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成
初秋的山里靜極了。
一場過山雨剛剛洗浴后的田野里,到處都彌漫著青草的氣息,風吹過,路邊的小葉楊細小的樹枝嘩嘩作響,仿佛有人輕輕地在耳畔絮語。獨自一人行走在這高天厚土的曠地里,似乎能聽得見自己輕淺的腳步和暗自喜悅的心跳。
陽光從云層間潑灑而來,這閃耀著七色光斑的瀑布從天幕之中傾瀉到大地上,使人身上暖洋洋的。剛剛轉(zhuǎn)過一個彎道,驀然間,我看到眼前的亂石叢中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走近細細一看,原來是一叢叢、一簇簇盛開著的秋菊。
也許是被剛才的雨絲兒澆潤,每一枝仰臉微笑的花蕊間都掛著晶亮亮的露珠兒。這一地的菊色,藍色的猶如寶石熠熠生輝、紅色的好像火焰熊熊燃燒、黃色的恰似金箔閃閃發(fā)光、白色的就是純銀朗朗明澈……我在想,是誰在這荒山野嶺的一隅,撒播下這些希望的種子,在秋風中開放著悠遠的思緒。
看著眼前的情景,我又想起了故鄉(xiāng),想起了母親,想起了那個湟水北岸生我養(yǎng)我的小村莊。
在我的記憶中,年輕時的母親是一個極喜種花的農(nóng)婦,在我的少兒時代,每年春天,勤快的母親就會在小小的莊廓院里和院以外的角角落落種上各色各樣的花朵。但她最喜愛種植的就是菊花了,依她的話來說,在這所有的花里面,唯有菊花是最易種植的,它不挑土壤的肥沃與貧瘠,不論陽光的愛撫與遠棄,不管水分的濕潤與旱涸,只要你在春天播下針尖般微小的種子,一定會在秋天里看到燦爛、繁碩的花朵。是啊,母親喜愛的菊花所賦有的秉性,不也正是如母親般那些許許多多鄉(xiāng)下女子做人的品格嗎?
記得那些年,立秋過后,寬寬窄窄的土巷空地上開遍了菊花,那些大我們幾歲的鄰家姐姐們每天上學時,就會摘下一朵插在烏黑發(fā)亮的辮子上,歡呼雀躍著如快樂的鳥兒飛出村子。看著她們歡快的身影,母親就會斜倚著厚重的木質(zhì)大門,臉上掛著淺淺的笑意。那時節(jié),小小的莊廓院里香氣四溢、繁花搖曳,一只只粉蝶在菊花叢中上下翻舞,的確是一個快樂的童話世界。
如今,母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多年了,但我老家村子里的那一條巷道里,家家戶戶的嬸嬸、嫂子們依舊有種植菊花的習慣。每當秋天從城市的喧囂中回到故鄉(xiāng)寧靜的懷抱,那一巷道的菊色在秋光中盡情舞蹈,似乎是翹首期待的母親,在盼望她的兒子從遠方歸來。
夕陽流金,我們不舍地離開這山地里盛開的一地秋菊,幾行多年前為紀念母親辭世而寫下的詩行躍入腦際:曠野/這一地燦爛的菊色/在秋光中是如此的耀眼。是誰/擎起這一支支燃燒的火炬/為我溫暖這即將到來的寒冬。我想,此時,故鄉(xiāng)的菊花也是綻放得這樣姹紫嫣紅吧。
在這山里曠達而純凈的天空下,人淡如菊;在那故鄉(xiāng)厚重而寬闊的土地上,菊美如人。
責任編輯 木 兮