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在女兒成長期間,我常常給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她寫信。
朋友驚詫地問道:“咦,母女朝夕相對,有什么話當(dāng)面說,多直截了當(dāng),干嗎還要勞神費事地寫信呢?”
朋友認為我多此一舉,然而,我卻覺得,文字里蘊藏著一種口語所沒有的韻味和趣味,能夠很好地牽動人心,也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歲月留下美麗的痕跡。
在寫給女兒的信里,有愛,也有期許;有贊美,也有批評。
發(fā)現(xiàn)她怠惰于學(xué)業(yè)時,我在信中寫道:“女兒,你是否注意到,后院曾經(jīng)果實累累的酸柑樹奄奄一息了?你知道原因嗎?那是因為我疏于照顧。我忘了施肥,我懶于殺蟲,我沒有鏟除野草?,F(xiàn)在,它結(jié)出的果實,不但稀稀落落的,而且干干癟癟的。昨天,我連續(xù)切了好幾顆,每一顆的汁液都極少,根本做不成你愛喝的酸柑冰。女兒,課業(yè)就好像是酸柑樹一樣,它是需要照顧的,你不能讓它自生自滅。你這個學(xué)段成績退步了,你有好好分析原因嗎?一棵酸柑樹如果全然枯萎了,就算你要救它,也無從救起了,病從淺中醫(yī)啊!我愿意給你提供一切的幫助。請告訴我,你需要什么,我等著聽。愛你的媽媽。”
我發(fā)現(xiàn),寫這樣的一封信,比我雙眉緊蹙地在孩子耳邊絮聒不休或是柳眉倒豎地拍桌大罵有效多了。有悟性的孩子,咀嚼信里的字字句句,感受到溫暖、關(guān)懷與支持,當(dāng)然知道“回頭是岸”的重要性了。
在發(fā)現(xiàn)她因與好友鬧翻而情緒低落時,我在短函里如此寫道:“女兒,朋友是人生的支柱之一,可是,請不要對著潑灑一地的牛奶哭泣。你一向是個美麗的哈密瓜,現(xiàn)在卻成了一個使我憂心的大苦瓜。孩子,記得,我的臂膀,永遠為你張開,等著擁抱你。支持你的媽媽?!?/p>
在外面感情受傷的孩子,最怕的是孤獨無依。當(dāng)她感受到愛的輻射力量,便也找到了拭干眼淚的無形手帕了。
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我絕不吝于贊美:“女兒,這一周,你總共讀了三本課外書,好棒?。∧銗蹖懽?,而文學(xué)素養(yǎng)就源于大量的閱讀,文字是會養(yǎng)文字的。書籍,是心靈的美容劑、精神的維他命,你愛閱讀,可以說已經(jīng)找到終身快樂的鑰匙了。為你鼓掌的媽媽。”
這些家書,不是寫在“烽火連天”的時期,當(dāng)然值不了萬金;然而,在孩子眼中,它們卻是無價之寶。
最妙的是,書信溝通漸漸形成了一種雙向交流,女兒也常常給我寫字條。
性子慧黠的她,把字條藏在我的枕頭下、冰箱里、碗柜中、信箱內(nèi)。字條寫得很短,卻常常出其不意地帶給我驚喜。偶爾,也醍醐灌頂般給我警醒。
驚喜者如:“我對您的愛太多太多了,一時用不完,放一些在冰箱里凍著,可以保鮮呢!”
警醒者如:“媽媽,昨天您在客人面前批評了我,您知不知道這對于我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再說,這樣做,也于事無補啊!以后,如果我做錯了事,請直接點醒我,好嗎?”
16歲那年,她送了我一面鑲嵌在古樸木框里的鏡子,以清麗如水的字跡在木框上工工整整地寫道:“媽媽,每當(dāng)您攬鏡自照時,便會看到一個在我心目中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人。這個人,我對她傾注了所有的愛。親愛的媽媽,祝您母親節(jié)快樂!”
這些愛的信件與字條,是芳香劑、潤滑劑、黏合劑,讓我們母女倆一生一世心連心。
母親用紙條默默地關(guān)注著女兒成長的足跡,她書寫的每一張紙條,都是女兒成長路上的指南針;女兒用紙條默默地回應(yīng)著母親的呵護,她書寫的每一張紙條,都是對母愛最美好的報答。紙條雖小,卻是聯(lián)系親情最好的紐帶,無論紙條書寫的是夸獎還是批評,都隱去了表達者的鋒芒,而采用一種冷靜、含蓄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當(dāng)交流不再是面對面的劍拔弩張,而是隔著一張張紙條的緩沖;當(dāng)交流不再是單方面的宣泄,而是一種雙向的、平等的互動,成長的真諦和親情的溫暖才會被完整地解讀。成長路上的紙條,仿佛是一雙隱形的翅膀,助力青春,平靜地走過迷惘。
【文題延伸】紙條的背后;最美的交流;溫暖的紙條……(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