詞只有乙。
[1]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J].武漢大學文哲季刊,1936(5):553-554.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69. [3]李裕.干支字義考原[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5):72-82.
[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張孝蕾.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
[6]呂叔湘.近代漢語指代詞[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7]吳福助.睡虎地秦簡論考[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8]陳翠珠.漢語人稱代詞考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9]劉忠信.《祖堂集》中的隱名代詞[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2):52-54.
[10]南玉泉.秦漢式的種類與性質(zhì)[J].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2013(0):194-209.
[11]袁忠歡.“乙”字音義考[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12):41-45.
[12]張懷森.天干語源考[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43-148.
[13]王穎.天干用字本義試探[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5(2):18-23.
責任編輯:穆剛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nonymous Pronoun“Yi”in“Feng Zhen Shi”
ZHAO Chao
(Schoo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22,China)
In this paper,the anonymous pronoun“Yi”in the“Feng Zhen Shi”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special usage of the anonymous pronoun“Yi”in“Feng Zhen Shi”.The anonymous pronoun“Yi”is rarely used while using“Jia”and“Bing”,and"Yi"basically does not refer to the guilty parties.As for the reason of this special usage,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were explored in the article,then an assumption was made that it may be the special format of Qin’s litigation document.
“Feng Zhen Shi”;anonymous pronoun;“Yi”;litigation document
H131
A
1673-8004(2017)02-0057-07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1
2016-11-23
趙超(1993—),女,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